Home > STYLE - 寄生城市的慾望實體:賴伯威《寄生之廟》
STYLE

寄生城市的慾望實體:賴伯威《寄生之廟》

2017/11/09 編輯 / Huang Po Yueh

多數廟宇早已不是人們精神寄託的場所,但因為一種鄉愁式的情感,在都市更迭與不斷的地景變化下,殘存者以一種獨特的寄生狀態存活,不能說失能就沒有價值,事實上這些場景卻是世俗日常與宗教神聖最完美的交織。 Text by 黃博鉞 Images: courtesy of 野人文化 在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中,講述了馬可‧波羅向忽必烈汗報告旅途所見所聞,所有途經的城市風貌不一,居民生活所留下的痕跡都成為不同的記號,成為築構城市樣貌的養分。建築構成的動力來自於常民生活的慾望,感傷、快樂、憤怒、渴望及尋求救贖,交織出的一幅幅城市風景畫,正貼切的代表著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面貌。而賴伯威與其團隊在《寄生之廟》所整理發掘的各式大小廟宇,正是一種慾望投射的場所。常年從事建築設計及都市規劃的作者,以挖掘、記錄台灣文化資產的角度出發,整理爬梳出108種台灣都市環境與廟宇結合的特殊景致。以現在受歐美文化影響甚深的主流美學角度來看,台灣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景觀,確實不能說符合現今建築典範,獨特的建廟現象更難用一個時代或單一的文化事件來概括其成因,在長時間的都市化過程中,廟宇產生或改建,或多或少在情感上的妥協或鄉愿之下,以獨特的型態「寄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書中所述,這並非是為了某種公共利益的保障,功能性也逐漸被里民活動中心及各式娛樂場所取代,然而基於一種情感上的緣由,這些廟宇在不斷的拆遷中存活下來。 《寄生之廟》-電話亭廟。 《寄生之廟》-電話亭廟位置圖。 《寄生之廟》-跨街廟。 《寄生之廟》-跨街廟位置圖。 從人類聚落發展成城市生活以來,信仰也隨著我們走入各種空間結構之中,終於祈求神靈的各種儀式,轉變成更加具象化的教堂、廟宇與塔樓。台灣本就是多民族的國度,帶著各自信仰的移民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許多足跡,那些藏身,或著我們說「寄生」在天橋、快速道路、建築夾縫中的大小廟宇,就是生活的證據。在高度都市化的發展過程中,沖散的不僅是人的聚落,原先信仰的寄託最終也成為發展必將淘汰之惡,這些大小廟歷經改建、搬移,成了都市血管難以擺脫之惡。廟在台灣的特殊性除了宗教信仰的價值觀以外,其實很多細節可以看出其存在本身的矛盾,如書中一語:「台灣的廟,將宗教的神聖與日常的世俗混和在一起的那部分,毫不忌諱、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精準的將我們的日常點破,這樣的共存空間也是老一輩人安心的避風港。 《寄生之廟》-打帶跑廟。 《寄生之廟》-打帶跑廟位置圖。 近年常講的在地文化挖掘,其實就是源自生活環境的再度確認,賴伯威與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觀察與整理這些藏在都市地景中的廟宇,透視其存在於生活空間的特殊位置與結構,茲舉幾例:電梯廟、電話亭廟、跨街廟、樓中廟、地下廟、有露臺廟等,特殊的結合方式可見滲透生活之深。這其實都是城市居民的「看不見」,這些建築並非處在精華地段,不是經過重劃打造的都會區商圈,沒有整齊劃一的街道和商圈百貨與天橋連結的大廈,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你我身旁。 *完整內容詳見Esquire國際中文版第147期11月號 《寄生之廟》/野人文化

作者:賴伯威

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

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

無神不拜、無所不在、

無孔不入、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