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拳拳到肉的藝術
STYLE

拳拳到肉的藝術

2015/07/20 編輯 / Liao Christine

比起其他競技項目,綜合格鬥可以說是最直接的對戰了。從拳腳相向到相互牽制,它是最「鬥智」且

「鬥力」的競技,真正的男人值得一試。 Text by 張世文 Photographs by 林鼎皓 Images:courtesy of UFC China、達志影像 Special thanks to 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進化綜合格鬥中心   去年,風靡台北電影節的動作電影《激戰》,讓型男張家輝、彭于晏變身肌肉男,在大鐵籠中連場激戰,猶如野獸用盡各種方法、無限制地試圖擊倒對手,這種刺激萬分的比賽,像是在籠中困獸爭鬥,讓人看得血脈賁張。這種狀甚危險的運動項目,目前從歐美吹到亞洲,被稱為「綜合格鬥」。 電影中拳拳到肉的比賽,在現實中也是如此真實,這也是綜合格鬥頗受矚目的原因,但如果你不身歷其境,你可能無法完全感受到它的震撼力。 最接近真實的競技 講到綜合格鬥,一般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電影《鬥陣俱樂部》有些神秘、黑暗而血腥的氛圍,夾雜著攻擊性的情緒,在非理性的哄叫和圍觀之中到處穿梭,搏擊煽動眾人情緒的催化劑,一發而不可收拾。但綜合格鬥,並不是你心裡想的那麼「不受控制」,一般稱為MMA(Mixed Martial Arts)的綜合格鬥,是一種容許運用多種武術格鬥的搏擊競技,可以說是最接近真實打鬥的格鬥比賽。 最早期的MMA的確像fight club,因為原本比賽的目的,是想找出最有效率可以擊敗敵人的武術,所以並沒有太多規則。為什麼沒有嚴格的規則限制?因為當初開始規劃這類競技,目的是為了讓各種武術可以有個平台同場競技,不要因為流派不同的限制而無法放開心胸對決,因此除了誇張的違禁動作,基本上在競技中不做任何限制。 在早期因為強調比賽接近實戰,比賽規則更為簡單:選手不戴任何護具,也沒有強制的時間限制,勝負以一方認輸或失去反擊能力作為判定;但隨著MMA在經驗中逐步發展,各項比賽也開始制訂較詳盡的規則,像是大部分賽事只打三回合,每回合五分鐘,以及不准插眼、打後腦、咬人、攻擊喉嚨、踢下陰等違禁動作,以保證比賽的公平和選手的安全,但基本上MMA算是完全自由、沒有限制的競技活動。 side8 沒有限制的對抗 1993年11月12日美國首場MMA賽事──無體重級別、無規則的終極格鬥大賽UFC橫空出世後,成為一種集觀賞性、娛樂性、技擊性於一體的競技項目,更成為國際武術搏擊比賽的主要項目之一,甚至也是體育頻道中的璀璨巨星:2007年UFC史無前例地打敗了同時段播放的其他體育賽事節目──ESPN的大學美式足球比賽、NASCAR全美賽車、CBS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子決賽的收視率,成為收視率冠軍。這也可以看出,MMA受到風靡的程度。 也是因為沒有限制(這也是MMA最早被稱為Vale Tudo──巴西葡萄牙語,意即「無限制」──的原因),包括拳擊、踢擊、摔技、關節技和寢技都被允許使用,加上選手不帶任何護具,以自己最擅長的格鬥技巧,用盡一切方法將對手擊倒,所以才讓MMA在歐美地區急速成長,甚至美國不分男女老少,都大量地投入MMA的訓練,甚至年齡層可以降到5歲的孩子們。 這麼激烈,甚至有些血腥的競技,怎麼會變成全民運動?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其中也充分展現MMA的有趣之處──因為學習MMA需要使用的運動技巧多,訓練時學員接觸到的運動種類多元化,感覺相對其他運動有趣味及挑戰性,加上大多從基礎學起,需要先從姿勢著手,在不斷重複做相同動作時,學員所消耗的卡路里也十分高,做一小時的MMA訓練,消耗的卡路里不少,而且訓練到的肌肉也很多;當然除了體能上的消耗之外,學習MMA另一方面也能鍛鍊手腳協調及臨場應變的能力,人的反應也相對變得靈活,更可有一技傍身,學通一套自我保護的方法,自然從老到少,人人喜歡。 從身體到心靈的鍛鍊 「頭腦不佳的人,無法變得很厲害。」打破一般人對格鬥者「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版印象,格鬥家、成吉思汗俱樂部執行長陳之漢就覺得MMA是一場「鬥智」與「鬥志」的競技,因為參與MMA的人等於是進行了一場全面性的實戰,強調打擊的精準與實際,「身體就是你的武器與護具,在與對手的正面接觸的同時,你會去思考在怎麼保護自己的同時給予對手有效的打擊;除了技術之外,更因為你懂得怎麼去保護自己、打擊敵人,可以帶給一個經歷過MMA訓練的人『膽識』。」陳之漢說,不服輸的精神與自信,就是格鬥者在MMA中學習到最重要的精神,「這個理由,大概也是MMA受到大家矚目的原因吧!」 不過,不要以為MMA是一項危險的運動,陳之漢說它其實是非常專業的賽事,不但比賽前後有醫療人員為選手檢查,比賽中也有裁判保護選手的安全,死傷率甚至小於拳擊賽,「因為綜合格鬥技的規則限制少,會給人較為殘酷的印象,其實這是很安全的比賽。」當然,即使不是讓你真的站上擂台,你也可以透過學習MMA的各種技巧來鍛鍊身體,「MMA並不一定是要把誰揍個半死,或者自己被打成肉泥。」它是一種高強度的全身鍛鍊,讓格鬥者達到最佳的身體狀態的一種訓練方式,「而且進行MMA訓練永遠都不會感到無聊,因為你的上身和下身都會得到完整的鍛鍊。」 因為MMA需要你有強健的腿部,來施展降服技能和進行地面纏鬥,還需要有強大的抓力,因此你的手、前臂、上臂和肩膀都要非常有力。這是一種全身鍛煉,並且還包括其他方面,比如需要反應迅速,具有很好的耐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這些都是強健體魄所必須的因素。陳之漢說,透過三個月包括拳、腳及摔技等基礎訓練,一個初學者就可以掌握MMA的基本技術,透過這些技術,你會懂得如何防身、以及用力而不傷到自己的技巧,「身體的記憶不會忘,這樣的訓練絕對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 有人說,李小龍是MMA的先驅,他率先將東方傳統武術和西方格鬥術進行結合,所以如果以MMA的全稱──Mixed Martial Arts來看,稱呼它是一項Art其實也沒錯,MMA是一種會讓人震撼的競技,它似乎可以讓參與者完全釋放自己的能力,綜合運用打擊和摔法技術制服對手,進行一場真正的對決,要使用何種技巧,單看現場狀況與參與者的長處而定,而觀賞這樣的競技,觀眾也可以從參與者的「臨場應變」中看出樂趣,所以怎麼能說MMA不是一項藝術呢?   MMA & UFC 1993年11月12日開始舉辦的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終極格鬥錦標賽),可說是MMA的經典賽事之一,但最初其實只是因為一個瘋狂想像而誕生。當時一個商人Robert Meyrowitz 因與學習空手道的朋友討論「如果不同武術流派的人比賽的話,誰勝誰負?」的話題,產生不同武術互相比賽奇想。而在同時,也有一群人想要在美國舉辦類似於散打的比賽,幾個人一談之下一拍即合,第一屆的UFC就在丹佛正式誕生。 UFC的註冊商標是它的比賽場地──一個直徑9.8公尺,高度1.8公尺,擂台高出地面1.2公尺的八角鐵籠(Octagon),這後來也成為大家對MMA的主要印象。早期的UFC沒有體格限制,直到UFC 12才調整成4量級、之後更調整成7量級,而規則也逐漸隨「經驗」累積而增加,在UFC 31同時引入統一的綜合格鬥規例,至此奠定了賽事的完整規格,也成為MMA系統中不可動搖的王者聖殿。 由於最初參與MMA競技的多是專精於某種武術的格鬥家,因此在舉辦幾屆後格鬥家逐漸開始以混合訓練(cross training)的方式融會各種武術流派特色,也開始組成團隊,形成現在UFC的「戰隊制度」。戰隊以8至16人為核心,這些格鬥家均是職業選手,由戰隊提供完整訓練規劃,並安排格鬥家的出賽事宜。加入有規模的戰隊是想進入UFC的格鬥家夢寐以求的跳板,這也成為UFC的特色之一。 看懂MMA的小撇步 MMA不像空手道與跆拳道有「套路」或得分標準可供依循,也不像拳擊與摔角可以清楚地了解格鬥家交互擊打的情狀,勝負常在一瞬間的情況下,加上近身攻擊的關節技及寢技常會讓人看得霧煞煞,搞不清楚兩個人在地上滾來滾去搞什麼鬼。所以Esquire在這裡,邀請格鬥家陳之漢幫讀者們示範,有興趣搞懂MMA是什麼的你可以「惡補」一下,一窺MMA的巧妙之處。 side7MMA的勝負 MMA獲勝的方式有三種: 1. Knockout(擊倒,或稱KO):這是指選手遭到擊打後「暈倒」或是「不能立即繼續比賽」的獲勝。其中還可細分為「完全擊倒」或「技術性擊倒」,後者指選手不能「有意識地」防衛之時,由裁判宣布中止比賽的判定。KO可以說是比賽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勝利,可說是MMA的最高榮譽,甚至比獲得冠軍還要振奮人心。 2. Submission(降服):指選手運用技巧令對手用手或腳拍地墊認輸、口頭認輸,或由裁判認定選手已進入危險狀態而中止比賽的獲勝。降服狀況在多在地面戰發生,雖然沒有KO具有戲劇性,但也令觀眾同樣喜歡,它吸引目光的程度不遜於KO,因為降服的出現需要更多技巧和策略的運用,這是透過技巧的的獲勝。 3. Judges' Decision(判定):所有格鬥家都渴望勝利,所以沒有人會主動退出比賽,除非被KO或者降服,所有選手都會堅持到最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由裁判來決定比賽的勝負。裁判會根據選手每回合的表現給出相應的分數(滿分為10分),比賽勝負將所有回合成績相加所評定。 MMA的技法 MMA不同於一般的武術競技,它是一種高強度的全身鍛鍊,讓格鬥家達到最佳的身體狀態。作為一項綜合性的格鬥術,MMA融合了立技、摔技與地面技,使它與「實戰」更為接近。 side5 side6     1.立技:以拳、腳、肘及膝技術為主,以全面性的攻擊對手來達到打擊的目的。,使用的技術包括西洋拳、跆拳道、空手道等,其中以泰拳為最多人使用的一種。   side3           2.摔技:以摔倒對手為目的,減弱對方的攻擊力,之後與其進行地戰。 side2 side           3.地面技:在地上以不同的鎖技箝制對手,令其不能作出攻擊,直至對方投降。巴西柔術是最廣泛使用的技巧,因為當中有鎖技的應用。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5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