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3C 玩物 - 科技陪你運動
3C 玩物

科技陪你運動

2015/07/17 編輯 / Liao Christine

隨著科技的逐漸進步,這幾年逐漸也從技術的精進移轉到多元的應用層面,對於身體的照顧,就成為新的環節之一。至於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用品,我們提供了一點小技巧給你。   

Text by 張世文 Photograph by 林茂盛   

現代都市人已沒有寬闊的自然空間加以運用,在狹窄的空間中也無法恣意活動,必須有「效率」地維持健康,才能讓自己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鍊;但即使懶得鍛鍊,人們也會開始注意本身的身體,掌握自己生理狀況,必要時也可以適當調整。這或許也是不得不然的作法,否則怎麼會有愈來愈多的健身房存在?

 雲端整合 

個人分析 在目前的科技應用,均需要大量的資訊蒐集作為系統分析的依據,因此隨處都有的智慧型手機就成了最好的中介點;另外在穿戴式裝置的普及化,也讓各類應用裝置透過手機的行動網路連上「雲」,整合資料來進行完整分析,整理自己的生理資料,讓「雲」協助個人在健身、養生,乃至於醫療保健進行有系統的規劃。

  1

除了擁有完整設備整合的系統整合商,或是擁有巨量健康資料的政府機構,消費性電子廠商也在觀察「健康」這塊大餅,做為下一階段的布局。以Apple為例,近年來在雲端應用的專利布局上,也視健康管理為下一步商機,它以雲端資料庫為中心,透過iPhone連結健康感測設備或可測量生理機能的穿戴式裝置,將感測數據連上iCloud系統,不但整合個人健康趨勢的變化,更可以加上使用者在網路上購買的習慣進行分析,提出未來的消費或運動建議;除此之外,在大量使用者上傳感測數據後,Apple也可以針對區域、年齡層區隔進行系統化的分析,然後就此再進行商品策略的布局。由於Apple目前的iTunes已涵括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層面商務,進入健康領域更是駕輕就熟。當然Apple的主要使用者多是中壯年人口,擁有較強的消費力,從健康面向進行商業模式設計,也有其道理,這也可以從近期穿戴式裝置的蓬勃發展中,略窺一二。 

這類系統需要以生理量測為基礎,在背後則是必須負擔強大的資料庫系統,軟硬整合就是重要的因素。除了你自己的資料整合,也必須與已經系統化的資料再作比對,才能了解你的生理機能或者是鍛鍊效果,是否可以讓你獲得真正的保健效果;另外,這類裝置特別強調「連結」與「全氣候性」,是不是能在艱困環境下使用,也就是另一個必須注意的重點。 由於這類產品多是穿戴式設備,廠商常以手錶作為設計標的,而手錶已是男人們的標準配備,是否為了健身或身體保健來多買一支錶,也成為一般消費者的兩難;這種具備完整功能的消費性裝置,如果純粹只是用來作為連結節點,真的就有些浪費了,而消費者也期待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因此智慧手錶從3C廠商到專業運動廠商都有涉獵,而以「運動」角度出發的產品,也會比一般消費型產品更針對運動需求提出完整解決方案,在整合雲端科技後提供完整的系統性分析,讓使用者調整自己的訓練狀況,來滿足對於運動的渴望。 

但問題來了,每個人的年紀、生理狀態及運動背景都有所不同,即使是比賽成績相近的兩個人,也會因為訓練習慣和擅長的運動項目有所不同,如果都照同一份課表練習,如何能知道自己正進行有效的訓練?有效的訓練奠基於掌握自己的訓練強度,你才能知道自己該操的時候有沒有操到、該休息的時候是不是跑太快、是否過度訓練、跑起來會不會忽快忽慢,監控訓練強度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與穿戴式裝置整合的心率訓練成為自我運動教練的重要參考資訊。 

透過裝置整合有效訓練

 心跳率是最直覺的生理因子,跑得越快、越容易喘、心跳也越高;反之,跑得輕鬆、呼吸平穩、心跳也較緩,這是最容易察覺的生理因子,因此心率監控設備也是最早被研發、並被用來作為訓練強度主要指標的原因。心率訓練的原理就是藉由監測運動時的心跳率,讓跑者能依照不同的訓練目的,掌握適當的訓練強度,避免經驗不足的跑者以體感評估強度所造成的誤差,進而達成有效率的訓練。因此,科技品牌以偵測心率作為訓練強度建議的穿戴式產品,就此應運而生。 傳統來說如果要精確地測出跑步強度,需要測量跑步時血液中乳酸的濃、或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呼出量,心率訓練就是透過顯示心率的狀況,運動強度就一目了然;藉由心率監測,你可以控制恢復跑的強度,能在訓練過程中監測自己是否過度疲勞,也可以評估自己的訓練是否在正確的強度上。 IMG_0956

心率計的運用,其實是透過訓練區間的參考基準點──乳酸閾值心跳率來運作。乳酸與氫離子是人體代謝、分解葡萄糖時的副產物,在一定的運動強度之下,使得乳酸的累積與回收呈現動態平衡;如果運動強度太高,造成乳酸產生的速度大於回收速度,多餘的氫離子就會使血液偏酸性,進而刺激肌肉神經,造成灼熱、痠痛、肌肉疲乏,從而降低運動表現;這個乳酸產生大於回收的臨界點,我們稱為乳酸閾值,此時的心跳率就是乳酸閾值心跳率,了解自己的乳酸閾值心跳率後,你就能依照不同的訓練目的,用監測裝備掌握強度,讓心率維持在對應的區間,搭配訓練課表來進行有效率的訓練。 看準了這個需求,各類近期推出的穿戴式裝置,都擁有即時監控心率的功能,當然這類穿戴式裝置仍有部分需要與手機連結,才能透過雲端提供更完整的服務,但跑步時並不會時時看著手機,因此這樣的穿戴式裝置必須以簡單的方式告知你的生理及訓練狀況。當然,大多數的產品是透過手錶的螢幕提示來告知你訓練強度,也有廠商另闢蹊徑,運用語音透過藍牙耳機提醒,也是一個有創意的選擇。 相較於心率帶透過心跳的電位差來監測心跳,這類穿戴式裝置多是以光學感測器透過光束照射皮膚表面,經由電光感應元件偵測皮膚下的血液流量變化,藉此分析脈衝訊號來計算出當下的心跳率,你不再需要心跳帶,只要戴上這種裝置,隨時都可以獲知心跳訊息,相當方便。 此外,這類裝置通常會搭配app,整合詳盡、專業、功能強大的訓練平台,讓訓練更事半功倍,而不只是買一台機器而已;有些裝置也會搭配運動社群,讓同好能相互分享與激勵,讓使用者更有動機與熱忱參與訓練,也讓運動生活增添趣味。 

陪著你運動的3C裝置

 當然,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有效率的運動方式」可能是他們選用穿戴式裝置的最基本的需求,但對於沒有這麼專業的一般人來說,對於運動3C恐怕就只有「運動可以使用」這樣的要求了,而品牌也有規劃符合「運動可以應用」的簡單產品來因應需求。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待機時間長」,因為戶外活動並無法時時充電,而參與包括路跑、單車這類活動也不會太短,因此這類裝置必須滿足長時間使用且無須中途充電的需求;此外,防水、防塵、防震也是戶外運動的基本必備項目,因此裝置必須滿足至少是IP55等級以上的要求,這大概是這類裝置的基本門檻。 這類裝置,多是多媒體應用整合產品,包括相機、攝錄影機,乃至於運動耳機等,其實很大的一個部分是在運動之外的「社交功能」,因此這些裝置必須能夠快速與智慧型手機整合,不論是在活動同時的音訊需求(或者說是通訊需求),或是將戶外活動的紀錄即時傳遞到社群與大家分享,都是這類裝置的必備條件。雖然這並非是戶外運動的主要目的,但「社交」也是活動的一項目的,這種衍伸性的要求,也逐漸成為這些3C裝置的主流功能。 既然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透過運動科技不但可以讓自己更有計畫的維護自己或家人的身體,也可以讓戶外活動變得更社會化,這些裝置的存在,的確有不同的價值,當然專業人士用好,你用也好。   

即時感測

新一代的運動用穿戴式裝置,心率感測成為必備功能之一。在與手機連結的同時,它必須有能力獨立提醒使用者的運動強度,也可以透過app整合資訊,一方面為使用者訂定訓練計劃,也可以把訊息上傳社群,與同好相互激勵。

 戶外體驗

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體能要求,可以帶到戶外的3C用品是戶外活動時的最佳選擇,它必須防水、防塵乃至於防震,即時地將紀錄的圖像或影片快速透過智慧手機上傳網站也是必要功能,這些不但可以讓你的戶外活動更為生動,也可以透過分享讓你的生活更為多彩。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6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