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訪問 - ﹝夢想進行式﹞帶出台灣的美 季裕棠
訪問

﹝夢想進行式﹞帶出台灣的美 季裕棠

2016/04/15 編輯 /

「台灣的文化很豐富,其實一點都不輸給巴黎、倫敦這些號稱文化古都的地方。」在建築界赫赫有名、看到Tony Chi名號就會肅然起敬的季裕棠,兩年不見的情境下,開場並不是談他的建築,而是這樣地天外飛來一筆,似乎讓人有些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這個在國外作品無數、深獲國際禮遇的著名設計師,怎麼一見面就有對台灣的感慨?「台灣很可惜,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卻有一點把自己玩『小』了。」 

如果你是旅行咖,也對旅行的「品味感受」有極度要求,你一定對Tony的作品有深刻印象。世界上的大城市中,幾乎都會有一座由Tony設計的飯店,說他就是「品味」的象徵一點都不為過,所以如果要談生活品味,Tony絕對是最佳人選。但說到最喜歡的城市,他不由分說地還是愛台灣。Tony說,他喜歡台灣不光因為是自己的故鄉,而是台灣處在一種「品質最均衡的狀態」,「腳步、節拍合宜」,消費水準「不是很貴也不是最便宜」;最讓他稱道的是人的禮貌,「尤其是計程車司機,不只不錯,而是非常好。」 

說到文化,Tony的話匣子就打開了。要說台灣的文化,你可以看到東方、西方、日本、中國的文化通通融合在一起,所以如果你要玩的話,一定特別豐富,「可是為什麼我總覺得,台灣人似乎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說,現在外面別人詢問他的國籍,他總是開宗明義就說「我是台灣人」,「很多外國朋友聽到我說I am Taiwaness,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很『驚訝』!為什麼他們會覺得驚訝?我覺得台灣人對自己本身的文化並不感到驕傲,這是最大的問題。」 

很多人問Tony的設計是不是帶著台灣的文化元素,「我說當然如此。」他說小時候「聞」到的風,是對台灣印象最深刻的味道,「我在風中聞到的,是台灣的土壤與稍微濕濕的空氣,尤其下雨的時候。」Tony一直在想,小時候可以感受到的味道,為什麼在今天的台灣卻找不到了?「我很懷念那個在空氣中瀰漫著施肥的味道、耳朵聽到知了的聲音,這些也在現在的台灣找不到了。」這是對他來說最惋惜的地方,「所以,我總是想怎麼讓人家知道自己是台灣人,自己的作品是有深厚台灣底蘊的作品。」 

「我最近在南美洲走了一遭,卻發現他們對台灣的第一個印象其實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在哪裡。」他問為什麼會這樣?這該是誰的責任?是政府的責任嗎?「假設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力量把台灣的形象給重塑起來?」他說,如果大家能一起把台灣的形象定義出來,接下來台灣的未來也才能創造出來。 

台灣的特色是什麼?其實最重要的該屬「歷史文化的融合」,但Tony認為現在的台灣人其實並沒有太重視這個時間軸的意象。很多人想到台灣的第一件事就是中華民國,可是對台灣來說中國民國是1945年之後才開始形成意義,在此之前還有日本統治、清帝國統治,甚或更前面還有荷蘭與西班牙,那個累積出來的能量,其實是很有力量的,「所以我們說我們來自台灣,其實就是來自於這些不同的文化堆疊出來的自我。」這是個擁有豐富意象的地方,但為什麼沒有人知道?問題在於沒有讓人「一目瞭然」,「所以我希望『重新形塑』台灣的形象。」台灣雖是個海島,但上面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十多座,所以他的垂直層次、或是海島東西岸的海岸層次,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你想想,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可以讓你半個小時就到山上,再半個小時就可以下海,這是多麼rich的地方呀!」這是一個豐富得讓人不可置信的地方,不但讓Tony魂牽夢縈,也讓他下定決心要重新落腳台灣。 

「我去年拿到身分證了,爭取了好多年。」Tony語氣有點得意,雖然他沒去投票。因為他相信,「台灣,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以四季形容人生的話,此時是Tony的「秋天」,要的是空間做大、腳步放慢,「在南美州,我的空間很大;在紐約,我的空間很小;在香港,完全沒有空間;在台北,我的空間很好控制,可大可小,沒有社交與工作壓力,這是選台灣的原因之一。」Tony笑說這是一個選擇,身為著名的設計師他的邀約當然不少,但他現在懂得取捨,「我想做更有意義的事,這件事就是『台灣』。」  

同場加映:
﹝夢想進行式﹞
跑步哲學家 陳彥博
音樂調和人生 莊東杰
台灣第一支全裝美式足球隊 台北獵人隊
攜古宴今 張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