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網路無聖人 淨化之路未矣
STYLE

網路無聖人 淨化之路未矣

2017/02/22 編輯 / Lee Paris

網際網路上的仇恨已達巔峰,這是必然的。

歷史上的每次文字爆炸過程,無論是因社會變革,例如宗教運動興起,或是科技發展,如印刷術的進步等,在受到文明的約束前,總要歷經一段令人討厭的混戰。 Text by Stephen Marche Illustration by James Victore Translation by 李祐寧 過去幾個年間,我們目睹美式足球選手Manti Te'o身陷網戀騙局、職業網球選手因承受不了網路上的惡意文字退出球壇,青少年受到網路霸凌而自殺,以及Twitter上現在已司空見慣、長短及強度不一的仇恨言論。此刻,大量的憤怒看似排山倒海,但我們能夠認清事實並承認它是難以容忍的,就顯示歷史上那古老的過程又再次重演,網際網路正在經歷一個文明化的階段。 表達仇恨是一種公認獲得快樂的方式。看的、聽的、讀的都是自己厭惡的,這些都是你和你的朋友、鄰居可能會做的事。我們故意接觸那些會引發內心憤怒的言論,藉以享受發洩的樂趣。雖然這種行為不只存在網路世界,但網路不同的地方是,各種霸凌行為皆會被記錄下來,所以你才能知道它有多可怕。網路霸凌和網路上釣魚行為只不過是一種低等卑劣,濫用社交平台與留言版的方式。

網路上的風氣有望得到改善,因為仇恨所要付出的代價變得越來越明顯。

喜劇演員Bill Burr曾說只有13%的網路使用者是好的,「其餘的都是禽獸。」 喜劇演員Bill Burr曾說只有13%的網路使用者是好的,「其餘的都是禽獸。」 近期研究關於霸凌產生心理影響得到確切證實。《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刊登一篇研究指出,霸凌者與被害者日後出現心理疾病的比例較平常人高。《科學》期刊也發表惡意言論對網路科學報導的影響:些言論不僅無法提升討論水平,還會讓人變笨。「惡意言論」將讀者趕進天平的兩端,無論先前對此文的想法為反對或支持,都只會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假名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人們在網路上的創作量──甚至高達五倍──但網路言論的去人格化以及非直接性卻也鼓勵了濫用行為;人們在網路上說著那些他們絕不敢當面對你說的話。但在新科技與網路論壇的外衣下,藏著的是最古老的怪物:群眾。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文明規範被實現,不管是伊利諾州議會提出的反匿名法案、Google+的新身分驗證規範、《邁阿密先鋒報》關掉匿名留言板或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努力製作霸凌演算法,用來辨別惡意文字以阻止其被發佈在網路上等。Google執行長Eric Schmidt像一位先知般預言網路匿名的末日,他認為政府遲早會對「不具名的公民」感到厭煩,並規範網路搜尋的背景資訊。「屆時,保留匿名的社會成本將降至極低,」他認為很快地,匿名的發言將無人理睬。 野蠻帶來文明,文明構築在禮貌之上,過去2,000多年裡,禮貌的含義從未根本改變。西塞羅曾在《論責任》中給予定義:清楚地表達、一次不要說太多、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不打斷他人、替換主題,讓大家有機會對自己感興趣之事物發言、不在背後批評他人、不能生氣或懶惰。這些就是規則。你早就知道它們,規則一直沒變,人們只需要再次跟上規則的腳步。 2017-02-22_18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