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男人的明日世界
STYLE

男人的明日世界

2015/07/20 編輯 / Liao Christine

未來世界,離我們愈來愈近了。當所有生活用品都連上網,你身邊的資訊隨時隨地都可以分析時,你的生活、喜好、需求都可以被預先知曉,在你要求之前就為你提供服務,你只要顧好你自己,這世界就太平了。世界也會變得愈來愈好玩。電話用75年的時間才改變人類溝通方式,網路只花了4年就變成生活必需品,像水、電一樣無所不在,不管是透過電腦或手機,只要能連上網路,就能擁有全世界,數位匯流革命和宅經濟,將徹底改變全人類的科技生活面貌。但是,世界不再是你所認知的世界,你的未來、你所面對的挑戰,完全和現在不一樣了。 Text by 張世文 Images:courtesy of AppWorks、Siemens、Intel、Visa、Infinium Robotic、BMW   2030年 男人的一天…… 你可曾想像過,當2030年到來時,你的一天會是怎麼過的嗎?科技應用的快速發展,會讓你未來的一天生活與現在截然不同。 11. 0000-0700 你在睡覺的同時,所有的生理資訊都透過感應器記錄著,家中的空調會隨著你的體溫、呼吸變化調整溫度與出氣量,讓你可以睡得安穩又不至於感冒;到你預定起床時間前的06:30,窗簾中的電子墨水會逐步透明讓天光湧入,直到07:00讓你自然甦醒。 22. 0700-0800 3D列印機中放著你今天預定的早點,原料是用天然栽培的食材以分子科技所磨成的粉末製成,依照你近日的營養攝取狀況來配置,依照你喜歡的口味所列印出來;當你梳洗完畢,可以拿著出門,坐上早已準備好的電動車準備出發。 33. 0800-1000 電動車已在前一天晚上利用離峰時間充電完畢,管家系統也在分析交通、天氣後,幫你設定了最佳行駛路徑,坐上車後,電動車就自動出發。 Neuer Superzug für Deutschland: Siemens plant im 3-D-Labor / New supertrain for Germany: Siemens plans in a 3D laboratory 4. 1000-1200 今天你的行程是在郊區的植物工廠,你在實驗室中檢查了土壤、營養液的狀況,並確認了作物生長的生態系狀況,確定沒有嚴重病蟲害干擾。 工作告一段落,你接到智慧手機傳來的通告,這是來自你在世界各地的團隊夥伴的開會通知。你帶上VR眼鏡,開始以3D投影模擬你的專案工作,並與團隊夥伴討論、修正專案。 55. 1200-1400 會議結束,你決定中午吃一些不一樣的。你請系統叫出附近的農家資料,看有哪些農家可以在閒暇時間提供家常餐點;你評估了網友的評價後訂餐,並放出無人飛機取貨。 Digitales Sicherheitsnetz für Senioren zu Hause6. 1400-1600 飯後休息,系統發現你本週運動量不足,透過智慧手錶幫你預定好工廠健身房的跑步機。你在跑步的同時,跑步機的螢幕上根據你最近的收視喜好播放節目。 77. 1600-1800 確認工作完畢,你準備回家。電動車分析了交通狀況,詢問你是否要以手動方式開車回家,你握上方向盤,車子立即變換為跑車模式,讓你享受馳騁樂趣;玻璃螢幕也隨時告知路況及方向,指引最迅速的路程。 Intelligente Gebäude –Protagonisten des Smart Grid / Smart buildings –protagonists of the smart grid8. 1800-2000 到家後,家務機器人已整理完畢,也依照你的喜好與今日攝取營養狀況烹煮晚餐。你檢查房子狀況,發現今天天氣很好,你家的太陽能板發電賣給電廠,賺了60元。 無人車送貨,原來是你的冰箱發現啤酒庫存量不足,管家系統在附近大賣場找到特價優惠,幫你訂了一箱。你用電子錢包付款,從你的帳戶直接轉帳。 99. 2000-2200 國外出差的女朋友打視訊電話給你,你戴上VR眼鏡與感觸裝置,與她小小恩愛纏綿一番,並約定了兩週之後的渡假行程。 在此同時,管家系統分析社群網站,依照你們的喜好選擇目前評價最好的旅遊行程,也幫你訂好了住處與交通;另外,它也將你在渡假期間空著的房子放上網路,等待要到附近渡假或出差的人租用。 Intelligente Gebäude –Protagonisten des Smart Grid / Smart buildings –protagonists of the smart grid10. 2200-2400 管家系統整理你明天的行程準備需要的資料,並透過Handoff的技術把資訊接續互通在不同裝置上供你應用:另外,它也幫你把可能會用到的app裝進你的智慧手機,以備明日不時之需。       我們的未來 一直來一直來 短短十多年,科技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起了極大的變化。行動通訊從2G、3G,一直到4G時代悄然來臨,行動及數位技術已經擴展至社會、商業及生活各領域;從網際網路、行動運算到雲端科技,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並且同樣正在改變我們工作型態,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在連接網路之後,似乎就掌握了全世界的訊息。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價值創造方式。而今日,新的消費行為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正在重新塑造以科技為中心的新世代。 bgg 如果,一個2000年的人突然穿越時空來到現在,打死都不會相信只要透過你手上的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就可以操作你身邊的大多數工具,甚至透過整合辦公室或居家環境,掌握自己的食衣住行。從iPhone以降,不只是社交環境,從購物、醫療、政府機關溝通到交通等各面向,男人的生活與工作都因為科技的急速發展也開始逐步改變,說21世紀是科技造成的新世代,絕對一點都不為過。從摩爾定律出發,生活的變化也會跟著愈發快速,未來是什麼樣的世界,已經不是現在的我們可以直觀地想像,就描繪出輪廓來的。 為什麼?這要從技術層面說起。由於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做為電腦頭腦的處理器晶片成本快速下降,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可以搭上一塊晶片,智慧化地幫你處理生活瑣事;加上網路的急速發展,讓資料的傳遞變得更為快速而大量化,於是乎,一個新的智慧世代就此誕生。 你會發現,你身邊的所有東西都智慧化了。隨時隨地享受資訊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更不可思議的是,因為所有的物品都有了智慧,意味著傳統我們認知的電腦會失去原有的地位,但這就是未來的生活;加上數位技術的進步,未來的工作含義將發生很大變化,物物連網已經算不上尖端科技而是被廣泛應用的生活媒介。 「可以移動」意味著你可以將自己的世界「隨身攜帶」,在未來,隨身攜帶移動裝置將成為被廣泛接受的準則,和日常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這會是新時代的電腦,一個更小、更輕便,也更便宜的生活用品。 既然到處都是電腦,也意味著隨處都是資料。你今天用了多少水、電是資料,你的心跳、呼吸、熱量消耗也是資料,你所發出、接收的信息也是資料;資料愈來愈多,數據需求愈來愈大,而分析資料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所以,電腦也就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快。對於未來,這是科技發展的有趣循環。 跳躍前進的變化 基於這個前提,你會發現,我們的未來真的不一樣了。 首先,每個產業一定都會被數位革命顛覆。當然,有的時候歷史會重複發生,但一個突然的變革給消除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顛覆,所以不能用過去方法去思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突破舊思維才是未來的可能。舉例來說,今天汽車行業不只是新能源、Uber租車、Google地圖等產品創新,我們可以期望有一天當我們需要車的時候,一輛單人無人駕駛綠能源車就會出現在我們身邊,帶我們去需要去的地方。這將改變我們的交通方式、居住方式,也將改變城市規劃,更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效率。 另外,大數據不只是數據,所以不能以過去的方式看待資料的價值。前面提到,資料是王道,於是愈來愈多企業會收集用戶數據、context data及sensor data,並跨用戶、跨設備、跨應用把這些數據整合,並從中整理出新的洞見、新的方向、新的產品,還有智能化的功能。未來的電腦(已經不是我們看到的桌上型電腦),會比你先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像是今天你想去哪裡、想吃什麼、想看什麼電影,甚至在你還沒有決定前,它就已經給你建議,告訴你「你等等應該會選這個」。所以,任何公司如果要有競爭力,未來都必須變成「大數據公司」,就像十多年前所謂的趨勢專家,都會勸告每個公司都要成為互聯網公司一樣。 現況上,由於科技應用的發展多是「破壞式創新」,所以在應用的發展也無須依照過去走過的路「一步一腳印」,尤其在快速成長的經濟,現有的基礎建設愈強,對於後續發展的障礙也愈大。舉例來說,所以現在大陸的第三方支付發展會比美國快,因為沒有美國信用卡已普及的障礙;而菲律賓的Uber之所以發展比台灣好,也是因為台灣計程車服務已有一定的規模。 最後,如果你想知道未來,你可以看看你的孩子現在在玩什麼。過去從Facebook、 Youtube到Snapchat,總是由我們的孩子先開始,他們先告訴了我們什麼內容會普及,什麼產品會受歡迎。因為十幾歲的孩子是和網際網路一起長大,他們被「傳統思維」洗腦最少、對新事物接受最快,而且就算他們的選擇今天不被所有的人接受,他們最終還是會成為多數。由於我們總是會經歷人類一向犯的錯誤──高估一兩年之內能做什麼,但會低估未來五年會發生什麼,所以未來一兩年還會走一些彎路,我們還不能斷定何謂殺手級的應用,標準也還未出爐,但可以從開放的心胸,看到未來的走向。 Die Energiewende – ein komplexes Puzzle an Maßnahmen / German 顛覆的時代 這是一個顛覆的時代,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會改變。我們今天大談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行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大潮才剛剛開始,因為它對每一個行業的衝擊才剛剛開始:今天你在支付寶、餘額寶上點一下按鍵,你就會發現你每年可以拿到8%到10%的收益,而且以天計算、隨時可讀;健康也是,如果你可以收集你的身體的所有數據,透過這些數據的分析每個月給你一些提醒,在哪些點上必須要做更好的調理,未來或許就不需要透過複雜的體檢來了解身體的狀況,體檢也可以變的極其便宜,而醫生也把每個病人變成長期關懷的對象,你甚至可以不用進醫院,就可以做完完整的生理檢查。 不過,雖然說科技仍在快速進步,我們也從應用的逐步多元,建構出愈來愈方便的生活環境,但科技所帶來的方便性,可能會帶給我們一些並不是我們會想要的東西。這些事情不是未來才會發生,其實現在就已經在逐步的成形了,只是未來因為科技的急速進步,會被更為放大。 沒有隱私權的世界 當你的所有資訊都可以被記錄,智慧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連網設備也引發了有關其產生的資料的新問題和選擇。 首先,因為物物連網,你所有的動作,都會被記錄下來。當各類「記錄」器材成為安全監控的利器,錄下來的信息透過技術辨識,的確是打擊犯罪的重要關鍵;但也因為聲音、影像或是其他信息遭記錄的同時,如何在監控安全與保護隱私的兩難下平衡發展,就成為重要的課題。 以影像監控為例,現況上像是道路監控的CCTV或是行車紀錄器,其所錄到各類事件的影像證據,甚至堅持「影像會說故事」的電子媒體,也從各種管道找到影像,藉以「做新聞」,更讓影像的「價值」大幅提升。舉例來說,在美國底特律、芝加哥與匹茲堡,一家智慧照明公司Intellistreet設置了一款LED路燈,其中裝置微處理器應用於「國土安全」項目。這個微處理器有類似於iPhone的效果,可記錄影像、聲音,並透過無線通訊傳遞到相關的監察機關。 雖然設計師認為,該設計不僅只是針對恐怖攻擊活動的情資偵蒐需求,在犯罪偵防及緊急救難時也可以有所幫助,但還是遭到質疑,當國家安全無限上綱化後,這種類似於喬治.歐威爾筆下《一九八四》的「智慧裝置」,到底目的真的是保護安全,還是侵犯隱私? 除此之外,在網路上資料傳輸的流量愈來愈普及,有許多資料都是因為這樣而洩漏出去的;所以為了要保障隱私,有許多資料在網路傳遞時都會透過各種技術加密。但如此一來也導致惡意程式運用這種方式來規避檢查,當企業要在員工隱私與資安防護上取得平衡點時,加密傳輸也成了防護上相當大的挑戰。所以,到底是否要方便還是要隱私,這可能就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科技急速發展的第一個課題。 robot被機器取代? 除此之外,智慧化的時代,很多工作都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的應用在愈發多元的情況下,「人」是不是會被取代? 企業想用機器人不是什麼創新的想法,而是大勢所趨。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只要是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企業都會去嘗試。而使用機器手臂、機器人正是一種越來越受到肯定的方法,因為機器人的優點多不勝數。 機器操作能使生產速度變快、出錯變少更加精準;機器也完全不會粗心、不會偷懶、不會疲勞、沒有情緒。更讓老闆開心的是,他們不必支薪,也不必負擔可觀的員工福利、勞工保險、老年退休金等人事成本,更不必擔心職場環境的安全與否,也不會被投訴。在成本的考量下,一旦企業覺得有利可圖並開始採用機器生產,勞工想要重得工作可說比登天還難。 robot2的確,機器可以取代人力完成某些工作,在某些工作崗位上與人類實現互補,但也有一些工作崗位完全不受機器的影響,但人們怎麼找到這種工作,可能會是更大的問題。 科技可以帶給社會進步,但同樣的也會帶來災害,如何取捨當然是個問題,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你要如何利用科技讓你的生活更為方便,而不是讓科技取代你、控制你。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5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