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App大軍來襲?!
STYLE

App大軍來襲?!

2015/08/25 編輯 / Liao Christine

2007年1月,賈伯斯以寬螢幕、可觸控的iPod,加上手機及網路通訊工具,三件產品結合為一;它,就是iPhone。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的確,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的使用模式,也開啟了消費性電子的一個新的世紀;如何在市場尋求商機,「創新」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質,但如何創新?從App開始,或許是一條不錯的路。  Text by 張世文 Images:courtesy of AppWorks、Ikea、台灣雪豹移動 從工業設計、Cloud、3D列印、Big Data、IoT到網際網路應用,台灣政府每幾年就會推出一些亮點計畫,這些產業的確是市場的明日之星,但這個「明日」相距現今其實也不會太久,當政府開始關注的時候,基本上市場已經是極端火熱的產業應用,因此政府的政策投入,常常都已是市場的「後指標」了,不光是企業或是創業者,幾乎都已投入大量資源進入這些領域。而拜iPhone等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所賜,科技應用已成為現今市場上的主流商機,各類依此而生的企業服務與創業模式也跟著火紅起來。 網路的發展,的確相當驚人。2000年時,大約只有5,000萬人上網,發展到現在,這個數字已超過20億。雖然台灣的大型科技廠商仍是以「硬體」為主要著墨方向,但台灣乃至於亞洲最方興未艾的,仍然是以應用程式(app)為主的微型創業,尤其是重視「使用者體驗」的應用模式,蔚為主流。根據統計,Apple一年收到的app上架申請超過130萬個,其中大多數是獨立工作室所設計的app,發展實力不容小覷,也因為透過app來創業成本較過去其他類型的創業為低,加上幾個app大賣的先例,台灣的app市場大約從2010年也開始逐漸發酵,先開始的是受憤怒鳥等遊戲應用程式所激勵的app遊戲產業,直到近兩年,服務型的app逐漸登上檯面。 雖然app創業世界是看起來是大發利市,但龐大的「使用手機」群體中,大部分都位於「技術接受者」鐘形曲線裡中間位置的人,他們並不是產品設計師、工程師甚或是任何對科技產品有充分理解的人,所以給他們用的裝置更需要「簡單易用」;當然,簡單易用的思維,絕對不僅止於硬體裝置,尤其是現在智慧行動裝置已成為「普及品」的時候,重點當然在於「內容」,自然應用程式就成了王道,這些面向當然也就是獨立創業者可以快速搶進的領域。 體驗不只在手機上 當前app市場競爭激烈,光在蘋果App Store上架的應用程序已超過121萬,Android上約143萬,其他平台也有近100萬個,要被消費者看見可以說是「百萬中選一」,這除了要靠超強人氣擠進排行榜,保持用戶的長期支持度並不容易。目前,台灣除了遊戲應用程式之外,一般企業把app當成自己與顧客的行銷工具,認為它是一種連接品牌與消費者的工具,是品牌與用戶之間形成消費關係的重要連結,也是連接online與offline的樞紐;但有趣的是,它們對於app的想像還很簡單,就認為它是一個簡單而時尚的的行銷工具。 另外,有的時候設計有趣的app是為了話題。由Google與可口可樂聯合推出的「再版巔峰想像」app,就做了很好的示範。使用者安裝app後,只要點擊選擇目的地,該地特定位置的自動販賣機就會掉出一瓶可樂送給路過的陌生人,販賣機的屏幕上會顯示一個訊息給收到可樂的人,同時錄下這個收到可樂的人的反應,回送給發送者,這個應用其實宣揚了年輕人喜歡分享、熱衷於新鮮事物,並樂於助人的個性,這也是目前社交app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設計者都應注重app中人性化的體驗設計,站在使用者角度去理解需求、操作與感受,在瞭解用戶認知心理的基礎上進行介面設計,使介面更貼近使用者,從而建構與提升使用者體驗。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款app的使用者體驗不僅在介面設計上呈現,還包括使用者在使用該app的整個體驗過程中的交互設計,如此才能真正提高用戶體驗的高效性與認知性。 從面改為點才是王道 據統計,2014年Google Play的開發者已高達38.3萬,而App Store的開發者也有28.2萬,因此如何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以開發app為主要業務項目的創業者必須考慮的第一個現實;而這兩個應用商店的不同管理方式,也是創業者必須要注意的事項。Apple管理者會針對開發者提交的應用進行廣泛的測試,確認其安全無誤並且不會違反市場法規後才會上架,而Google則是讓開發者直接發布應用,僅在當應用存在違反服務條款或發布「惡意件」的情況下才會加以干預。如果要選擇進場的「容易程度」,在Google Play開源性較高,但如果考慮應用商店的生態環境,選擇App Store出發或許是比較好的想像,開發者可以依著自己的需求自行選擇。 1除了應用商店的管理,不同的應用市場,使用者對於app的期待也有不同。根據網路分析組織AppFigures報告,兩大應用商店的成長最快的領域也有些不同,在Google Play最大的增長來自於遊戲、攝影、音樂、商業應用及娛樂,而在App Store獲得使用者青睞的,則是商業應用、生活應用與社交。但有趣的是,以遊戲為最大宗收入的Google Play,在世界各國下載量最高的都是與資訊安全有關,這或許也與Android平台的開放性所帶來的隱患有關。 身為台灣的app創業者,又該如何自處?茫茫app海中,你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因為亞洲人沒有歐美使用者付費的習慣,你要透過付費app來賺錢是不可能的了,這反而讓透過app來創業的人產生更高的門檻,因為如果無法直接從app上獲取利潤,創業者的腦筋就必須另闢蹊徑,當然除了透過讓人感到「刺眼」的廣告賺錢之外,app創業者如果要成功,就必須跳出自己的角度對於app進行整體的觀察。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要靠app賺錢,恐怕必須懂得「切角度」。基本上兩個市場中「服務」都是王道,如何從服務中切出自己的定位,這需要功夫。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在受訪時說,這是一個「單點的時代」,過去的經驗會告訴大家必須要從整體角度思考,但網際網路的時代正好顛倒,「也許你只有5個人,但是你可以在一個產品上投入別人所不能想像的精力與細節,把這一款產品做到全球獨一無二,然後變成真正能改變世界的東西;所以這一個單點的時代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他舉例像是現在國際上知名的Uber和從台灣發展的Whoscall都是最好的例子,「大家都會做行動叫車、預約,或是透過大數據來進行分析的app,但反過來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從最精細的角度做到極致,這就會是你的商機。」他說,這兩個app就是從地緣需求出發所設計出來的應用。Whoscall的誕生是來自於愈來愈多的詐騙電話,它透過big data分析來電的資訊,並從中可以篩選出哪些可能是詐騙電話;而Uber最早是從共乘系統發展出來的,把有搭車需求的人與希望透過共乘分擔油資的駕駛進行配對的應用,兩者均是從最極端的需求出發,然後衍生出更多元的應用,app從中扮演平台的角色,自然也成為收入的來源,「過去是以體系帶產品,現在是以單品帶體系,想像不同,成績也不一樣。」 正是一個這樣顛覆、加速而單點的時代,他可能會使我們過去的經驗都變得不重要,你所有經驗的積累可能都會變成你成功的障礙,可能變成你下一步轉變的障礙,能不能徹底的清空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樣,這可能是對所有人來說這些都是一個挑戰,所以,你準備好做一個app來顛覆這個世界了嗎?   boxApp觀點──傅盛:這是個顛覆與加速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我也非常擔心,是不是錯過了這個時代的某一個機遇或挑戰。我想從一個很小的例子開始:你知道iPhone剛出來的時候,我雖然覺得它很好,但有一個地方不能理解,為什麼它只有一個按鈕?至少應該要有一個撥號跟掛斷的按鍵吧?它為什麼不加這個快捷按鈕,當時久久不能釋懷。 直到有一天,我帶我的女兒去西藏,當時剛剛兩歲的小姑娘可能在汽車上很無聊,她就把我手機搶過去,開始在手機上找她想看的動畫片:你知道兩歲的小姑娘,她既不懂文字,也看不懂圖標,只能從大概的色彩去分辨。她在我iPhone上一個一個找動畫片播放的App,一般我們點錯了會在螢幕上按返回,她一看沒找對,就按Home鍵;找到了App她點進去,看到動畫片就一個一個地點,看到不是她喜歡的動畫片,她就按Home鍵再來一次。 看到她這樣使用Home鍵,我才真正的理解為什麼當時Jobs只設計一個按鍵,因為你只要再多設一個鍵,可能一個兩歲的小姑娘一定不會用,可能80歲的老太太一樣也不會用。這個時代他用一台這麼簡潔設計的手機,擊敗了當時的手機天王Nokia的苦苦經營十年,每年有100多款手機、有上萬名研發人員創造的龐大手機應用體系;在iPhone面前,Nokia只撐了三年的時間,之後迅速崩塌。所以我想拿這樣的例子來說,這是我們過去恐怕完全沒有想像過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加速的時代。如果還用過去的整套思路,去判斷未來必然會出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未來的變化比現在要大得多。我記得一次在大陸跟地方銀行的主管吃飯時,我跟他說你看餘額寶一下把中國存款餘額一下子降低了,我問他「這對你們是不是很大的顛覆?」那個銀行主管說「不會呀!它們是線上,我們是線下,大家互補、互相平行、互不侵犯!」我說好吧,當新浪出來的時候,報紙也是這麼想的,當淘寶出來的時候,商場也是這麼想的,「它們當初都是這麼想的,但它們今天都被顛覆了。」 這個加速的時代,教給我們的是「不要用過去看待未來」,一定要有一些冒險的成分在。我們應該用強大的思維能力來戰勝基因的本能,要我們堅定地相信,美好的未來必將發生、必將很快地發生。在工業時代,企業談的是「體系帶單品」,大家談的是布局、資源,所以你可以在體系中推出一兩款不錯的產品讓用戶使用;但網際網路的時代正好顛倒,也許你只有五個人,但是你可以在一個產品上投入別人所不能想像的精力與細節,把這一款產品做到全球獨一無二,然後變成真正能改變世界的東西。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2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