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關於時尚 台灣男人的10個事實(一)
STYLE

關於時尚 台灣男人的10個事實(一)

2017/10/11 編輯 /

你覺得台灣男人「時尚」嗎?這次Esquire針對台灣男人的時尚能量進行全台灣大調查,我們統整了10個事實,這些答案,或許會讓你感覺驚訝,但這是台灣男人對時尚的最直覺反饋。 


Text by Gershwin Chang

Images: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Photographs by Cheng-Yao Tsai 的確,時尚進入台灣男人生活並沒有女性來得久遠,不過邁入現代社會台灣男人對時尚的了解程度必須再精確衡量,以探求台灣男人對時尚的態度與思維的精進。Esquire針對台灣男人的時尚態度規劃了「時尚大調查」,透過台灣20歲以上男人的「消費習慣」、「時尚態度」與「時尚敏感度」三面向分析台灣男人時尚,整合出台灣男人對時尚趨勢認知的10件事實;這10件事實當然也可以說是台灣男人對時尚的反饋,也可以說是對台灣男人時尚態度的評鑑。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台灣男人「關於時尚」的10件事吧!


1、台灣男人已逐漸開始關心時尚話題,且愈關心時尚話題者對穿搭更有想法。

或許是因為資訊充分,台灣男人對於時尚話題開始留意,對於時尚話題的敏感度也較為「跟得上」,時尚話題QA問答答對率在五成上下,即便是鑑別度比較高的問題(「連老佛爺Karl Lagerfeld愛穿的男裝品牌?」與「哪個設計師現在已經沒有同名品牌?」兩題),答對率也在四成以上(43.9%、41.7%),顯示台灣男人對時尚話題有一定程度熟悉(當然另一可能是Google能力不弱⋯⋯);另外時尚話題QA答對愈高者,更清楚自己服裝風格,選擇也「稍」大膽:答對八成以上者,較敢嘗試一般人較不敢的服裝風格——如睡衣風、高腰褲等,即便不願意嘗試,也能清楚地分析自己不適合的原因。顯示「知識」的確是時尚發展的重要力量。  

Karl Lagerfeld愛穿的男裝品牌就是Dior Homme,為了它還減肥42公斤。

2、台灣男人信任廣告推薦,也容易受同儕影響;對於時尚消息或知識的來源仍仰賴媒體,但新媒體(網路、社群)與傳統媒體的接收仍屬分庭抗禮局面。

台灣男人時尚趨勢訊息來源,最常接觸仍是平面與電子版雜誌(46.2%),其次是廣告(45.5%),顯示媒體與行銷對台灣男人而言,仍有強大影響力;雖然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仍高,但對於風格參考對象方面,自己的朋友、Youtuber或社群名人對台灣男人的影響力相對接近(31.1%與30.3%),甚至還高於藝人(23.5%),顯示同儕與專業人士對台灣男人影響力相似,且高於名人,這也呈現台灣男性被環境與專業指標影響程度,高於公眾指標。

 

台灣男人時尚趨勢訊息來源仍是平面與電子版雜誌為主。

3.台灣男人選購服裝配件,以「舒適」與「功能性」為最優先考量,機能性需求最低。

針對台灣男人對服裝選擇的因素,最優先的考量是「舒適度」(29.5%),其次是視覺比例(28.8%),然後是實穿性(27.3%),時尚感排序第三(12.1%),顯示台灣男人已開始注重設計尚感,但仍需教育;而帶近年由戶外及運動品牌帶出的「機能性」需求,則是敬陪末座(2.3%),原因或來自於重視「效率」的台灣職場文化產生的「性價比」觀念,但近年因資訊快速發展,男人也開始考慮時尚帶給他的意義。

 以「舒適度」為穿著出發點其實也能穿出流行感。

4.台灣男人對服裝與配件有固定投資習慣,但仍習於在實體店面購置。

台灣男人最多每月採購一次服裝(33.33%),其次為一季一次(27.27%),一次採購單價平均約在$1,000~2,499間(34.8%),2017年上半年採購費用最多在$2,500~4,999間(21.21%),其次為$10,000~19,000(20.45%),但兩者差距不大;選購服裝配件,主要以實體店面為主(59.08%),但開始願意在網路電商上開始消費者,也逐漸增加(實體與虛擬通路一半一半 31.07%)。

 台灣男人選購服裝配件,現在都還是多以實體店面為主。

5.台灣男人多數認定自己仍須加強鍛鍊。

詢問台灣男人不敢嘗試2017秋冬時尚單品,發現大多台灣男人認為這類單品必須身材好才能駕馭,因此以自己的「身材比例不佳」作為不敢嘗試的主要理由。台灣男人大多以歐美藝人作為學習時尚對象,會以歐美比例為「標竿」,顯示台灣男人已有美感標準,尚須「動力」讓自己「有為者亦若是」。  

問卷中發現,大多台灣男人以自己的「身材比例不佳」作為不敢嘗試2017秋冬君子推薦單品的主要理由。 完整內容詳見Esquire國際中文版2017年第146期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