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3C 玩物 - CatchPlay搶進數位平台 所為何來?
3C 玩物

CatchPlay搶進數位平台 所為何來?

2016/03/25 編輯 /

今年,台灣的電視、電影圈可說是面對了一連串的震撼,年初Netflix襲台、愛奇藝爭取登陸,到日前CatchPlay影音平台高調上線,加上各方VR在不同場合的相互較勁,可以說數位匯流的的戰國時代就此降臨。 

有同業說,CatchPlay建構網路平台,是把Netflix視為假想敵。雖然當天記者會中的確有很多「酸話」,但如果斬釘截鐵說CatchPlay建構網路平台就為了對幹外來平台,根本就是小看了CatchPlay。 

CatchPlay是目前台灣近年少數完整經營電影產業鏈的企業,包括投資製作、院線發行、電影頻道經營到數位內容版權整合等,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手上既然有這麼多資源可以應用,增加一個網路平台來投放自己手上擁有版權的數位內容,其實也花不了太大的成本;但這樣一來,其實最明顯有效的,就是增加了自己在電影工業的籌碼,讓CatchPlay本身在電影工業如同它的中文名稱一樣,更有「威望」。 

C3 

CatchPlay搶進數位平台,讓台灣數位匯流應用再起新的波瀾。

至於為什麼有了「電影台」的CatchPlay,還要做「數位內容平台」?有兩個趨勢可以看看。 首先,由於數位匯流的快速發展,研究發現「狂看族」這種新的觀影模式正在快速的發展。用一口氣觀看多集電視節目的狂看族,快速地成為電視與視訊體驗的重要成分。你一定聽過「追劇」這樣的新名詞,此類觀看習慣在 Netflix、Amazon Prime和HBO等訂閱式隨選視訊(S-VOD) 服務用戶中非常明顯,其中有87%的用戶每週至少會馬拉松式狂看一次;而台灣人更厲害,有60%的受訪者表示,每天至少會馬拉松式狂看影集一次,還高於全球平均的50%。也就是說,相較於傳統電視投放的被動方式,數位平台的主動選擇,給使用者更多的主導權,而CatchPlay走進這樣的世界,當屬必然

 另外,CatchPlay在記者會上說,這個在台灣首推的全新影音服務,除提供CatchPlay院線獨家代理的電影,更取得了包括環球 (NBC Universal)、華納 (Warner Brothers)等好萊塢主要片商,以及其他獨立片商、在地華語片製作公司的授權電影,「目標是完整提供符合台灣觀眾多元品味的內容」──好,這就是Key Word。 

C2 

搞出320種電影分類,CatchPlay想以「資訊」為其資本的野心,不言可喻。 

第二個CatchPlay要搞數位平台的原因,就是「資訊」。CatchPlay的數位平台設定兩種會員使用模式,一是免費註冊的一般觀影者(Movie Fans),註冊後即可立即享受每月從推薦電影中免費看一部的權利,對特定喜好的電影也可選擇「單片租借」;至於重度應用的電影熱愛者(Movie Lovers),則可選擇每月250元的月付制:包含任選兩部單片租借,外加上千部專為月付會員準備的片庫無限看服務。這兩種會員資料,在分析之後不但可以做為會員本身數位內容推薦的客製化服務外,更重要的則是透過大數據分析讓CatchPlay得以充分了解台灣一般觀影者與重度愛好者對電影的偏好,這些有意義的資訊不但可以讓CatchPlay作為未來買片、製作、投資的依據,甚至這些資訊乃至於名單都可以當成資產,「分享」(有價或無價)給電影工業的其他環節做參考。 

這種玩法,絕對會讓CatchPlay在電影圈(目前該是亞洲)產生相當的影響力,讓他在其他環節上擁有更多的談判籌碼,於是就因為這兩個趨勢,造就了CatchPlay搶進數位平台的驅動力。

呼應這種趨勢,愛立信東北亞區消費者行為研究室總監徐曉莉就認為,伴隨數位匯流媒體的普及,及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行動裝置普遍使用,視訊觀看行為已愈發個人化,「傳統的商業模式,包括業務申請、廣告播放、內容推薦等環節,都需要從過去以家庭為核心轉型為以個人為核心。」尤其是針對個人的推薦,對用戶體驗將產生極大影響,能否充分提供個人客製化的推薦,的確是未來服務提供商的關鍵課題,以現階段來看,這些或許是傳統電視台乃至於數位電視,面對數位匯流時代轉型的必要之痛,而CatchPlay此際之舉,或許將會帶動台灣數位匯流發展的新一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