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3C 玩物 - 你真的需要智慧手錶嗎?
3C 玩物

你真的需要智慧手錶嗎?

2015/08/04 編輯 / Liao Christine

隨著智慧型手機廠商及零組件供應商不斷進軍穿戴式裝置市場,尤其是智慧手錶,也讓穿戴式裝置進入新一波的戰國時代。不管是不是要跟風追逐時髦,你該知道,你是否真的需要一支智慧手錶。

  Text by 張世文 Images:courtesy of 各品牌   

以3C科技產品來說,近年除了手機和平板之外,最熱門的現今與未來議題裡,絕對包含著穿戴式裝置(wearable device)。在現況上可以看到的,不但Google眼鏡在還未正式發售就不斷勾引消費者的目光,許多科技品牌也開始往智慧手錶、手環等方向發展,除了已經發表智慧手錶的Sony、Samsung、LG跟華碩之外,包括HTC、小米等手機大廠也陸續加入戰局。當然,傳聞已久的Apple Watch也在去年9月正式亮相,雖然開賣還要等到2015年4月,但很多同業都因此鬆了一口氣,確認智慧手錶應該是一個可行的開發方向。 

傳統穿戴式裝置主要的功用,在於追蹤使用者的健康狀況,有些運動品牌甚至標榜這些裝置能與健身活動緊密進行結合,消費者可透過app,將大多數穿戴式裝置的數據彙整至單一帳戶,透過認知運算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提供使用者各種有用資訊。以這種態勢來看,目前主流市場10家智慧型手機廠商已有7家搶進穿戴式裝置,或者已準備推出第一款產品,而ICT品牌包括Qualcomm、Apple、Google、Samsung、Microsoft與Intel等大型企業都投入研發經費,希望透過推動穿戴式電子健身裝置與健康監控的技術創新,將健康管理與健身相關數據整合,讓穿戴式裝置與資訊進一步地整合。 

與健康相連

除了擁有完整設備整合的系統整合商,或是擁有巨量健康資料的政府機構,消費性電子廠商也在觀察「健康」這塊大餅,做為下一階段的布局。以Apple為例,近年來在雲端應用的專利布局上,也視健康管理為下一步商機,它以雲端資料庫為中心,透過iPhone連結健康感測設備或可測量生理機能的穿戴式裝置,將感測數據連上iCloud系統,不但整合個人健康趨勢的變化,更可以加上使用者在網路上購買的習慣進行分析,提出未來的消費或運動建議;除此之外,在大量使用者上傳感測數據後,Apple也可以針對區域、年齡層區隔進行系統化的分析,然後就此再進行商品策略的布局。 3chealth

目前的科技應用,均需要大量的資訊蒐集作為系統分析的依據,因此隨處都有的智慧型手機就成了最好的中介點;另外在穿戴式裝置的普及化,也讓各類應用裝置透過手機的行動網路連上「雲」,整合資料來進行完整分析,整理自己的生理資料,讓「雲」協助個人在健身、養生,乃至於醫療保健進行有系統的規劃。 

這類系統需要以生理量測為基礎,在背後則是必須負擔強大的資料庫系統,軟硬整合就是重要的因素。除了你自己的資料整合,也必須與已經系統化的資料再作比對,才能了解你的生理機能或者是鍛鍊效果,是否可以讓你獲得真正的保健效果;另外,這類裝置特別強調「連結」與「全氣候性」,是不是能在艱困環境下使用,也就是另一個必須注意的重點。

 目前,主流市場的智慧手錶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像Sony、Apple推出的較高階智慧手錶,他有較時尚的外觀與多元化的功能,另一類則是像Pebble、Withings等所謂的「極簡」風格手錶。當然前者的優勢在於搭載智慧系統、功能強大、可擴展性強,但續航力差;而後者雖擁有4、5天的電池壽命,卻往往不具備彩色螢幕或語音助手等先進功能。你要怎麼選擇,都會陷入浮士德的兩難。 

當然,「又要馬兒好,但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智慧手錶可能並不好找(Swatch「據說」設計了一款可以不用充電的智慧手錶,但真正效能如何,尚在未定之天),加上現況上智慧手錶並不像智慧型手機是你隨身必備的物品,如何選擇一款適合你的智慧手錶(或穿戴式裝置),恐怕比你選擇智慧型手機難度還高。所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真的需要智慧手錶嗎? 

依需求選擇

 基本上來說,很長一段時間裡,穿戴式裝置都只是智慧型手機的「附屬品」。它離不開智慧手機的理由,主要是因為他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向外部發送「資料」,為了成本考量,除了工業設備外很少有裝置會帶有網路系統,因此必須先將資料透過近程連結發送至智慧型手機,然後再利用智慧手機的資料傳輸功能傳送至資料庫。以趨勢分析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類,目前市場上的穿戴式裝置可以分成智慧腕帶、手錶、其它健身監測器、胸部扣帶式心率監測器與智慧服飾等5種主要型態,而智慧手錶相較於其他穿戴式裝置,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有「錶面」的設計,這個一到兩吋的螢幕能讓你幹什麼,就可以成為決定你是不是需要一支智慧手錶的關鍵。 

有沒有螢幕的差別,在於你需要透過穿戴是裝飾「接受信息」還是「發送信息」。穿戴式裝置的目的主要是作為「終端」,透過智慧型手機將蒐集到的資料傳送到資料庫,但多了一個螢幕則會把這個裝置的功能,從「單向傳送資訊」的工具變成「接送兩用」。相較於螢幕愈來愈大的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的螢幕的確成了更方便的過濾器,你不必拿出現況上至少近5吋的手機,就可以透過智慧手錶上的過濾你所接收的信息,此外也可以透過它協助執行像Map、導航等手機上的功能。當然,多了這一個螢幕也讓品牌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想像。 

手錶已多是男人們的標準配備,是否為了健身或身體保健來多買一支錶,也成為一般消費者的兩難;因此這種具備完整功能的消費性裝置,如果純粹只是用來作為連結節點,真的就有些浪費了,而消費者也期待這樣的產品,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這也成廠商著墨的重點。設計智慧手錶的廠商其實也多是手機廠商,因此設計出來的裝置,也多適合與智慧型手機連結,並透過手機的應用程式,讓這些穿戴式裝置有更多元化的應用。開發一個完美的產品,軟硬體的協調非常重要,消費者期待的是一個「個人化」又「別具創新」的產品。綜觀而論市面上消費者可以選擇的智慧手錶,雖然多以觸控螢幕為主,有的更具有拍照功能甚至能夠語音控制等多種功能,由於設計導向不同,因此外表美觀與否主要仍視個人需求而定,但不少使用者也認為目前的智慧型手錶仍存有傳統科技廠商設計思維,而無法進一步反應原本手錶應帶給人的穿搭襯托定位。

 sec

不過也因為身體機能量測的功能,穿戴式裝置從運動起步最早,而目前最大宗的智慧手錶也是從此角度出發設計,技術發展也更為成熟。有科技廠商與運動品牌合作,也有從儀器廠商出身的品牌,推出專屬於特種運動的專用裝置。相較於一般消費型產品,這些裝置會針對該運動需求的滿足提出完整解決方案,或運用雲端科技,或配合當事人的歷史紀錄,整合提供完整的系統分析,讓使用者調整自己的訓練狀況,來滿足對於運動的渴望。 

不過,如果你真的是運動專業人士或重度運動者,智慧手錶這種綜合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可能就無法完全滿足你的需求。像是計算跑步距離或是量測心肺功能,就可能需要選擇腕帶、臂帶式的裝置,甚或是掛在腰上的小型器材:如果你是要騎腳踏車或在定點使用飛輪、跑步機等器材,因為腕戴式記錄器記錄手腕或身體的震動,計算距離則多是透過GPS定位,但是騎腳踏車或定點運動時,產生的運動訊號並不明顯,沒辦法做出準確的運動記錄,這類裝置就幾乎無用武之地。有時選擇腳環之類的裝置,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這類裝置專門針對腳部動態分析,可以準確地抓住腳部動態訊號,甚至可以得到腳部的旋轉數據,其準確程度幾乎和專業的腳踏車運動記錄器一樣,這也成為另類的選擇。 

目前消費者主要還在觀望是否下手購買智慧手錶的原因,主要來自產品設計不佳、價格過高、缺乏創新功能以及電池續航力差。此外市面上針對智慧手錶所開發的app數量仍然不足,更造成消費者望之卻步,加上智慧手錶目前普遍存在相容性問題,廠商需要把智慧手錶和其他裝置的互用互通性列為第一優先,進而能開發更多進階功能。在目前穿戴式OS系統逐漸整合後,2015年勢必將是智慧手錶新一波的戰國時代,而各式功能在技術逐漸提升後,也將從新的需求中找出自己的路。 

不論如何,既然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透過穿戴式科技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計畫,這些配件專業人士用好,你用也好。   

2015你應該注意的智慧手錶 

我們已經習慣了智慧手錶的「科技」、「運動」長相,這幾支智慧手錶的設計有些與眾不同,功能效用不減,但更有著更多的想像,如果你對運動型智慧手錶已經無感,可以從這些新角度出發,刺激一下你的神經。

 applewatch

1. Apple Watch 2015的智慧手錶「大腕」,首推絕對非Apple Watch莫屬,但有趣的是,從2014年9月至今,除了它的長相之外,我們對於它有什麼獨特的功能,一概是「不知」、「不知」,就是不知道。但功能對於果粉來說的確不重要,一支好的智慧手錶,應該要從外表就讓消費者願意配戴,目前的狀況看來,Apple在它的粉絲中,的確做到了這一點,所以規格如何,看來也只能拭目以待,但可以確定的,Apple Watch絕對不只是一支穿戴式裝置而已。     moto

2. Moto 360 時間往回拉一點,Motorola這一支智慧手錶─Moto 360,不但風靡2014,2015年仍是獨領風騷。這款獨特的圓形智慧手錶(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雖然在螢幕底下有一道橫切線條(目的應該是為了感測觸控的座標),但整體質感是目前看來最高的一款,它可以無線充電,該有的生理資訊監控基本上也算完備,錶面上的配置也可以透過Connect應用程式量身打造,可以說是擺脫科技產品冷硬感的一項佳作。

 sony

3.Sony SmartWatch 3 在各家手機廠商當中, Sony算是第一間發表智慧手錶的廠商, 而且當年便是直接以SmartWatch 命名;到了第三代 SmartWatch 3,造型變動不多,仍是以科技感取勝。不過SmartWatch 3 即使沒有和 Android 4.3 以上的智慧型手機配對,也可獨立使用內建的麥克風、加速度計、羅盤、Gyro和GPS感應技術,是「獨立性」頗高的選擇。

 4asus

4.Asus ZenWatch 說了這麼多國際大廠的作品,國內品牌的智慧手錶也值得一瞧。Asus在去年聖誕節推出ZenWatch,這支外觀採用不鏽鋼圓弧機身設計、表面覆蓋 2.5D 玻璃,搭配皮質表帶的設計,可以說是一支最不像智慧手錶的智慧手錶。但除了外觀設計之外,ZenWatch 跟其他Android Wear智慧手錶在UI上進行了更多的設計,它可以透過手錶來解除智慧手機或電腦的密碼鎖,以及透過點擊螢幕控制手機相機或點腦簡報等實用功能,讓這支智慧手錶有更多商務功能,讓它更具生活實用性。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4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