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在地熱情的東西融彙
STYLE

在地熱情的東西融彙

2015/08/07 編輯 / Liao Christine

近幾年台灣特色旅店一家一家地開,而知名五星級飯店也一間一間地邁入新里程碑,如果以此指標,台灣的確是逐步的國際化了;不過其中最令外國朋友喜歡的地方是什麼?我們來聽聽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飯店總經理馬千里(Marcel Holman)怎麼說。    Text by 張世文 Photograph by 林鼎皓   「我喜歡很多地方,只能說一個嗎?」問起馬千里最喜歡台灣哪個地方,他笑說我是在「為難」他,「我最喜歡台灣的戶外風景,如果是台北近郊的話,我很喜歡陽明山與河堤邊,我也喜歡台北到處可以看到的主題餐廳。」雖然出生於荷蘭,但取了一個極為文雅的中文名字的他,聊起台灣讓我真的只能用「景仰」來形容,不只是因為他對台北「如數家珍」,也是因為馬千里超過200公分的身高,讓我真的只能仰望他。 問起對台灣的最早印象,馬千里說在正式來台工作之前,其實也曾到過台灣旅遊,但沒有想到自己之後會在長期定居。在台灣待了超過三個年頭,馬千里說他看到了台北的成長和進步,「不管是在建設上新的、不同的想像,以及台灣在生活品質的成長,都讓人感覺充滿希望。」 身為荷蘭人,馬千里說台灣跟荷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台灣跟荷蘭都是小國家,『開放』是它最大特色,你可以很容易地去融入或接受不同的文化。」異於其他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地方,馬千里說台灣的「包容性」是最大特色,這也展現於台灣人的熱情中。他說,台灣人非常友善,「像我這樣的外地人,很容易就在此定居,這是一個讓人感覺很親切的環境。」馬千里說,如果中文不太好的外國人(像他一樣),都可以在城市中方便而舒適地生活,絕對要歸功於台灣人的熱心,「即使比手畫腳,我都可以很安心地生活在這裡。」 馬千里說,現在大城市追求的「國際化」,必須願意接受與包容多元文化,讓原生形象與國際接軌,這的確是台灣晉身國際的優勢,「這種在地與國際的融合,也展現在台灣的服務業環境上。」他以全世界有88家酒店的香格里拉集團舉例,雖然人們會覺得酒店長得好像都一樣,但每個酒店中都有它獨特所在,「它們透過融合當地的文化,讓自己表現出迷人之處。」像香格里拉台北的設計觀,除了實體設計來自於宋代美學,對住客的貼心安排更是融合東西文化的重點,「甚至包括地毯與浴室配備的選用,都希望呈現出與一般不同的感受,因為『奢華來自於細節』,這是香格里拉台北很想呈現的態度。」他說,像是他最喜歡房間三米二的挑高所帶來的寬闊感,都是希望透過設計提供住客最貼心而舒適的使用體驗,「這也是台灣人熱情的在地文化,體現在服務上的一種連結。」 「與其說台灣已『國際化』,還不如說是在『國際化中』,這是一個進行式。」馬千里說相較於新加坡或香港,台灣國際能見度還不夠高,「比如說我回到歐洲的時候,跟朋友們提到台灣,其實大家對台灣在哪裡還是有些不太確定,對台灣似乎還是有些陌生。」他說,台灣不管是人或各種事物,其實是很值得推廣,讓更多人知道的,「我也願意跟大家分享,做台灣最好的推銷員。」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3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