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作家的美好時代 寫作黃金盛世到來
STYLE

作家的美好時代 寫作黃金盛世到來

2017/02/02 編輯 / Lee Paris

「時不我予的感嘆」似乎是古今作家的共同特徵。從大約100年前費茲傑羅的時代開始,小說便不斷被唱衰終將滅絕。

受到今日資訊豐富的新聞網站、聲光效果一流的電視遊樂器,以及普遍亢奮,且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的電子郵件所影響,小說理應正一步步邁向死亡才對。但近來有許多作家,各自出版了相當傑出的作品。不過,這些成功並未因此緩解作家們的哀愁,文學圈繼續瀰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悲觀氣氛,以至於忽略了一 件重要的事實:我們其實正處於一個作家以及寫作的黃金時代。 Text by Stephen Marche Illustration by James Victore Translation by Adrian Chou Images:courtesy of David Levenson/ Getty Images、Ulf Anderson/ Getty Images

寫作是門好生意

2017-0202-04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奇蹟的年代。想想J.K.羅琳靠著爬格子,便能從身無分文變成億萬富翁。 「現代科技能解放音樂人及聽眾的心靈,但卻在過程中同時摧毀了音樂產業。」這種論調在音樂圈已不是什麼新聞,就算是大咖級的音樂人也得留心自己的財務報表。相較之下,作家顯然幸運多了,J.K.羅琳這位億萬作家,昂然鶴立於這群天之驕子之首,她的財產甚至超越英國女王。錢沒賺得比她多、但也相當可觀的湯姆.沃夫(Tom Wolfe),光是最新一本小說的版稅,便已高達700百萬美金。 相較之下,狄更斯過世時遺產的版稅總和,換算成今日幣值之後才不過1,000萬美金。再者,現在的作家露出機會比過往大很多,也更容易被看見。如同近來的暢銷書《格雷的五十道陰影》,許多小說憑藉被大量下載的電子書版本,成功洗刷素人自費出版的污名。照目前這情況看來,文字的力量更甚以往,讓那些不管是長篇還是短篇、文學抑或通俗的小說,都不僅只是「小說」而已。 若仔細檢視以前的雜誌,會發現與現在的雜誌相比,以前的雜誌不僅較枯燥無趣,而且行事草率。除去部分特例不談,目前世界上多數雜誌皆位處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階段,由於網路以及四處流竄的各類出版品,皆令雜誌無不戰戰兢兢,不只要力保最佳狀態,還得絞盡腦汁思索如何提升品質。對文字重度上癮者,非常推薦Longform.org及Byliner兩個網站,上頭有許多精彩且免費的故事可以讀,很容易就迷失在那座超大的文字迷宮。若想了解國際時事,在Foreign Policy或Pulitzer Center等網站,便能輕易讀到兼具優美文采與精闢見解的評論文章。

現在不寫,更待何時

2017-0202-06 強納森.薩法蘭.佛耳說:「小說無法跟影音媒體競爭,因為閱讀小說常會分心。除非蘋果或亞馬遜把他們的平台專為小說開放;不過這麼一來,證明小說氣數已盡。」不過一位暢銷作家大談小說的末日,好像沒什麼說服力。 大量生產文學作品的黃金時代已然來臨,但卻只有作家自己還沒認清此一事實。莎娣.史密斯最近接受《衛報》採訪時,建議有心從事寫作的新手「要做好悲觀的心理準備,因為終其一生很難感到滿足。」 但實在無須抱持如此悲觀的想法,就舉當代小說家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為例,他1996年曾於《哈潑》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小說已死〉的文章;而差不多在同個時間點,他在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時還曾直言「再也沒有人想看小說了」。但回頭看看他2001年《修正》及2010年《自由》這兩本轟動書市的小說(編按:兩本小說台灣皆有中文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前者全球大賣近300萬冊,他於後者的新書宣傳期時,接受Terry Gross(編按:美國國家廣播電台「Fresh Air」節目主持人,是每位宣傳新書的作者必上的節目)專訪時曾如此說道:「這次的巡迴宣傳,我大概可以親手賣出好幾百本書,而且買書的人應該還會推薦朋友也買一本。」兩相對照之下,他之前那些「小說已死」或「沒人想看小說了」的言論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