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訪問 - 誰來改變遊戲規則/A-Team 其爭也君子!
訪問

誰來改變遊戲規則/A-Team 其爭也君子!

2015/04/08 編輯 / Lin Lena

長期以來,人們都習慣於走在同一條準繩裡,似乎走出那條線,就會萬劫不復;但 有的時候,如果你願意試著用不同的角度思考,走出既定的遊戲規則,你可能會邁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這一次,Esquire帶你看看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們,他們在做什麼、怎麼做,又改變了什麼…… 

Text by 張世文、郭璈 Photographs by 黃少柔、林鼎皓 Images:courtesy of 誠品行旅、果子電影 

這是一個有秩序的社會,人人都隨著秩序的準繩,一個接一個地行走;因為遊戲規則就在那裡,只要正常照著走,通常就不會有錯。但這樣的作法因為沒有「大破」,所以也很難「大立」,除非你願意不順著遊戲規則走,甚至改變遊戲規則。 

順著遊戲規則走,沒有不好,這也是這麼多年來老師與父母教導我們的。但在現今競爭越趨激烈的環境下,模式的運作如同知識的產生,如果只依循過去的模式,將不會持續地發現及挖掘出各種創新想像,對於發展中的人與社會,都是停滯。只有跳脫既有的思維與運作,善用「聯想」才能產生新的能量。改變遊戲規則,就是創新。 

改變遊戲規則的人,不會因為「做得更多」或「做得更好」而自滿,他更多的精力會專注於「做得不同」;要能做得不同,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必須眼光大而遠,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專注於深入了解、聆聽、分析他的受眾,然後「問出對的問題」,才會找到對的答案,遊戲規則由問問題的人來定義。 

看得廣、看得深,才會有顛覆性的想法,進而「做得不同」;改變遊戲規則的人而不會為了「做得更多」,而整天忙得半死,但到頭來只是在過時的模式上,替快要死的馬一直做人工呼吸。 

台灣擅長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我們有世界一流的代工業,但台灣更需要能夠「做得不同」,不受既有信念框限,不斷嘗試新體驗與構想,讓更多的顛覆式創新走進我們的社會中。 

這一次,我們邀請了幾位可以被認為是「改變遊戲規則的人」,看看他們想了什麼、問了什麼、看了什麼、做了什麼,從而又改變了什麼?

  鄭文祥 美利達工業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三三對談」成員之一。 不是技術底子出身,卻運用他流利的外語能力,把台灣製的高級自行車源源不斷輸入到歐美市場,尤其贊助運動好手眼光出奇精準,成為MIT自行車首度在奧運場上摘下桂冠的重要推手。 

鄭文祥 美利達工業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三三對談」成員之一。 不是技術底子出身,卻運用他流利的外語能力,把台灣製的高級自行車源源不斷輸入到歐美市場,尤其贊助運動好手眼光出奇精準,成為MIT自行車首度在奧運場上摘下桂冠的重要推手。 

A-Team 其爭也君子! 

如果你看到河濱公園、單車道上馳騁悠遊的腳踏車,你會發現其中一大部分都是MIT。台灣成為自行車王國已有多年的時間,但一直能夠屹立不搖,其實可以說是靠著一群有遠見的自行車企業願意合作,帶領著自行車零組件組成A-Team,這些企業會員超過10年彼此既競爭又合作,這才讓台灣自行車產業迄今保有世界競爭力。 

這的確很不可思議,一個產業中的不同廠商,怎麼有能力既競爭、又合作?這要回到2002年說起。2002年10月,台中福華飯店一樓咖啡廳,兩大自行車產業龍頭──巨大董事長劉金標和美利達董事長曾鼎煌各帶著兩位重要幹部,進行一場攸關台灣自行車產業生死存亡的「三三對談」。 

在這一場嚴肅的對談以及之後數次擴大與談陣容的更深入會談後,兩大自行車成車廠決定「手牽手」──化敵人為盟友,一起輔導零組件廠,鞏固台灣自行車在全球自行車產業供應鏈的實力,以救亡圖存,讓自行車產業繼續深耕台灣。是什麼樣的困境,迫使自行車產業兩大龍頭必須卸下心防,共謀解決之道?當時在場的美利達副總鄭文祥說,根源就是1998年以後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急遽衰退。  

共禦外敵的攜手合作 

台灣自1980年起,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供應國,一直以來長期保持全球「自行車輸出王國」的地位。但基於成本大幅增加與市場考量,部分台灣自行車廠紛赴大陸設廠,反帶動了大陸自行車相關產業的發展,自1991年起外銷數量便逐步超越台灣,甚至自2000年起,外銷數量與產值更雙雙超越台灣,台灣自行車產業可說是面對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為A-Team起草組織章程的鄭文祥回憶,當時台灣自行車廠及零件業者因成本考量外移的確無可厚非,「但當過分外移之後,形成惡性殺價競爭的局面,台灣自行車業可說是陷入相當大的危機。」當時車界甚至還提倡台灣不要生產自行車,改賣大陸廠生產的自行車即可的言論,讓兩大自行車龍頭意識到不可再放任問題擴大,才共同邀集與零件業者共組協會,藉此提升台灣自行車品質,同時也讓台灣自行車產業轉型,不再只是生產而已。 

「A-Team的組成,其實並沒有強制力,是個很自由的組合。」A-Team剛成立的時候很多人也觀望,覺得「這麼多廠商結合在一起,到底會不會成功」?甚至還有人擔心這樣的「合作」會不會有聯合壟斷的疑慮?但隨著一年一年的成績出來,這樣的擔心也逐步消除了。鄭文祥說,A-Team最值得一提的地方,是會員透過彼此互相觀摩所帶來的衝擊,「這種學習性組織的整合,所獲得的成果是頗為驚人的。」 

因為儘管他們以前就是經常見面的朋友,但從沒參觀過對方的工廠,而參與A-Team後,每家業者必須敞開胸懷讓同業參觀,這絕對是以往所不曾發生的事,「參觀完後,對每位參與的管理者衝擊甚大,因看到別人大幅度的進展,自己不更加努力不行。」鄭文祥說,開放的態度與學習的精神,讓A-team的成員得以跳脫單一企業的想像,而改以整個產業的角度觀察,「心胸開放、眼界寬廣,自然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鄭文祥說,A-Team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龍頭廠商的使命感和熱忱。當龍頭廠商具有強烈使命感,以產業的興衰為己任時,他會以強烈的熱忱充分發揮其龍頭企業的影響力,願意以更寬廣的胸襟,無私地開放產業一起觀摩學習,提升包括競爭對手等所有成員的實力,才能帶領整個供應體系的轉型,促成產業的升級。A-Team成功的故事,在其他業界看來是不可思議,但我相信只要有遠見的企業,就會持續地推動台灣產業不斷成長,共同面對更多更艱難的挑戰。」 

誰來改變遊戲規則/專題報導: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4月號君子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