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曾誇口要在10年內把人類送上火星。
就是因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老是習慣輕率地對外發布消息,他的員工想必現在已經學會將外太空的問題含糊帶過;即便是這樣,這些問題可能還是會帶給他們出其不意的麻煩。SpaceX公司員工於去年12月13日回到工作崗位時,肯定會經過加州霍桑市火箭路總部對面的一張廣告看板,這張48英尺寬的告示牌大喇喇的紅色底圖上寫著對比強烈的白色大字:「我們的夾克都準備好了,你們的火箭到底好了沒?」
Vollebak的火星旅行夾克「Deep Sleep Cocoon」,看起來午休穿就很好睡。
出資架起這張廣告看板的是英國一家實驗性服裝公司Vollebak,這家新創品牌當時才剛發表他們的「Deep Sleep Cocoon」(深沉入眠蠶繭裝),這是一款製作嚴謹的外套,不僅結合如同頭盔般可以套在頭上的頭罩,還可防眩光,這些條件使得它宛如一套方便穿戴的防護衣;這不只是一件風格絕佳的外套,同時更可在外太空使用。
「不管我們科技多先進,人體都必須透過休息和睡眠才能進行高水準運作,這點在我們離開地球旅行時尤為重要。」Vollebak的官網有著這樣的說明,「然而當我們受限在自己無法掌控的環境時,睡覺就變得很困難。以年為單位的飛行時間、國際太空站以及一開始的幾次登陸火星航程皆未曾針對睡眠提出設計。」舉例來說,在國際太空站的日常生活,駐站人員每天都得目睹16次的日出日落,他們的生理時鐘肯定變得混亂。
維珍銀河所打造的飛行器。
如今太空旅行已成為現在式,早在2008年便已宣布,但隨後在2010、2012、2013、2014(該年兩次推延)、2015和2017年皆因故延期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終於預計在今年春天準備發射;60個國家共600位民眾已經支付6,200萬英鎊的代價以擠進預訂名單,同時他們花費195,000英鎊的次軌道太空飛行則為他們提供四分鐘無重力體驗(維珍光是單次載運人數就等於歷史上太空人總數的兩倍)。博彩巨鱷Paddy Power公司針對這新興的太空競賽所開出賠率,維珍總裁李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以1/5超越馬斯克的6/1和傑夫貝佐茲(Jeff Bezos)的12/1。
Under Armour為維珍銀河任務的乘客設計的太空服。
除了有強壯的胃,這批勇敢的探險家還需要合適的衣物。為布蘭森和同行旅客打造裝備的神聖任務便落到了Under Armour品牌身上,這家美國運動用品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以HeatGear和Recovery Sleepwear系列這類的創新商品聞名,該公司的太空裝包括了以壓縮纖維製作、可調節濕氣和溫度、透過填充材質達到貼身效果的排汗內衣,以及多夾層設計、可依照足形不同變化塑形的泡棉製鞋履。以標榜「外太空」的藍色主軸配合亮金色點綴,加上維珍銀河字樣以及引用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這艘太空飛船多了一絲電影《驚爆銀河系》(Galaxy Quest)的味道;這相當符合布蘭森的大男孩專屬風格。
「不難看出團隊希望透過設計傳達未來情境、雄心壯志的胸襟以及專業精神。」Under Armour的設計總監克雷迪恩(Clay Dean)說道,「即便我們已經具備相當多技術,仍需努力找出方法將它們裝配妥當。這批太空人將從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出發,接著再進入外太空以後溫度將疾速驟降,到時你會發現艙內溫度只剩華氏70到80度之間。」
美國太空總署所拍攝的這60位宇航員的照片成為史上瀏覽率最高的圖片,Under Armour相當清楚其中的潛在商業效應。「這可是一生難得一次的機會,」迪恩說,「我們相信自己已創造出史上首款商業太空服。」
維珍銀河的太空人到時候除了自己的衣物外,還必須外加另一套工作服和短夾克──如同迪恩所說的:「一件漂亮小巧的迎賓小禮」,以及高達20萬英鎊的額外附加費用──同時維珍銀河/Under Armour重量級聯名限量款在首航升空之後也將對一般消費者進行販售。這樣的設計目的原本並非針對殖民外太空或進行太空旅行的人類,儘管Under Armour未來並不排斥這樣的走向。
「李察及整個團隊有著長遠的目標,當他們選定下一項挑戰時,我們也希望成為他們第一個考慮對象,就好似最早NASA的登月計畫一樣,總是有東西要去學習。」迪恩說。一套成功的太空裝──其他任何風格的服裝此時已無置喙餘地──必須要能夠具備內壓條件、溫度調節、抗輻射、供氧、二氧化碳排放功能以及最強大的活動機能。
不同時代的太空裝,是結合服裝設計及尖端科技的作品。
「太空裝確實是服裝設計作品的絕佳典範。」全球公認的頂尖工業設計大師馬克紐森(Marc Newson)最近向Esquire透露,「這是設計師作品的極致表現。」當時紐森才剛從俄羅斯聯邦太空局火箭發射基地所在的哈薩克拜科努爾歸來(進入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嘉林當年發射地點),而他此行任務是代表倫敦設計博物館去採辦太空裝,實際上這個工作比想像還要艱鉅,畢竟太空裝屬於政府部門的財產(所以你從未看過NASA太空裝販售過)。很快的,最終紐森成功從俄羅斯取得太空裝,並安排在特倫斯康蘭(Terence Conran)於博物館的個人特展中展示,隨後紐森偕同蘋果的前首席設計師強納森艾夫(Jonathan Ive)一同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將這件太空裝賣出以作為慈善用途;原本底價75,000英鎊,最後以30萬5,000英鎊的價格售出。
在太空中漫步大概會是像這個樣子,輕盈無重力,但卻充滿未知的危險。
太空裝也許是生產技術的完美範例,但這並非這類服裝的主要訴求。它們總結出關於偉大願景的一切刺激元素:那就是冒險、探索、未來主義、頂級獨特性、文明進程以及未知風險。「太空裝是史上最棒的物件之一,可是卻從未有人開口說出這類的話:『讓我們來創造最酷的太空裝吧』。」Vollebak公司共同創辦人史帝夫提伯(Steve Tidball)說,「大家反而只想著:『當太空人在離地球9萬英里的地方進行太空漫步時,想辦法讓他們安全活下來吧』,因為使用了貝塔布這種結合12層玻璃纖維和克維拉纖維材質的緣故,意外地使它看起來棒得不得了。」
2019年推出的超薄金屬亮面皮製雨衣_約$201,575 by Louis Vuitton。
時尚產業不知多久以前早就推出過太空題材的大作。1960年代,設計師安德烈庫雷格(Andre Courreges)、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和帕科拉巴納(Paco Rabanne)以他們在非天然材料(如塑膠、金屬製品)的共同喜好,聯手賦予珍芳達(Jane Fonda)在電影《上空英雄》(Barbarella)服裝的靈感來源。2017年時,卡爾拉格菲爾(Karl Lagerfeld)在巴黎大皇宮的Chanel大秀上演太空梭對接戲碼──最後火箭發射成功。去年,維吉爾阿伯拉赫(Virgil Abloh)在他首場Louis Vuitton發表會閉幕時模特兒穿著外太空披風亮相,一旁還攜帶著銀色托特包,宛如電影裡太空人慢動作抱著頭盔的樣子。
Reebok Floatride Space Boot SB-01長靴。
不只這些,Reebok也設計了Floatride Space Boot SB-01長靴讓太空人穿著登上波音CST-100星際航線太空船,這艘無人駕駛的飛行器已於去年12月升空,它的首要目標便是將人員送上國際太空站。這是一款混合摔跤鞋與跑鞋風格作品,材質採用的是防火布料,並且當太空裝膨脹時網布設計也能達到包覆密合的功能;Reebok將這雙鞋定調為「50年來太空鞋的首次革新」。初期便涉及航太領域且於1930年代以後發展太空裝技術的大衛克拉克公司(David Clark)也參與了這款太空靴的研發。
「我們所要處理的其中一項便是重量,」Reebok的未來部門總監比爾麥金尼斯(Bill McInnis)說,「從地球將物資運動到太空,估計每磅得花費10,000美元;當你以2磅重的運動靴取代5磅重的傳統太空靴,你就能為每位太空人的每次航行省下30,000美元的開銷。」
位於柏林的行李箱品牌Horizn Studios則與全球最年輕太空員艾莉莎卡森(Alyssa Carson)合作,開發出一款小巧的碳纖維行李箱來做為太空旅行之用:內建螢幕讓太空人可與地球上的家人通訊。由「維多利亞的秘密」前設計師共同創立的新創公司「最後防線設計」(Final Frontier Design)也將為那些想以較低費用排隊等待SpaceX、Blue Origin和XCOR Aerospace太空旅程的星際乘客提供裝備,他們的其中一款太空裝結合了3D列印的可調式金屬零件,而客製化的手套透過更服貼的指尖設計則方便操作觸控螢幕。
曼徹斯特大學進行心理安全研究的納森史密斯博士(Nathan Smith)與歐洲太空總署及NASA合作,他構想出一套可以提供不同功能的服裝。「像輻射和微重力這類客觀存在物質,NASA已經有能力可以加以減輕;」他說,「但隔絕、限制在密閉空間以及與人群疏遠下所帶來的心理和社會層面問題卻是相當沉重的;而我們可以思考的一點便是:是否可以創造出一套傳感衣來複製地球上的感官?如果你穿了喜愛的襯衫去赴一場別具意義的場合,是否能將這樣的感覺複製傳達給其他人?」
「衣服在未來將依照需求提供更多功能,」提伯說,「它們可作為你的醫師,你的慰藉、食物和氧氣系統的來源。過去在地球上,我們從未讓衣服負擔過這麼多任務,它們只是提供我們身分表徵和保暖功能,但人類身體並不適合暴露在外太空環境下,對人類來說這是個很危險的環境;你的衣服是紅是藍,以及那些身分表徵來到這裡已變得根本不重要。今天假設我們將人放進金屬艙然後送去執行500天、2000天的任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這時有趣的問題就來了:衣服是否能幫助他們適應環境?」
Text by Johnny Davis Translation by Geoff Lai Images: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