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這種簡易小屋,那可追溯到美國的可移動或組合小屋概念,一路從20世紀50年代相傳到今日後幾近於發揚光大,問題就在於新經濟時代背景讓新世代年輕人成為小資族,供不起樓的窘境轉移到更經濟實惠的居住解決方案。
MUJI貫徹「無念」概念的極簡組合小屋。
真正「極簡」住宅
向來嚴選材質且包裝簡約的MUJI「無印良品」,在東京設計周上拋出簡易住宅概念,毫不意外,也正因為創新和自然無為風格掛帥,為MUJI贏得不少死忠信徒。由素雅到不行的「空無」設計概念持續釋放感染力,MUJI HUT品牌的靈魂人物,也就是藝術總監原研哉(Kenya Hara)將看似冷感但卻又充滿感官深度的美學精髓,加上工業設計操盤手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貫徹的「無念」(Without Thought)包裝下,一以貫之,看似無為、底子裡富含無限能量的禪意,讓MUJI將觸角從食衣行延伸到住所。
![]() | ![]() |
MUJI HUT簡易小屋最初拋出這項計畫時,是集合深澤直人、德國工業設計才子Konstantin Grcic以及同樣出身於皇家藝術學院的英國設計巨匠Jasper Morrison,以獨自的見解打造各自的小屋,並以這三種不同的概念分別組成原型屋的各項特徵:Konstantin Grcic將過去使用鋁材和木頭的傢俱設計經驗搬到小屋上,誕生出一個看似大型行李箱卻也結合了傳統日式拉門的貨櫃屋概念;Jasper Morrison則是將介於木頭和纖維間的軟木材質塑造出不同於傳統木屋的現代感;至於深澤直人選用最鍾情的木材,以日式平房的長廊概念配合大面落地窗玻璃,打造簡約明亮的空間。
![]() | ![]() |
這三個概念最終兜在一塊兒,集合成MUJI HUT的量產版實體小屋,並首度落實在千葉縣白濱的シラハマ校舍廢棄校園舊址上,成為一棟棟外觀烏黑且異常質樸的成品。無印良品最後採用除水後的燒杉材質進行處理,配合外面的鍍鋁鋅三合一鋼板,搭建出概念很像一般鐵皮屋、但設計上卻又十分美觀且防水、防潮、防蟲、耐高溫等多重優點的簡易居所;結構上使用木頭和軟木作為骨架,屋內牆面使用的是日本檜木合板,地板則選用砂漿面料可隔絕水氣。儘管只有三坪大小,室內牆面是未貼磁磚的毛胚屋樣貌,但整體感覺通風明亮,不會有任何狹窄緊迫的空間壓力。
三百萬日幣的房屋
MUJI HUT自2017年推出後,便以300萬日幣含稅在日本本土銷售,價格包含建材和施工、通過當地建物施工審核的規費、五年保固,若依照建造地點氣候和地質所衍生的其他工程成本另計。儘管可惜的是簡易小屋目前尚未有海外銷售計劃,但類似的可移動和可拆卸式組合屋概念在許多國家這幾年已形成一股潛力趨勢,其中包含台灣,或許無印良品很快就會將這項商品輸入,成為你山間度假屋的全新選擇。
希望MUJI這款組合屋有機會導入,並以山間度假小屋做嘗試。
儘管內部空間是相當小巧的9平方公尺,但簡單的門廊和單斜式屋頂卻讓小容積量施了奇妙魔法,搖身變為3至4人皆能舒暢休憩的居所。入口處大塊落地窗讓光線更能灑落至屋內,達成最充足的採光。
無印良品小屋具備一般住宅營建所採用的筏型基礎,不僅能提供建物更高的強度,同時還能阻絕地下水氣,地板底層以砂漿鋪設,木質地板表面上呈現完美且平順的品質,屋主更可選購地毯讓空間符合自身品味和需求。
MUJI HUT小屋的木材全來自日本本土,房屋外牆採用防腐抗菌技術更強的燒杉材料,此原料靈感乃來自於傳統造船工藝;屋內牆壁則使用檜木合板且維持毛胚屋樣貌,留待屋主揮灑創意進行想要的裝潢風格。
Text by Geoff Lai Images:courtesy of MUJI HU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