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旗艦戲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在2月20日首播,重現80年代中華商場的繁榮,首集在電視與串流平台皆創下相當高的收視率。該劇以吳明益的同名小說改編,由導演楊雅喆執導,金獎團隊與優秀演員造就4大看點,絕對該在下年度的金鐘獎入圍多項。
耗資8千萬重現中華商場,跨國合作打造金獎戲劇
本劇以吳明益的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為藍本改編,將書中提到的小黑人、九十九樓等書中的傳說具象化。不過劇集在上映前便引發討論的原因,便是重建原先位在西門町一帶,象徵台灣經濟起飛的「中華商場」。劇組在汐止一處近2公頃之土地,重現共3層樓的中華商場,還原50家店面與住家。主要場景「天橋」上的斑駁扶手、陳舊廣告皆完美復刻,主角的店面兼住家的家具、商品也符合時代感,甚至廁所的陰森感都面面俱到。另外邀請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上流》視覺特效團隊,將天橋動物斑馬、石獅子等守護靈以動畫呈現。
重現中華商場風華就看這部。
服裝考究周詳,你看到以前追過的潮流:中分頭、半屏山嗎?
當然在服裝也有精緻考究。本劇發生時間為1985年,朱軒洋、盧以恩等帥哥美女都穿上代表當代的緊身褲、大墊肩與花襯衫,以及經典中分頭、半屏山等髮型。
本片重現當時的流行文化。
童星撐起全劇精髓
本劇由莊凱勛飾演無名魔術師,以及朱軒洋、宋柏緯、羅士齊、盧以恩飾演渴望青春與愛情的高中生。其餘關鍵角色,除了「點媽、點爸」孫淑媚、楊大正兩位歌手跨刀轉當演員以外,最大亮點應當是這幾位小朋友。由童星李奕樵飾演的「小不點」這個外向、口才伶俐又膽小,上廁所還要哭著找媽媽的孩子王。
楊大正、孫淑媚在本劇飾演夫妻,當然唱家庭式卡拉OK(不是K歌,當時不是這樣講)是一定要有。
而楊雅喆在《囧男孩》便有與教導小學生演戲的經驗,但要讓有的好動、有的文靜,個性完全不同的孩子成為好朋友,也是煞費苦心。楊雅喆表示,他幫三人取了男團的名字「三小男孩」。為了訓練他們成為擅長與陌生人打交道、推銷家中商品的「生意子」,還與華西街店家合作,派他們端著餐盤向路人推銷果汁,培養「街頭智慧」。其他客串的演員還有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袁富華、導演鄭有傑與新生代影星巫建和等。
本片重現中華商場生態,像是店主同時就住在商場內,以及所有店家的交流關係。
串流平台、電視同步觀賞
《天橋上的魔術師》於每週六在公視首播,myVideo同步上架,Netflix也是「晚一小時」上架。在台灣,串流平台與電視同步播放早就行之有年,例如《通靈少女》、《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工的人》於HBO GO串流影音平台、公視、HBO電視台同步上映,台灣年輕人多數沒有裝第四台,甚至沒有電視。觀影習慣改變後,這樣的做法看來會成為新常態,也是其他國家少見的常態。
本劇也呈現當時青少年對愛情的憧憬。
Images:courtesy of 公視、myVide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