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在全球各地開出票房佳績的《噤界II》終於在台上映。由席尼墨菲所飾演的「艾密特(Emmett)」一角,頗能刻畫出受全球疫情肆虐影響的人性縮影,「他代表這個世界放棄希望的人們,直到蕾根的出現,才讓他願意去相信他人,也相信自己。我對這樣的設定向來都很著迷。」
這位現年45歲、有著深邃的藍色瞳孔及立體五官的愛爾蘭演員,帶點「邪帥」的外型不僅辨識度極高,表演的存在感也非常強烈。他入行拍的第一部作品《Disco Pigs》便拿下西班牙Ourense影展的影帝,隔年更被《猜火車》大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相中,邀他主演《28天毀滅倒數》並順利打開全球知名度。其後更成為《天能》的大導演諾蘭的愛將,一連在多部由他所執導的電影中亮相,如《黑暗騎士》三部曲、《全面啟動》、《敦克爾克大行動》,雖未擔綱主角,卻以十足搶鏡的反派讓觀眾對他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他在年僅30歲之姿便以《冥王星早餐》及《吹動大麥的風》裡的精湛演出(後者背景設定於席尼墨菲的家鄉,不僅替英國獨立電影導演Ken Loach一舉拿下當年坎城金棕櫚,且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愛爾蘭獨立電影),證明自己無論是在好萊塢大製作商業片或小品藝術片,他皆游刃有餘。2013年開始,睽違小螢幕超過十年的他,更憑BBC犯罪影集《浴血黑幫》裡的主角「湯米謝爾比」再創事業巔峰,不僅一連拍了五季(第六季因受疫情影響還在拍,但也將是最後一季),他於片中所穿的無領襯衫、三件式西裝與鴨舌帽的搭配,更在英國當地掀起一股復古男裝熱潮,成為熱門的文化現象。
出道20年,這位才氣縱橫、彷彿天生就要吃這行飯的演員,其實從小喜歡的是寫作與音樂,當年還在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就讀法律系的他,本來差點要以搖滾樂團的主唱兼吉他手出道,不過後來他不只拒絕了一份唱片合約,同時還從法律系退學,選擇接下當年還是新銳編劇的Enda Walsh創作的舞台劇《Disco Pigs》(後於2001年改編成電影,也是席尼墨菲一鳴驚人的出道之作)。時隔多年,當他接受採訪,回憶那段時光時,他坦言當時的自己並沒有考慮太多,而是一頭熱地栽進去,「那時我才剛要滿20歲,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永遠的,當然現在回頭去看,會覺得當時做了一個從此改變人生的重大決定。」
若沒有當年的「追隨所愛」,也不會有後來「盡顯潛能」的演員席尼墨菲。能勇敢放下已經到手的唱片合約及大學學歷,轉而追尋前途未卜的演員事業,接著燃燒所有創意及熱情以發揮潛能,最終順利發光發熱……能做到這一切著實不簡單,或許萬寶龍也正是看上這一段特殊經歷,才選擇邀請席尼墨菲出任品牌大使吧。他笑稱,自己早就放下那些「如果當時簽下那紙唱片合約……」的念頭,也從來不後悔自己後來所做的決定,因為當時才20歲的他,已經預見了做為音樂人的自身極限,所以才決定踏上演員這條路。在那之後,雖也曾一度掙扎於同時放棄音樂事業及學業的決定究竟是否正確,不過等到《28天毀滅倒數》讓他打開知名度之後,一切才終於塵埃落定。
「故事的情感對我來說是關鍵,如果我出演後沒有得到收穫,觀眾也缺乏共鳴,那麼我認為這故事就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打破約定成俗的傳統,不為名利表演,也不計較戲份多寡與主演與否,只以高度自我實現來體現「成功」的真正意涵,不僅是席尼墨菲的表演打動人心的關鍵,也正是萬寶龍「Mark Maker」的精義所在。
Text by Adrian Chou Image:courtesy of Montblanc
延伸閱讀:
萬寶龍新系列皮包炎亞綸搶先揹 雙色M品牌標誌帶大家回到19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