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電影 - 縱橫藍天-《捍衛戰士:獨行俠》
電影

縱橫藍天-《捍衛戰士:獨行俠》

2022/05/19 編輯 / Tony



轟鳴引擎隆隆作響、四處瀰漫著蒸氣、獵鷹般的戰鬥機彈射起飛,留下長長的炫目尾焰,耳邊響起真摯感人的歌曲《Take My Breath Away》⋯⋯這是美國史上最成功的徵兵廣告大片《捍衛戰士》,促使無數熱血青年投身軍旅,加入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TOP GUN),同時也是《火狐狸》(Firefox)後最成功的空戰電影,締造三億五千萬美元的票房奇蹟。劇中湯姆克魯斯穿戴的雷朋眼鏡與飛行皮夾克,在全球掀起搶購熱潮,所駕駛的F-14雄貓式戰鬥機,更是許多影迷中最帥氣的機型。

《捍衛戰士》的劇情,講述代號「獨行俠」的飛行員(湯姆克魯斯飾演)來到TOP GUN的故事。特立獨行的他,不但多次違反規定,連教官也對他很感冒。在一次飛行訓練中,「獨行俠」所駕駛的戰鬥機因機器故障,害死了搭檔「呆頭鵝」,這樣的打擊,讓獨行俠就此沉淪,終日悶悶不樂,決定放棄自己的理想,幸好在女友教官的鼓勵下,「獨行俠」重拾信心,出戰迎敵,在驚心動魄的空中狗鬥後,最後逆轉擊落敵機,成為一名最優秀的飛行員。



雄風魅力

為了拍攝真實的效果,《捍衛戰士》採用多角度、多鏡頭的拍攝手法,跟拍各種驚險刺激的場景,使觀眾有身歷其境之感。湯姆克魯斯先前沒沒無聞,更因此片一炮而紅;當中身穿軍戎、英姿颯爽的瀟灑模樣,更令無數影迷傾心不已,也成為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影壇符碼。此外,片中更有大量展現男性魅力的養眼畫面與福利鏡頭,在在展示著美國軍人的「Man Power」。除了人人動不動就用浴巾包住下身,在更衣室赤裸聊天外,在沙灘上打排球的激情戲,更是影史經典片段。在夕陽餘暉下,飛行隊隊員們脫去上衣,汗津津地展示健美的肌肉線條,再配上運動、競爭、友誼與擊掌歡呼,徹底釋放雄性魅力,電力十足。



重磅回歸

睽違36年後,派拉蒙影業終於推出《捍衛戰士》的續集《捍衛戰士:獨行俠》,由執導過《創:光速戰記》與《遺落戰境》,擅長創造電影美學的約瑟夫科金斯基擔任導演,主要演員則有《進擊的鼓手》麥爾斯泰勒、《美麗境界》珍妮弗康納利、《廣告狂人》喬漢姆等,故事描繪服役超過30年,身為海軍頂尖飛行員的「獨行俠」仍舊堅守崗位。在負責訓練一組TOP GUN菁英小組,以執行前所未聞的特殊任務時,「獨行俠」遇見了已故搭檔的兒子,也被迫面對自己最深層的心魔。

當然了,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湯姆克魯斯回歸並擔任教官的角色。導演表示,阿湯哥在拍攝《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時,他與製片就曾詢問本人的意願。「我跟他說『我們這次玩真的,會在真正的戰鬥機裡拍攝』,這與湯姆克魯斯一向喜歡親力親為、不熱衷使用CGI的態度不謀而合,也引起了他的共鳴。」最後,導演與製片僅花15分鐘,就成功讓阿湯哥點頭。


阿湯哥晉升教官,光榮回歸。


雛鳥展翅

早在拍攝之前,湯姆克魯斯就已經是一位優秀的飛行員,有豐富駕駛噴射機、直升機與飛機的經驗,因此參與戰機實際拍攝對他來說難度不大,卻苦了一干年輕的演員。為了讓演員能真正駕駛戰機,湯姆克魯斯百忙之中為演員們設計了一套為期3個月的訓練教程,並親自監督每一位演員的狀況,閱讀每一份訓練報告。從最初鍛鍊體能、學習航空知識,到循序漸進地駕駛飛機,演員每一步都紮紮實實,絕無投機。他們先試飛單引擎飛機,習慣機艙內的空間感,接下來是L-39教練機,學會特技飛行,體驗駕駛戰鬥機的感覺,最後駕駛F-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真正從航空母艦甲板上起飛。從軍事外行到成為專業飛行員認證的優秀駕駛,演員一路走來實屬不易,也心有戚戚焉。

飾演新生代TOP GUN菁英小組成員,代號「劊子手」的格蘭鮑威爾分享:「過去人們已無數次認為湯姆克魯斯已經過氣,但他這30年來不斷證明自己始終是第一流的演員。我非常感謝他為我們設計這套訓練教程,因為他有經驗又富有同理心,知道第一次駕駛F-18戰鬥機會是什麼感受,如今我已是一位真正的飛行員。」另一位演員,代號「鮑勃」的路易斯普曼也表示:「光在機上不會嘔吐只是基本,你還得在機艙內做好表演,每次我下機時都筋疲力盡,好像打完拳擊比賽一樣。」


演員格蘭鮑威爾,代號「劊子手」


乃父之風

在《捍衛戰士》中,「呆頭鵝」因故殉職,其子「公雞」也繼承衣缽成為軍人,並投身「獨行俠」門下。據導演表示,該角至關重要,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也是故事的核心。飾演「公雞」的麥爾斯泰勒,在2017年的電影《無路可退》(Only the Brave)中便有與導演合作的經驗,他也自豪地說:「我很高興,能在劇中繼承父親Bradshaw的名字。」

演員路易斯普曼則分享:「演員們幾乎全天候24小時待在一起,並持續了九個月,這部電影的拍攝很困難,畢竟我們不是在綠幕前拍攝,而是真槍實彈地演出。在戰鬥機內,你得控制攝影機,確保拍攝方向無誤,同時也要在狹小的空間內當自己的化妝師,確保不會讓自己大爆汗。」導演也補充:「演員們必須學會操作攝影機,在戰機駕駛艙內自己當導演,我們會教他們拍攝和打光,藉此呈現最佳畫面。」


演員麥爾斯泰勒,代號「公雞」


女力爆發

而在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是代號「鳳凰」的演員莫妮卡巴巴羅。她自小便接受古典芭蕾的訓練,成為了一名舞蹈演員,因此《捍衛戰士:獨行俠》可說是她的突破之作。有趣的是,劇中飛行員的代號並非自己所取,而是根據TOP GUN的傳統──由隊員授予。像是巴巴羅的代號「鳳凰」,正是因為巴巴羅在一次早起集合中睡過頭,被挖苦「從灰燼中升起的鳳凰」而得名。

另一件拍攝的趣事發生在拍攝基地,由於劇組與海軍共用軍校場地,因此海軍官兵常在基地內停下腳步,向劇中掛階的假軍官敬禮。格蘭鮑威爾笑道:「一開始我會跟他們說『嘿,我只是來演戲的,不用跟我敬禮!』但我後來發現解釋一堆反而會浪費更多時間,所以我索性就回敬回去。現在殺青後,我還有點懷念呢那段時光呢!」

打從12歲看到《捍衛戰士》後,導演科金斯基便鍾情於戰機帥氣的身影,開始動手試作無線電遙控飛行器,在當地玉米田上飛行,後來更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航空太空工程系,因此拍攝《捍衛戰士:獨行俠》可說是回歸最初的興趣與感動,只是兒時手中小小的玩具,一躍變成世界上最先進帥氣的戰鬥機!


演員莫妮卡巴巴羅,代號「鳳凰」


拍攝大不易

《捍衛戰士:獨行俠》的製作過程可說是困難重重,尤其攝影部分更是如此:「我們與Sony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IMAX小攝影機,能在高速飛行與37,000英尺的高空下正常運作。劇組將六台攝影機和演員一同放在駕駛艙內,打造特殊的沉浸感,就是希望觀眾能在大銀幕享受最真實的觀影體驗。」令人驚訝的是,光是要在戰鬥機上裝置攝影機,就耗費了一年的時間,因為這些設備並不能阻礙任何彈射逃生過程,所以如何設置可說是一項大挑戰,得與海軍及相關工程部門進行大量協調。「其中一分鐘的影片素材,我們甚至還拍攝了14小時,進度十分緩慢,如同跑馬拉松一般,但我們成功產出無法用特效複製出來的影像,非常值得。」

除了器材取得與架設不易外,天候更是讓劇組感到最頭大的因素。導演表示:「與戰鬥機飛行員和湯姆克魯斯協調反而是最簡單的部分,最麻煩的是捕捉需要的日落光線。」像是《捍衛戰士:獨行俠》中,「獨行俠」在跑道上騎機車的畫面(想也知道是致敬第一集),便拍攝了約40次。「電影中很多鏡頭都會利用到落日,所以常常只有白天前後兩小時能拍攝那些神奇的魔幻時刻。」導演和阿湯哥都認為,這些畫面不是在抄襲《捍衛戰士》,而是希望讓觀眾沉浸在早期觀看的氛圍。「我們打造了自己的審美標準,而觀眾也能感受到夕陽帶來的唯美與感動。總體而言,這是一部非常老式的電影,卻以最新科技與技術拍攝。」


阿湯哥參與聖地牙哥的首映會。


昔日的傳奇飛行員晉任教官,帶領新任隊員成長蛻變,這樣的選角與編排,具有巨大的傳承意義,也一如軍人保家衛國的信念永不止息。歡迎讀者踏入戲院,體驗前所未有的臨場感與視覺衝擊,並與TOP GUN成員一同駕駛銀鷹、翱翔碧海藍天。

*《捍衛戰士:獨行俠》將於5月25日搶先全美上映。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UIP聯合國際影業






延伸閱讀:

《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票房開紅盤,打響今夏票房戰!

超大尺度鯊魚災難片,《鯊顫》挑戰你的痛感極限!

災後人性的純粹與掙扎──《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