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TYLE - 植物學與高級珠寶的華麗相遇,Chaumet「植藝萬千」藝術大展穿梭7000年,讚頌植物亙古之美
STYLE

植物學與高級珠寶的華麗相遇,Chaumet「植藝萬千」藝術大展穿梭7000年,讚頌植物亙古之美

2022/08/11 編輯 / Shelley Lai

 Pierre Sterle 為CHAUMET製作的翠鳥胸針


法國皇室珠寶世家Chaumet日前攜手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舉辦「植藝萬千」藝術大展(Botanical–Observing Beauty),將精湛工藝打造成瑰麗珠寶,演繹朝氣蓬勃的湛藍海洋,並透過更多元化的方式,展現品牌的初衷與寓意。

早在1973年時,品牌創始人馬里.艾虔.尼鐸(Marie- Etienne Nitot)便以自然主義珠寶商(Jeweller-naturalist)表達他對植物的熱愛,為品牌核心下了完美定義,自創立以來的242年歷史中,Chaumet更是帶來無數受植物啟發的精湛之作,包括繪圖、照片、鎳銀模型和珠寶鐘錶等,獨道的觀察自然方式如同植物學家般,深入物種的多樣性,掌握形狀、枝葉銜接和花瓣生長的精確度。也由於Chaumet以植物作為創作靈感的泉源,珠寶作品中將植物細膩的姿態栩栩如生展現,其意涵與讚頌植物之美的藝術作品擁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在今年,Chaumet攜手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Beaux-Arts de Paris),舉辦「植藝萬千」藝術大展(Botanical –Observing Beauty),並由現任摩洛哥馬若雷勒花園(Jardin Majorelle)園長,同時也是植物學家的馬克・尚森(Marc Jeanson)為策展人,擘劃一場不僅從Chaumet珍貴資產和珠寶出發,更涵蓋不同領域視野,不僅創造出與自然及植物所產生的絕美共鳴,更是穿梭7000年人類與植物史的空前展覽,讚頌植物亙古之美。


英國墨角藻 by Anna Atkins(1841-1853)


歷時三年規劃與藏品蒐羅,並且向羅浮宮、奧賽博物館、V&A博物館和東京的阿爾比恩藝術收藏館等70多家法國內外機構和私人借展,「植藝萬千」藝術大展以大約400件的作品帶領觀者進行一場與藝術及大自然的深度交流。展場上,除了可欣賞近百件Chaumet不同時期的珠寶、繪圖及鎳銀模型,同時亦有來自其他品牌的珠寶和物件,策展人馬克跳脫傳統時間順序分類,以植物所在的自然環境分區呈現,主題從森林到淺灘濕地、蘆葦叢、麥田及至花園,結合視覺與聽覺的沉浸式觀展體驗,將自然從野性原始的遠方,逐拉近至我們親密熟悉的園藝。仿若「標本集」的展覽形式,展示著植物對Chaumet的重要意義及延續至今不斷探索的植物主題,如在拿破崙帝政時期象徵權力與力量的橡實、約瑟芬皇后鍾愛的麥穗和繡球花。



展場上同樣的植物物種,透過混合當代和傳統,跨越地域時空的方式展現,貫通不同學科的美感共鳴,好比世家的金質鑲嵌琺瑯與珍珠的睡蓮手環,呼應著不遠處的莫內(Claude Monet)睡蓮畫作。此外,就像花草林間偶有蟲瑟鳥鳴,雖然展覽的核心是植物,仍可見飛鳥蟲魚等與植物生息共榮的動物主題作品,包括出自Joseph Chaumet一對可轉換為胸針的蜂鳥冠飾,或是珠寶藝術大師Pierre Sterlé為世家創作的翠鳥胸針。展覽甚至開啟意想不到的對話,如不同主題展間的背景音樂,也讓人感受到植物帶給作曲家的啟發共鳴。



由於Chaumet歷年來豐富的作品,再加上馬克精心的編排方式,參觀「植藝萬千」藝術大展就像是一場與自然的對話,除了欣賞世家珠寶悠遊自然天地與植物共鳴互動而生的精湛之作,也能見到Chaumet看待植物的方式也與亙古至今歌詠植物之美的所有藝術形式巧妙相通,於展間相會交流。更重要的是,這場植意盎然的視覺饗宴,啟發觀者透過美學視角與自然對話,重新思考看待自然植物的方式!「植藝萬千」展期直至今年9月20日,人在巴黎的朋友可別錯過!



Images:courtesy of Chaumet


延伸閱讀:

CHAUMET攜手台灣新銳巨匠展開啟動橫越「時空、技藝、美學」3大領域名家對談 

Cartier「The Culture of Design」概念空間開幕!七大經典帶你認識紅盒魅力

Brooks Brothers 2022春夏從楠塔基特島汲取靈感,展現島國渡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