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W&W 2023系列報導】風格及其所創造的腕錶

【W&W 2023系列報導】風格及其所創造的腕錶

2023/06/05 編輯 / Peter Yeh


技術再厲害,工藝再高明,那些影響腕錶「品相」的設計、風格及美感,仍舊決定了絕大多數人是否願意進一步認識腕錶的主因,而錶殼及面盤的材質、輪廓設計及細節佈局,以及特殊的製作與打磨方式,甚至背後所乘載的故事與特殊意義,都成就了一只讓人歎為觀止且為之著迷的腕錶。



技術再厲害,工藝再高明,那些影響腕錶「品相」的設計、風格及美感,仍舊決定了絕大多數人是否願意進一步認識腕錶的主因,而錶殼及面盤的材質、輪廓設計及細節佈局,以及特殊的製作與打磨方式,甚至背後所乘載的故事與特殊意義,都成就了一只讓人歎為觀止且為之著迷的腕錶。從這一層意義看來,雅典(Ulysse Nardin)的Freak One奇想系列腕錶,或許正是今年最傑出的作品。這個問世已有22年的系列,至今仍是真正勇於挑戰常規,立於時代最前沿製錶精神的象徵,同時在製錶的設計、機械與材質三大面向掀起一場革命;當年甚至有「Freak奇想系列為現代製錶的分水嶺」一說。



前膽思維

全新推出的Freak One腕錶最令人動容之處不在於搭載了什麼創新功能,而是追本溯源並重釋經典。它一方面延續了奇想系列無錶盤、無指針、無錶冠的三大特徵,另一方面完美融匯了該系列自誕生以來最具前瞻開創性,同時深深影響今日製錶業的技術,包括今日十分常見、當年由雅典率先引介的矽游絲,及以DIAMonSIL鑽石矽技術製成的擒縱結構。這枚腕錶也彷彿集歷年完美設計之大成,包括2001年初代即使用的錶圈設計、2013年Freak Cruiser腕錶採行的開放式輪系/分鐘指示橋板、2018年Freak Vision一目了然的時間顯示方式,以及創新的Grinder磨床式自動上鍊系統,都讓身懷各種尖端技術的Freak One化身為一只操作便捷、堅固耐用且適合日常佩戴的腕錶;最重要的是,不論從哪一個年代及其審美看來,它都將一如既往的前衛大膽且風格獨具。


Freak One奇想腕錶 by Ulysse Nardin


通透風格

盡顯宇舶(Hublot)技術優勢及創新實力的MP-13雙軸陀飛輪雙逆跳腕錶,外型確實讓人看到未來高複雜腕錶的美妙雛形,而為了保持雙軸陀飛輪的輕盈特性,宇舶不只拿掉了陀飛輪上方的橋板,陀飛輪所在處的六點鐘周圍更全以鏤空方式處理,成功營造出寬敞通透的觀賞體驗。同樣是以現代美學詮釋傳統製錶技藝,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則透過Traditionnelle陀飛輪逆跳日曆鏤雕腕錶,宣告高級鐘錶的專業與裝飾工藝不僅能與時俱進,同時還能彰顯創意巧思。透過頂部飾有機刻雕花圖案的藍寶石水晶鏤雕錶盤,清楚可見品牌自製的2162 R31機芯的結構,其中逆跳顯示的夾板經多層電鍍處理,細膩精巧之餘亦清楚可見當代美學風格與高級製錶風範的完美結合,同時襯托出下方延續鏤雕風格且具備馬耳他十字造型的陀飛輪裝置。通透之中始見細膩不凡,宇舶與江詩丹頓都做出完美示範。


Hublot MP-13雙軸陀飛輪雙逆跳腕錶


Vacheron Constantin Traditionnelle陀飛輪逆跳日曆鏤雕腕錶


而同樣出自宇舶之手,Square Bang Unico藍寶石計時碼錶則表現出另種通透風格。其方形錶殼是以整塊藍寶石水晶打造而成,能一覽無遺配備導柱輪的HUB1280自動上鍊飛返計時機芯運作時的機械之美。將藍寶石水晶的通透特質,轉化成獨樹一格之自我風格,是香奈兒(Chanel)今年的拿手好戲。J12 X-Ray Star腕錶的錶殼、錶鍊及錶盤全以藍寶石水晶,不過卻帶有一種類似冰霜的半透明霧面質感。經拋光與磨砂處理後,原本通透的藍寶石水晶不僅益發珍貴,在光影折射之間且變得更加柔和,與光彩奪目的鑽石鍊結更形成強烈的對比之美。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每一塊藍寶石水晶部件都要先拋光,然後使用鑽石砂輪手工打磨,最後再組裝18K白金錶冠、鑲鑽錶圈及鏈節以及Calibre 3.1手上鍊自製機芯,非常耗時耗工。


Hublot Square Bang Unico藍寶石計時碼錶

Hublot Square Bang Unico藍寶石計時碼錶


除了打造出絕無僅有的類冰霜霧面質感,香奈兒今年在藍寶石水晶上發揮了無窮創意,更進一步將這項材質變成腕錶鍊節。過去,藍寶石水晶曾被應用於錶殼及鍊帶,不過香奈兒今年則把同樣擁有冰霜霧面質感的藍寶石水晶打造成Premiere腕錶充滿標誌性的鍊節,並與雪花式鑲嵌的金屬鍊節相互交織,打造出一款注定留名青史的Premiere X-Ray腕錶。我們所難以想像的是,製作藍寶石水晶錶鍊的鍊節不僅費工費時,而且背後充滿技術性。


Chanel J12 X-Ray Star腕錶


香奈兒以一種名為「焰熔法」(the Verneuil Process)的工藝來製作合成藍寶石水晶,並於熔化的過程中產生非常精細的顆粒,一滴滴落在結晶種子,進而形成晶體。接著還要切割水晶錐以獲得水晶片,才能用來製作藍寶石水晶鍊節,之後還得進行加工、銳化及拋光等過程;光是打造一枚Premiere X-Ray腕錶所需的鍊節,就得費時3週。由於藍寶石水晶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材質之一,因此在製作錶鍊時,得先將會鑲上鑽石的白金錶鍊扣住藍寶石水晶鍊節,之後再焊接閉合及拋光,據香奈兒腕錶創意工坊總監Arnaud Chastaingt所言,「我想以最精緻講究的方式,改造這種過去被視為充滿技術性的材質,並以香奈兒女士鍾愛的鑽石與藍寶石水晶鍊節交織,以彰顯女性柔美及重塑自我的特質。」


Chanel Premiere X-Ray腕錶


呈現方式雖然截然不同,不過卡地亞(Cartier)同樣將這種虛實之間的美學詮釋得淋漓盡致。鏤空向來是卡地亞的標誌風格,不論是讓機芯懸浮於錶殼之中,或是結合時標設計的鏤空錶橋框架,在在展現卡地亞的工藝與創意。全新推出的Santos-Dumont腕錶即為一例,這款腕錶不僅延續1904年推出時的優雅風格,同時別出心裁地為機芯加入飛機造型擺陀,向這只腕錶的繆思,同時也是腕錶命名由來的飛行員Albert Santos-Dumont致敬。



Santos-Dumont鏤空腕錶 by Cartier

Santos-Dumont鏤空腕錶 by Cartier


前衛型格

看似無奇的鑲嵌及打磨方式,只要手法與作法稍有不同,往往成就了腕錶因此與眾不同的主因。今年重點放在Radiomir系列的沛納海(Panerai),為了繼承該系列自1935年問世以來的技術革新精神,同時滿足「沛迷」及鑑賞家對於原創設計及歷史背景情有獨鍾的偏好,特別針對eSteel錶殼進行手工打磨修飾,錶殼經PVD真空離子鍍膜處理後,彷彿披上經年使用的歲月痕跡,滿懷仿舊復古韻味,彷彿在眼前重現一位陽剛且性格十足的沛納海型格。


Radiomir Otto Giorni腕錶 by Panerai


以前所未見的方式進行腕錶設計,還有今年歡慶問世60週年的泰格豪雅(TAG Heuer)Carrera 系列的前衛鑽石陀飛輪腕錶。這款44mm的腕錶,錶殼、錶圈及錶鍊均以黑色噴砂陽極處理氧化鋁製成,並鑲嵌著形狀不一、充滿想像力的實驗室培育鑽石,而包括錶圈、錶冠及至時標,這款腕錶幾乎每個可見的零件均鑲上這些前衛的鑽石,幾乎讓人快忘了它於六點鐘位置的陀飛輪,以及搭載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獲得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認證的Calibre Heuer 02 Tourbillon Nanograph機芯。


Carrera Plasma前衛鑽石陀飛輪計時腕錶 by TAG Heuer


詩意天文

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的獨運匠心,不只表現在珠寶及腕錶,亦體現於各種珍貴精巧的自動機械裝置。早從上個世紀初,梵克雅寶便已開始打造這樣的臻品,而2017年憑藉一座技驚四座、名為Fee Ondine的仙子自動機械裝置,眾人重新領略了這個高級珠寶世家所掌握的精湛工藝與非凡美感。今年梵克雅寶一口氣端出三件大型自動裝置,其中Planetarium天象儀自動裝置,靈感分別汲取自2018及2021年推出的男裝與女裝腕錶。這件巧奪天工的自動裝置不僅讓太陽系各大行星在眾人眼前展開,內載的機芯更附有天象儀模組,能驅動每顆星體按照實際速度在錶盤上運行(如地球旋轉一圈為365天),藏家還能自主啟動自動裝置,讓行星繞日的情景重現眼前。



Van Cleef Arpels Planétarium內載天象儀模組的機芯,能驅動每顆星體按照實際速度在錶盤上運行。

Arceau Petite Lune小月相珠寶腕錶 by Hermes


同樣詩意且富有想像力,還有愛馬仕(Hermes)的Arceau Petite Lune腕錶。外型雖以馬鐙為靈感,但這枚腕錶的錶盤卻精彩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月蝕秀,一顆飽滿的淡水珍珠母貝月亮,正面對著一顆散發熒光、由霰石製成的行星;不遠處還有一顆以蛋白石製成的恆星,在妝點著鑽石星座的砂金石夜空中兀自閃耀著。這枚沒描繪星系的夢幻作品,由搭載小月相功能模組、愛馬仕自製的H1837自動上鍊機芯所驅動,10點30分位置備有月相顯示,而白金鑲鑽錶殼更搭配呼應砂金石錶盤的寶藍色鱷魚皮錶帶,是一枚融合雋永風格與飽滿想像力的詩意時計。


Text by Adrian Chou  Images:courtesy of 各品牌

延伸閱讀:

【W&W 2023系列報導】更有內涵的運動腕錶

【W&W 2023系列報導】技術與風格兼具的計時腕錶

Rafael Nadal的腕上瑰寶:RICHARD MILLE運動錶,不斷挑戰製錶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