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藝文 - 到南港享受藝文週末!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ΔDesignArt設計藝術展精彩開幕,觀展亮點全掌握
藝文

到南港享受藝文週末!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ΔDesignArt設計藝術展精彩開幕,觀展亮點全掌握

2025/05/09 編輯 / gary liu



本週末的南港充滿濃厚優雅的藝文氣息,從南港展覽館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到南港老爺行旅的ΔDesignArt設計藝術展,海內外著名藝術家與潛力新星之作齊聚南港,喜好鑑賞藝術的藏家們,絕對不能錯過這難得的藝術週末。在本週的藝文盛事中,有哪些不可錯過的觀展亮點?讓Esquire帶你一次掌握!


藝韻匠心展區。


台北當代主題展區

台北當代今年規劃「當代網域」、「藝韻匠心」與「新生維度」三大主要展區,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全新展區「藝韻匠心」,聚焦於藝術、工藝與設計的作品,參展畫廊包括 ARTCOURT Gallery與 Soluna Fine Art。

而在當代網域展區中則網羅國際、亞洲與台灣的重要畫廊,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次參展的「 Karsten Greve」與「阿爾敏·萊希」,而新生維度則專為新興藝術家打造,今年更首度設立新生維度藝術家獎,將頒發給本區表現傑出的藝術家,得主將於5/9的頒獎典禮揭曉。


「斷電」特展


台北當代特展

兩大特展「斷電」與「節點台北」,透過科技串聯台灣藝術家與國際舞台,台北當代與文化部二度攜手合作,推出特展「斷電」,聚焦於科技與當代文化交匯下的藝術實踐。本展呈現三件大型數位裝置作品,邀請三位深具國際影響力的台灣藝術家:鄭淑麗、蘇匯宇與張徐展共同展出。

全新推出的特展系列「節點台北(Taipei Node)」,則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洪建全基金會共同合作策劃。首檔展覽為「Making of…Li Yi-Fan 李亦凡」,聚焦於目前於荷蘭駐村創作、並將代表台灣參與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李亦凡,呈現其創作過程與國際交流脈動。




隱藏版展區「瑞銀典藏廳」

在台北當代中,受邀貴賓限定的「瑞銀典藏廳」展品亦是同樣精采,儘管並非所有觀展者皆能參與,但Esquire特別帶你揭密這處獨家展區的珍貴藏品。

此次瑞銀典藏廳以「線」為主題,有別於以往展出一至兩件作品的形式,在此次展廳中匯集六件以紡織和工藝為基礎的作品。編織藝術作為人類最古老的工藝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一萬兩千年前。近年來,紡織與工藝藝術回歸當代藝術的焦點,於全球創作語境中重新獲得關注與讚譽。有鑒於此趨勢,瑞銀在本屆展會中特地挑選橫跨歐、亞、非等地的藝術家,展現各地藝術家何以運用紡織品融入獨特文化傳統與社會議題,為作品注入多重意涵。


(由左至右)Franziska Furter《 Liquid Skies》、Ma ł gorzata Mirga《Andro Drom (On the Way)》、黎光頂《無題,編織系列》


來自越南藝術家黎光頂的《無題,編織系列》以攝影編織技術,運用花卉圖案暗示戰爭與創傷,藉由在越南追悼用的花卉,黎光頂以抽象鮮花圖案交織,象徵越南人在戰爭中失去的生命和國家和平的未來。

波蘭的Ma ł gorzata Mirga則習慣以拼布描繪社區的日常生活,其會先拍攝人物照片、在紙上素描,再用朋友和家人捐贈的衣物和織物「打扮」他們。將布料縫合在一起,最後在面部和其他細節上繪畫,提供對世界的獨特見解,抵消關於羅姆人的刻板印象和誤解。但此次展出的《Andro Drom (On the Way)》卻有別藝術家以往的風格,將人臉以留白的方式呈現,為生活情狀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間。

瑞士的Franziska Furter則透過簇絨技術(一種將紗線或織物環繞在基材上製作 地毯和其他紡織品的工藝)進行創作,主要目的在促進大眾反思關於地毯、編織等日常物品與藝術的連結。而在《 Liquid Skies》中,藝術家編織一幅由颶風紅外線圖組成的編織作品,將恐怖的自然災害以美麗、鮮豔的藝術呈現,藉由藝術強烈對比反映對自然災害的關注。


(由左至右)尹秀珍《壁器27號》、咸京我《刺私語,針國/隱藏簡訊系列/貪婪是個好的K01-01-01》、Bonolo Kavula《Landscape Study I》、《Landscape Study II》


來自南非的Bonolo Kavula則通過線和的舒舒織物(一種廣泛用於南部非洲傳統服裝的印花染色棉織物)探索版畫的語言,在《Landscape Study I》和《Landscape Study II》 中,她將舒舒布料打孔,用製造出來的小小圓形布料懸空交疊在漸變色塊上,為作品增添維度。透過重複和抽象的圖像,每個圓點都是各 自的微型景觀,以解構和轉化的形式創造新意義。

南韓的藝術家咸京我《刺私語,針國/隱藏簡訊系列/貪婪是個好的K01-01-01》來自她最為人知的刺綉畫作系列。這系列記錄南韓的北韓之間跨地理邊界、不同意識形態的交流,其透過收集圖片和文字、設計,再經中間人把圖像走私到北韓,送到工藝師的手上。讓北韓工藝師北韓刺綉在無法接觸的資料,有部分圖像或刺綉會因資料敏感而被沒收,甚至更曾需付賄款才能贖回作品。藉由此種藝術創作的形式,呈現南北韓間的文化碰撞以及藝術家對權威的挑戰。

而來自中國的尹秀珍,其作品《壁器27號》融合其在學習陶藝時,看見燒陶不慎產生的裂紋亦有獨特美感,並在裂紋中嵌入舊衣碎片,呈現人們生活過的痕跡,且由於作者皆以當地的二手衣作為主要原料,觀覽者也能從作品中的衣服標籤,看見當時的流行文化演變。


Gaggenau展位


藝術跨界

在台北當代的展區中,亦有不少生活品牌與藝術結合,創造出令人驚豔的美學展示,當中最讓人注目的,莫過於Gaggenau所展示的家電新品。整個展間用「以簡馭繁」的形式大量留白,以溫潤明亮的舒適空間,展示品牌全新Expressive 系列烤箱與Vario Expressive三門法式冰箱。


全新Expressive系列烤箱


全新Expressive系列烤箱以簡練的「兩框一圓」構成高辨識度的外觀,畫框般的造型,搭配煙燻色玻璃及不鏽鋼呈現剛毅優雅韻味,且隨著烤箱內部亮出的暖黃燈光,結合烤箱的內外形貌,使烘烤食物的過程如同欣賞一幅極富動態的畫作。且透過手工打磨的橫向短絲紋理與極富溫潤感的邊角細節,呈現出匠心獨具的工藝體驗。更透過智慧人機互動,當人遠離烤箱時,旋鈕會顯示日出的景象,藉由烘烤的時間讓日出圖像逐漸鮮明,呈現極為溫暖的互動效果。


Vario Expressive三門法式冰箱


而全新的Vario Expressive三門法式冰箱則以無門把的嵌入式設計,靜靜地與空間融為一體,深色不銹鋼材質散發奢雅氣韻,與空間共構出一種極簡而沉著的秩序美學。而當指尖輕壓門緣,門片開啟的瞬間便如一場靜謐劇場的開幕,柔和、無眩光的劇場式暖白燈光隨之降臨,為每一格儲藏空間打上專屬光影,如同舞台燈烘托每一件被珍藏的鮮食珍品,讓生活的片刻皆充滿細節、詩意與深度。




ΔDesignArt

而逛完台北當代的精采展覽後,在步行不到十分鐘的南港老爺行旅,也有一場別開生面、值得一逛的藝術展「ΔDesignArt」,將整層飯店房間化身交融設計與藝術無限想像的多寶格。眾多新生代、海外的設計團隊齊聚於此,藉由跨感官、跨性別、跨國籍的創作組合產生設計與藝術混搭的驚奇之貌。


台灣百味琴酒計劃


眾多展間中,令筆者備感興趣的有「台灣百味琴酒計劃」,藉由多樣在地食材與琴酒的結合,在現場展示多款酒瓶並開放試聞體驗,人們可透過嗅覺感受台灣多樣元素所釀就的繽紛佳釀,享受最道地的風土滋味。


Konel


而來自日本新銳創意團隊Konel同樣值得關注,4 月才登上米蘭設計週、又接著參與大阪萬博會,此次不僅帶著作品來台,還與「W 春池計畫」合作以帶有雙面 LOGO 的限量玻璃噴砂工法玻璃幣兌換腦波,絕對是不可錯過的難得體驗。


衣.ZiP


「衣.ZiP」同樣也極具創意,以回收舊衣將衣物折疊後抽真空壓縮,拼貼出各類藝術名畫或具有歷史諷刺意義的作品,巧妙的是當衣物壓縮後,可以看到藝術家刻意用衣物堆疊的皺摺紋路,讓衣物畫作呈現多變的層次風貌,其創意十分具有趣味。


學生藝術沙龍


本次ΔDesignArt有17 個房間化身為藝術展間,除了結合各國、各類形式的藝術設計,更將最大的展間留給年輕世代,開放「設計系學生藝術沙龍」展間間展示 6 件優秀入選作品。無論是想體驗藝術與生活結合的多種形式與無盡想像,或是想發掘新世代的設計新星,都十分適合在週末來到南港老爺行旅,一探設計藝術的多變魅力!


Images: courtesy of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UBS瑞銀、Gaggenau、南港老爺行旅

延伸閱讀:

在時尚之都品味百年咖啡工藝!Bacha Coffee進駐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結合藝術新造「啡」凡體驗 

藝文藏家必看!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即將登場,精彩亮點搶先看 

以藝術及花藝妝點生活!新銳插畫家朱緹聯手花藝師嶺貴子,呈現春夏居家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