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東京夜晚,燈火在表參道之丘的玻璃外牆上浮動,Boucheron《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高級珠寶展於Space O藝術空間上演,靜靜隱身於城市喧囂之中。彷彿置身時間夾縫,光線被壓低到近乎耳語,只剩珠寶與構景在空間裡呼吸,譜出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獻給自然無常的頌詩。
《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高級珠寶展
自然序曲
穿過光亮長廊,日本花道藝術家片桐功敦(Atsunobu Katagiri)的震撼之作映入眼簾。他從深山採集逾四十種本土植物:盛開的花朵、轉色待落的葉子,以及早已枯乾的樹枝,構築跨越四季的生態循環。不只是花藝裝置,更是時間縮影:美的終結與綻放並存,完美呼應Boucheron今季所欲訴說的「無常」與「缺憾之美」。
藝術家片桐功敦作品
藝術家片桐功敦作品
光影詩篇
主展廳內,六組曠世傑作隨燈光依序展開,如從光明走向黑暗的倒敘樂章。最先映現的Composition n°6,是鬱金香與尤加利葉的輕盈姿態,一隻蜻蜓悄然停棲,翅膀由藍寶石玻璃與珍珠母貝疊映而成,幾近透明。它是整個系列最明亮的篇章,時間彷彿在花瓣綻放的剎那被凝固。
Composition n°6
![]() | ![]() |
隨之而來的Composition n°4的仙客來花瓣上,近七百顆玫瑰式切割鑽石折射出如玻璃花窗般的光影,一旁燕麥穗以黑色鈦金屬雕就,毛蟲與蝴蝶在其間共棲。明與暗、剛與柔,在同一瞬間並存。
![]() | ![]() |
Composition n°2
系列終章Composition n°1最為震撼。黑色Vantablack®花瓣的罌粟花宛如吞噬光線的黑洞,香豌豆花與黑色玻璃蝴蝶盤旋於暗影之中,僅有石縫間微光流轉。光已消逝,卻在深黑之境中綻放出另一種永恆。
Composition n°1
工坊之境
這場展覽的背後,是超過18,000小時的工坊心血。Boucheron將玻璃吹製至僅2毫米的極限、首次引入高分辨率3D列印於高級珠寶、運用倒鑲工藝翻轉光影,甚至將世界上最黑的材質Vantablack®帶入珠寶創作。這種能吸收99.965%可見光的奈米碳管塗層,此前從未在珠寶領域使用。
這些作品並非靜態雕塑,更兼具轉化與配戴的自由:鬱金香能化為胸針,薊草能成為跨肩珠寶,蝴蝶則能悄然停駐於衣襟。讓珠寶不僅是佩戴的奢華,更是生命流轉的象徵。
瞬息永恆
Claire Choisne將「侘寂精神」化為珠寶語言,讓觀者意識到:美的價值並非來自永恆,而在於它稍縱即逝。她同時將自然的不完美與不對稱轉化為珠寶美學,結合實驗性的材質運用與世家典藏工藝,創造出既前衛又承載歷史的作品。
走出展場,夜晚的東京依舊喧囂,心中卻仍留存著那一抹暗光。Boucheron 以《Carte Blanche, Impermanence》提醒我們,唯有直視消逝,才真正感受存在。
Images: courtesy of Boucheron
延伸閱讀:
Boucheron寶詩龍落腳Diamond Towers,再現巴黎芳登廣場的優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