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健身教練Mike Fitch創立,「動物流」是一種創新的地力訓練。以模仿動物姿勢,結合其他學科元素,像是體操與舞蹈等,所發展的一系列體重訓練。
Text by Shiloh Wu Images: courtesy of Animal Flow Special thanks to: 趙宏茗Dudu
自幾年前掀起旋風狂潮的瑜珈、柔軟體操、巴西戰舞、懸吊式阻抗訓練(TRX),到近期的綜合格鬥與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等,五花八門的運動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不僅健身人士樂觀其成,對一般民眾來說,這也不失為培養運動習慣的契機之一。最近,更出現了一項風靡全球的新興運動,引發眾人討論,即是「動物流」(Animal Flow)。
由美國知名健身教練Mike Fitch創立,「動物流」是一種創新的地力訓練。以模仿動物如猿猴(Apes)、野獸(Beasts)以及螃蟹(Crabs)的動作姿勢(又稱基本三式「ABC」),結合其他學科元素,如體操與舞蹈等,所發展的一系列體重訓練。同時,將動物流所涵蓋的六大元素相互搭配以完整全套訓練,包括:
手腕調節:強健靈活的手腕調節功能是動物流訓練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礎,幾乎所有動作都會運用到此部位。
活化:訓練執行前,「喚醒」身體的靜態步驟。動物流中的野獸式與蟹式便是以兩種不同的活化動作設為訓練開端。
特定形式延伸:它是一種始於動物形式動作,後拓展至廣泛動作的全身性延展;其目的是為了強化全身靈活性與穩定性。
移動形式延伸:移動形式則是模仿動物姿態的過程。本質上來說,我們是藉由學習與動物一般移動,以強化人類生物本能。
轉換:利用轉換創造後續的「流動」。這些動作可以串聯成無窮無盡的組合,也能獨立作為練習。
流動:讓動物流一氣呵成的關鍵,更是讓魔法成真的秘密武器。
大家是否對於最後一點「流動」感到有些疑惑?其實,動物流與其他運動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強調「Flow」,也就是所謂的流動性,而非單純的姿勢擺放。舉例來說,瑜珈與動物流有許多相似的訓練動作,然而,前者屬於一步一步拆解它,並針對每個動作進行一定時間的停留;後者則是不間斷的姿態串聯,同時更加著重於重心的轉化及能量產生的過程,而這正是動物流的精隨所在。
透過長時間的鍛鍊,動物流有助於增強體力、協調性、靈活度,還有神經肌肉的發展,成效不容小覷。與其將動物流視為嚴肅的訓練流程,不如將它想成一種日常練習;因為與瑜珈、武術相同,動物流需仰賴大量的練習,不斷精進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即使你認為自己充分掌握所有動作技巧,每當你回頭再次練習,都還是能從中發現不同於以往的眉角及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