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賽德克巴萊》帶給你的震撼嗎?現在我們即將看到更恢弘、壯闊的史詩電影。導演魏德聖的《台灣三部曲》開始募資,資金將用於《首部曲》的場景搭建。台灣三部曲為魏德聖醞釀20年的電影夢,大約3年前便開始組團隊進行前置作業,而這次募資的目標是:45億元。
史詩級巨作:臺灣400年
該計畫總稱「臺灣400年」系列電影,共有五部電影:紀錄片《尋找福爾摩莎》、動畫片《達娜米》、與台灣三部曲的劇情片:《首部曲:火焚之軀》、《二部曲:鯨骨之海》、《三部曲:應許之地》。
全系列劇情設定於1624年的大航海時代,而三部曲主角分別是西拉雅族的獵人、漢人海盜、荷蘭傳教士。漢人在歷史上的角色極多,起初為海盜,在島上定居後成了拓荒者,又變成被打壓的農民。荷蘭人本來想找金礦,空手而歸。西拉雅族的背景也相當複雜。這些族群在台灣時而為敵、時而合作,劇烈影響台灣的文化。
《臺灣三部曲》首部曲火焚之軀超前導海報。維持我們熟悉的水彩風格,呈現森林的寂靜感。
三年前便組織團隊 進行前期作業
魏德聖在三年前開始組織團隊並準備拍攝的前期作業。三年多來投入上億資金邀請學者、與電影工作者投入,更有日本美術團隊與法國視覺特效團隊。這是魏德聖首次以群眾集資方式募集電影拍攝的資金。三部曲將從2021年8月起同時拍攝,目前規劃一年8個月的拍攝時間;系列電影需要45億台幣的資金。
拍攝時間納入天氣,與肺炎疫情等意外準備期。被問到疫情的影響,魏德聖認為當然影響劇組工作,所幸前期準備充足,影響「不嚴重」。魏德聖舉例,來臺的法國特效團隊與日本團隊皆需居家檢疫,在視訊開會時,斷訊或看不清楚對方的畫面,是家常便飯。
魏德聖表示,從《賽德克》開始,便進行台日兩地的美術合作,特別是造鎮等大場景,很細的細節也需要再三確認。《首部曲:火焚之軀》主角存在地點便是「麻豆社」,預計在高雄搭建大景,這部分預估的花費是300萬元。
《臺灣三部曲》主場景麻豆社全景美術圖
一部完美的電影,需要時間耕耘,魏德聖舉了例子:搭建場景不難,但很多植栽需要培育半年,才能長成自然的部落,不會看起來像剛種的。美術指導花谷秀文表示,當地有這麼多部落,各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明顯型塑建築與器物外觀。該如何做區分,需要與台灣團隊做細緻調查。
導演魏德聖與美術指導花谷秀文。
大家都看衰的計畫 由他逐步實現
魏德聖表示,實際上早在2000年前,他便完成《台灣三部曲》的劇本。約三年前,魏德聖開始組織團隊,準備電影拍攝前期作業。在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但在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獲得巨大成功,並開創國片新頁後,魏德聖想將這部電影獻給台灣人,讓所有人參與其中。
最後魏德聖分享上映時程:預計在2024年1月1日放映尋找福爾摩莎的紀錄片,同年8月上映動畫片,12月31日將邀所有人進豐盛之城欣賞火焚之軀。
計畫至今最觸動的事情是:我們的想法較單純,每次難關即將逼近,就會有天使伸手協助。現在團隊愈加細緻,加入成員愈來愈多,格局愈來愈大。
最後,魏德聖強調:「這計畫確實很大,正因為很大,我們需要一起搬磚搬瓦。」
「這兩年來我們從沒停過。別人是資金定位才動工,我們是邊做邊找錢。不論再怎麼不可能,我們也做到今天,老天沒讓我們垮台,代表我們一定能做到。」
「我希望大家投入,讓這件事變成大家的事。如果只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就太沒意思了。請大家幫忙。」
參與募資 有小禮物!
第一階段至今已募得一千萬元,這筆錢是來自提早贊助的企業。首要的目標是至少達到三千萬,即使募資未成仍會動工。參與募資的網友可獲得回饋的紀念品,其中有電影票與木管,四個階段皆有捐款,即可組成風鈴。另有悠遊卡功能的仿古錢幣,未來可使用該悠遊卡在園區內消費。也有附上劇照、分鏡等資料的桌曆、筆記本。募資期間到10月10日止,有意參與者請上官網查閱。
《火焚之軀》2024年度的雙週記手札
Images courtesy of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