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下半場
換上正裝的范少勳,翻轉之前我們在《下半場》時留下的青春熱血印象,顯得內斂而沉著。舉手投足,多了些新潮熟男的優雅,然而談吐之間,我們認識的范少勳始終未變,他還是那位純真友善,真誠不打誑語的鄰家少年。
戲劇的作用,往往在於人們是否能從中找出人生的領悟和關於未來的線索,就如同《教父》系列電影(Godfather)名導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四十餘年的事業生涯中給觀眾的提示——人們遇到困境時,電影總是能作為抒發的管道提供解決方法,並讓我們了解癥結所在——將這樣的戲劇世界反映在年方27的范少勳過去歷程中,這句話有著相當程度的呼應。
「『如果結果是好的,過程怎樣又如何呢?』范少勳的生涯完美地證實了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這句話。」
若要說影劇作品這幾年成就了范少勳,倒不如說這位光芒乍現的新人在工作的過程中領悟了更多。這幾年的歷練,造就了范少勳從一位開過Uber、做過保全的少年家,蛻變為影展最佳男主角的熱門人選,但這都是表面;重要的,是范少勳對人事物有更深刻的觀察與體悟,了解何謂他真正所渴望的成就。「如果結果是好的,過程怎樣又如何呢?」范少勳的生涯完美地證實了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這句話……這位奧斯卡影帝在叔叔柯波拉當年說出上述話語時,可能還落魄地在電影院賣著爆米花;對於范少勳來說,生活已變得愈來愈美好,相形之下,過去嘗過的磨練與冷暖都不重要,愈臻成熟的他,已經學會更深刻地了解並珍惜周遭他關心的人,以及與他有關的一切聯繫。
米色棉質與帆布大衣、多彩變形蟲圖騰不對稱長版襯衫、灰色羊毛與真絲斜紋長褲、黑與亮棕色繫帶光滑小牛皮踝靴 by Dior men。
家庭是內心潛藏的渴望
還記得前幾個月趕在台北電影節見到當時入圍最佳男主角的他時,舉手投足表現出宛如《下半場》「姜秀宇」般的青春熱血,迄今不消數月,現時接近入秋時分再次看到的范少勳,彷彿偷搭了時光機讓自己談吐的成熟魅力倍增。自從《下半場》囊獲殊榮後的他始終未曾讓自己閒下來過,緊接著在七月又投入長篇電視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拍攝;轉換心境成為螢幕中的「張哲凱」,范少勳再次點燃戲魂,努力激發自己定義這個從影以來演繹過「最悲傷」的靈魂。
為我們這次封面人物拍攝不辭勞苦地接受數小時鏡頭前肢體折磨後,范少勳仍不減奕奕神采,仔細地對著我們回顧著《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開拍前後的細節,一句一句回覆著來自我們的問題。
范少勳在進入該劇拍攝期,經過兩個月的工作過程後最大的收穫,不只是透過於其他角色的互動讓張哲凱的性格與身影變得更清晰,同時關於家庭的情節多少也補足范少勳對現實生活思考的不足,特別是父子互相了解和緊密互動的渴望。複製韓國原版電影的精髓,《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也以同樣一句「從此我們都是一家人」的信念貫穿劇中關於家庭的情節。范少勳將自己的經驗轉化至張哲凱身上,多半逃脫不掉讀劇本時他對主角與自己人生經歷相似度的那份訝異,特別是父子間緊密的情感連結,他坦言,這的確是他有生以來最渴望的一部分;至於劇中母子間的關係,范少勳認為特別之處在於更深刻、更刻骨銘心的親情拉扯,因人生遭逢巨變,告別自己的母親,情節中對母親的不捨和種種愛的表達,放在劇中來映證現實生活裡千千萬萬的生離死別,始終是他飾演該角以來心底最無法承受之重。
「范少勳將自己的經驗轉化至張哲凱身上,多半逃脫不掉讀劇本時他對主角與自己人生經歷相似度的那份訝異,特別是父子間緊密的情感連結,他坦言,這的確是他有生以來最渴望的一部分。」
我們留意到范少勳提到父親情感時字裡行間傳達關於嚮往的關鍵字時,神情禁不住一股真實的渴望,因此刻意詢問他現在跟父親之間的相處如何?或許這類問題在受訪時多多少少曾經具體描述過,但范少勳因新戲劇情的關聯,再對照過去自己與爸爸的互動,似乎有了更深層的體悟。他坦言自己過去和父親之間就如同亞洲社會的常態,彼此總有些認知差距而衍生的隔閡,很少可以敞開胸懷說說心底真正的話。從過去因父親事業上的變故造成全家經濟的窘蹙,到目前自己開始有能力去照顧家人,他經過這幾年的淬鍊之後慢慢能夠體會父親過去面臨的困境;然而或許是因為作為演員而獲得不少情感上的啟發,他能夠以更多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特別是爸爸對他的愛。
「不管怎樣他都是我的父親,但我並不會刻意針對我們之間的互動去改變太多。有時對他們的感情或對過去的狀態討論太多,反而就不像真正的家人了。」范少勳認為父子間的交會從過去的零到目前的狀態,並不是放諸多心思讓兩人變得更多話,或甚至像兄弟一樣勾肩搭背無所不談,而是簡單的問候和提醒,例如叮嚀不要吃太快免得噎到,或是天涼加件衣物這類的話語。聽似平凡,實際上卻顯得更加雋永,宛如細水長流,一點一滴令他如飲甘露,反而更能感覺到箇中溫暖。
演出悲傷不能光靠想像
儘管前頭已經有了韓國電影《最悲傷的故事》和2018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台版電影,但事前包含范少勳在內的所有演員、導演、其他劇組人員並未特意拿這些作品作為制式設定的參考;也就是說,絕不是拿權相佑或劉以豪的演法作為參考來放大悲劇的滲透力;開拍後,所有工作人員總是隨時以開會討論的形式,將眾人凝聚在一起,彼此腦力激盪出他們認為應有的描繪及演法,特別是對於與他有不少對手戲的王淨,便時時在他面前呈現專業演員所擁有的能力和智慧,事前針對兩人的戲碼都能快速溝通,每經過一幕後也能迅速與他溝通完下一段戲碼,整個過程令范少勳感到舒服且流暢。
「這幾年造就了范少勳從一位開過Uber、做過保全的少年家,蛻變為影展最佳男主角的熱門人選,關鍵就在於他對人事物有更深刻的觀察與體悟。」
人們絕不會否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種因病別離的催淚敘事軸線,最核心的關鍵就在於演員如何將傷感傳達得更貼近真實人性,揣摩出更具力量的悲情抒發。為了重新賦予張哲凱靈魂,閱讀劇本期間,除了翻閱白血病為主題的書籍,他另外也選了尼克凱薩維茲(Nicholas Cassavetes)執導電影《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借鏡片中血癌病患的家庭細細體會面對重症尋求解決之道時,他人如何透過表現來傳達感情和理性間的角力與掙扎。
范少勳認為若非親眼所見,不管如何強裝病容或哀號,都很難演得入木三分,因此他也在開拍前抽空前往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擔任志工,透過與白血病患、過去罹患白血病但已痊癒的過來人、白血病患者家屬、醫生和護理人員間的溝通,以及他站在門診室、病房時的觀察,感受到親友間的別離、治療時的痛楚,以貼近切膚之痛的同理心慢慢拼湊出張哲凱應有的神態。
范少勳
Fandy Fan
生日:1993年11月4日
星座:天蠍座
電影:《不想一個人》、《下半場》、《樂獄》、《六弄咖啡館》
迷你劇集:《HIStory2-越界》、《通靈少女2》、《四樓的天堂》
主持節目:《阮三個》第二季
電視作品:《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四樓的天堂》、《通靈少女2 》、《HIStory2-越界》、《超完美任務》、《歡喜相逢》、《課間好時光一年二班》
Produced & Text by Geoff Lai Style by 郭璈 Photography by 林志陽
化妝/Hungyi Lu 髮型/Nino 製片/Johnson Liu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