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藝文 - 末代王風的清韻逸品One Fine Day With 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藝文

末代王風的清韻逸品One Fine Day With 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2021/11/05 編輯 / Alex Shih


滿清遺族

溥心畬原名愛新覺羅溥儒,齋號寒玉堂,為滿清皇室恭親王後裔,鑲藍旗滿洲人,幼年於恭親王府學文,性格內向好學,並在王府內培養「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皇族文雅造詣。由於所受美學教育及表現極高,在光緒帝駕崩前夕,更曾與兄長受命入宮甄選皇帝,最終卻未能中選。

溥心畬晚年照片。恭親王府的書畫收藏豐富,溥心畬因而融會貫通,成為無論書法的行、草、篆、隸各體,還是繪畫的山水、樓閣、人物、花鳥、走獸等題材,無不擅長的全能書畫家。憑藉詩、書、畫三絕的深厚學養與寄寓深遠的文人風格,讓他雖未成為末代皇帝,卻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文人畫」的最後一筆。

民國,溥儒,〈春閨回文詩〉。


渡海三家

溥心畬的師法對象眾多,楷書以唐裴休〈圭峰禪師碑〉為基礎,繪畫則由南宋馬遠、夏珪及明代浙派名家入手,並能融合諸家特色,發展秀逸淡雅、溫潤清麗的風格。除與張大千並稱外,更與吳湖帆齊名,素有「南吳北溥」的盛譽。溥心畬於1949年渡台後,更對台灣傳統書畫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與東海大學,亦於自宅開班授徒,門生有羅青哲、江兆申及諶德容等,同時也不忘赴亞洲各國講學,與黃君璧、張大千合稱「渡海三家」。

國立故宮博物院本次特展,遴選故宮典藏及寒玉堂託管文物中的書畫精品,規劃「古今連線」、「西山逸墨」、「丹青誌異」、「寶島采風」、「溥儒用印」五個單元,同時結合相關多媒體影片的播放,具體呈現溥心畬的藝術特色與創作理念。


民國,溥儒,〈西遊記冊 火焰山〉。


特展風采

「古今連線」選展五件溥心畬畫作與四件古畫,其中〈松下賞月〉仿自南宋馬遠〈松間吟月〉;〈雲山畫意〉源自14世紀元末方從義〈山陰雲雪〉。院方將作品並列同觀,更能深刻感受溥心畬「臨古」與「出古」之間的巧妙鏈結。溥心畬早年曾隱居西山戒臺寺,自號西山逸士,在「西山逸墨」單元中,觀者能欣賞猿戲、童趣或是山水樹木等清新不俗的精湛用筆。溥心畬書法以帖學風尚與表現為主,然而點畫間挺拔雋秀,絲毫不顯靡弱氣息,的確為帖學開創新的生命。


(左)民國,溥儒,〈松下賞月〉。摹繪古作,卻帶出自我的個人風格,成就「出古」之感;(右)宋,馬遠,〈松間吟月〉。


來到台灣度過後半生的溥心畬,在取材上更為開展。「丹青誌異」展出以鬼怪、神祉為題的作品,包含〈鬼趣圖〉、〈西遊記冊〉、〈太平廣記故事冊〉及〈神異圖冊〉等,不僅詼諧有趣、寓意深刻,筆墨也格外清雅,讓人耳目一新。「寶島采風」展出溥心畬遊覽台灣的寫生作品,題材涵括風景、人物、蔬果、花卉和動物,諸如〈玉峰雪景〉、〈番人射鹿圖〉、〈魚蝦冊〉、〈菜蔬冊〉及〈海石賦〉等,俱為箇中力作。


民國,溥儒,〈朱筆鍾馗〉。


「溥儒用印」單元展出由陳巨來、王壯為、曾紹杰等知名篆刻家為溥心畬所刻製的用印,反映具皇家風範的審美風尚,與溥書畫中所展露的超俗氣質相得益彰。除姓名字號章外,也有如「舊王孫」、「羲皇上人」或「無為小人儒」等閒章,反映溥心畬在時代嬗遞、顛簸一生中隱逸無為、淡泊世事的處世精神。「文人畫最後一筆—溥心畬書畫特展」展期從10月3日至12月21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展出。


民國,溥儒,〈百猿圖〉。筆觸下的猿猴生動活潑,躍然紙上。

民國,溥儒,〈番人射鹿圖〉。此作呈現遊歷臺灣名勝時的景色及風情。


Image:courtesy of 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閱讀:

ART TAIPEI凝聚台灣藝術 斜槓跨領域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當代與經典薈萃的藝術饗宴 

未知傑作The Unknown Masterpiece,郭彥甫意象化生活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