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封面人物 - 霍然自適──傑克葛倫霍
封面人物

霍然自適──傑克葛倫霍

2022/03/16 編輯 / Tony


我來到曼哈頓下城區接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這次我要造訪的不是他那充滿設計感的家,而是要去飯店的計程車站跟他會面。我們開著一輛破舊的吉普車,沿著卡茨基爾山脈南部的專用通道向北行駛兩小時,前往蒙蒂塞洛汽車俱樂部。

在會見葛倫霍後,他毛遂自薦要擔任駕駛。「看好了,我可是一位專業的駕駛!」說罷便握起了方向盤,沒想到之後我們迷了路,只好把導航系統Waze打開。「我還是好好待在副駕駛座好了」,語氣中透露著委屈。隨後他開始翻背包,從裡頭掏出能量棒,「給你,我還有一袋堅果,等下可以一起吃。」他真的是個吃貨。他提及他在感恩節那天首度嘗試做蝶形烤全雞(譯註:殺後洗淨即烤的全雞),「當時真的有夠緊張。」而他最近則是在研究一些他認為很難的食譜,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難倒他的料理。你說焦糖烤布蕾?他也做得出來。

現年41歲的葛倫霍擁有完美體態且精力充沛,自稱身手還算敏捷。他擁有一頭棕色又帶點微灰色的頭髮,眼睛有如藍焰般清澈,神態有如駿馬般灼爍。當他微笑時,淡淡細紋放射狀地向臉頰延伸。

我們一到汽車俱樂部,總經理Ionel便出來接待,對葛倫霍說道:「你演的電影我都看過,最近才剛看完《接線追緝》(The Guilty)。」葛倫霍點頭致意:「哦,謝謝你,老兄。」他抬起頭來。「但不要全看。」他張嘴笑了笑,十足富有感染力,大家都被他這番話逗笑了。

眼前的傑克葛倫霍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20多年來,他拍攝過30多部電影,扮演過各式角色:卑鄙小人、拳擊手、強迫症患者、囚犯、壞警察、好警官、情感性精神分裂患者,還扮演過五次鰥夫。他是最優秀的演員之一,擁有無與倫比的演技,能深入挖掘多數男性一生都試圖隱藏的情感,最終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名聲,還同時榮獲奧斯卡和東尼獎提名,但直到最近,他才開始注重名人最在意的事情──也就是保有自己的私生活。有一次,當他被問到早餐吃什麼時,他竟回答:「我自己知道就好。」這一切很難與我面前那位慷慨、謙遜、有趣的傢伙連結在一起。

我們走向主跑道,進入賽車內。這次葛倫霍坐在駕駛座上,說道:「繫上安全帶,不然很危險。」當我們在暖車時,接待我們的娛樂總監Chris替我們檢查輪胎溫度。他說現在是十二月,要是輪胎一變冷,就很容易失去抓地力。

「輪胎有熱起來嗎?」葛倫霍問道。

「開始有點熱了。」Chris說道,他等下要帶我們繞一下賽道的最短路線。

「可以了,跟我來。」

葛倫霍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聲音,喊道:「開趴囉!」我們就此出發。



從表演中成長

葛倫霍的新作品,是訂於3月25日上映的電影《劫命救護》(Ambulance)。劇情講述兩名搶匪在搶劫銀行失敗後劫了一輛救護車,並與警方展開飛車追逐的故事。該片由麥可貝執導,主演的還有Eiza González和Yahya Abdul-Mateen II。

葛倫霍的演藝生涯長久又多變,感覺他好像時常伴隨在我們左右。《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是葛倫霍的突破之作,當時他還在讀高中,卻飾演了來自西維吉尼亞州的男主角。兩年後的2001年,他在《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中充分演活了陰鬱,甚至帶有精神分裂症的Donnie Darko,至今仍是他最知名的角色之一。最近有人告訴葛倫霍,他有次在喝醉時看了這部電影,葛倫霍聽罷直言:「哦,那太棒了。試著不要太過專注於劇情,而是去反思你的經歷。」雖然他不喜歡重溫自己出演的電影,但他偶爾仍會回味一下這部作品,心想:「哇嗚⋯⋯」

Darko的性格和當時的葛倫霍很相像,正如他所說的:「充滿著哲學感和焦慮。」那時,電影界似乎要颳起一股超級英雄旋風;許多嶄露頭角的演員都想飾演《綠巨人浩克》與《星際大戰前傳》等現代經典IP,但葛倫霍此時卻走上了一條不同且更加陰鬱的演藝之路。雖然幾年後他才意識到這一點,但他成功向自己及業界證明,他認真看待演員這份工作,願意在上面長期耕耘,盡可能地深化自我。

在拍攝之前,葛倫霍習慣思索如何與其他演員搭配。大他三歲的姐姐Maggie表示:「傑克的長處,在於他敏銳的觀察力還有高度的情商,他能讀懂劇本背後所要傳達的意涵。」在拍攝2002年的電影《讓愛自由》(Moonlight Mile)時,葛倫霍在片場看到達斯汀霍夫曼在開拍前用助行器做三頭肌撐體,藉此提高心率。葛倫霍說:「當時我想『哇,這就是優秀演員會做的事。』」下戲後,達斯汀霍夫曼送給他一本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上頭寫著:「你很棒,但你得變得更好」。2005年,葛倫霍到加拿大荒野拍攝《斷背山》,並注意到希斯萊傑細膩且充滿張力的演出,他表示:「只要一到片場,希斯萊傑便會專注在他的時刻。」最後兩人都憑著劇中牧羊人的角色,雙雙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談到葛倫霍早期出演大片的經驗,他表示:「我按照喬治克隆尼所說『幹一件大事,一切都會很不一樣』的態度來面對。」當拍攝2004年夏季強檔大片,講述氣候變遷的《明天過後》時,與他對戲的Dennis Quaid便給予他建議,Quaid說:「兄弟,冷靜下來,沒事的。」

2009年,葛倫霍出演一部較少人看過,講述阿富汗戰爭的電影《窒愛》(Brothers),同時也是葛倫霍演藝生涯的轉捩點,這使他的演技更加昇華。在導演Jim Sheridan的指導下,共同主演Tobey Maguire將自己沉浸在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退伍軍人世界中,並接觸任何能模擬心境的環境。葛倫霍說:「受到Tobey的影響,我日後在開拍之前,也會進行一些準備。」

2010年,他又參與了兩部大型電影,分別是愛情喜劇《愛情藥不藥》以及迴響不佳的《波斯王子:時之刃》。2010-2019年間,他多接演一些他自己想演出的角色,與跳脫窠臼的導演合作,獲得了不少發揮空間,開啟了更多元的戲路。他甚至出演被嚴重低估、擁有複雜時間線,由大衛鮑伊的兒子Duncan Jones執導的奇幻驚悚片《啟動原始碼》。

為了在2014年的《獨家腥聞》(Nightcrawler)中扮演一位專門拍攝事故現場的自由記者,他每天跑15英里、嚼口香糖來節食,最後減掉30磅,活脫脫像一顆空心葫蘆。之後的2015年,他在《震撼擂臺》(Southpaw)中扮演了一位時運不濟的拳擊手;為了演這部戲,他把自己鍛鍊到渾身肌肉,每日只攝取180克碳水。該電影導演Antoine Fuqua說:「天啊,他那時候有夠扯。很多演員都會為戲做準備,但傑克卻把自己逼到危險的極限。」他補充道:「他就像一顆炸藥,有時候你得把他拉回來。」Denis Villeneuve在2013年的《雙面危敵》(Prisoners)和2014年的《獨家腥聞》中都有和傑克合作的經驗,他形容葛倫霍就像「一匹野馬」。

與他合作過的戲劇作曲家和製片人Jeanine Tesori則表示:「我不相信有人會說,『你知道傑克是誰嗎?就是那位對工作不上心的人。』」葛倫霍天生注定吃表演這行飯,2020年,他因在話劇《海堤/一生》(Sea Wall/A Life)中微妙且令人心碎的表演而獲得東尼獎提名。而在某方面,葛倫霍更喜歡舞臺劇,在劇場裡,他能看到並感受觀眾對他的熱情。Maggie回憶起2015年她第一部看到弟弟演百老匯戲劇《星座》(Constellations)的情景,她說:「當時他和主演Ruth Wilson每晚都會出去吃豐盛的晚餐,還會開瓶葡萄酒喝,確保自己沒有積累壓力,能全心在工作上。我喜歡看到他如此無憂無慮,也喜歡那時候的他。」

2019年,他迎來從影以來的最強商業片——《蜘蛛人:離家日》,他在片中扮演神秘法師,並在片中與湯姆霍蘭德有不少互動。接著,他挑下犯罪心理劇《接線追緝》(The Guilty)的大樑,同樣也是由Fuqua執導,可惜因為疫情的緣故,只有少數院線上映,不過去年秋天於Netflix上線後,短短四周內達到將近七千萬的觀看次數。這時葛倫霍心想:「為什麼不演一部麥可貝的電影呢?」

葛倫霍表示:「麥可貝的執導風格大開大闔,但我們共事起來很開心。」同行演員Yahya Abdul-Mateen II回憶當時情景時表示: 「我很驚訝,他竟然把片場變成他的遊樂場,他會從導演手中拿走攝影機拍攝四周場景。雖然我拍戲時也會看到奇特的場景,也會感到好奇,但我永遠不會問導演可不可以拍。」



醉心於歌唱

在葛倫霍眾多角色中,我最激賞的不是《怵目驚魂28天》的Donnie Darko、《斷背山》的Jack Twist或波斯王子達斯坦,而是他在Netflix搞笑兒童節目《約翰慕蘭尼與午餐小兵團》(John Mulaney & the Sack Lunch Bunch)最後一集的客串演出。他飾演表情浮誇又愚笨的領唱「音樂先生」,夾克前方貼著一排高音鐵琴,不停地唱著歌。

葛倫霍沒有很「喜歡」唱歌,他愛死唱歌了!自從他小時候第一次看傳記電影《青春傳奇》(La Bamba)後,他便熱愛歌唱至今,他會敲著網球拍,一遍又一遍地唱著主題曲,幻想自己是劇中角色。在他的製作公司的節日派對上,他會帶領同仁一起唱聖誕頌歌,因為他覺得派對能讓人們更正面,包含那些一開始就不打算參與的人。葛倫霍說:「即使人們只唱一兩句,也會讓我感覺很美好。唱歌時,除了敞開心扉用心唱外,沒有別的技巧了。」Maggie表示:「當我弟唱歌時,你就會非常清楚他是什麼樣的人。」

早期葛倫霍曾在幾間學校表演過音樂劇,過了十幾年後,美國知名戲劇作曲家Jeanine Tesori問他要不要唱成人音樂劇,葛倫霍欣然應允,並獲得不錯的反響。《紐約時報》評論這場在公園舉行的周日音樂會時寫道:「葛倫霍的聲音極富變化性,適切地引出最微妙的激情和絕望。」接著指出:「葛倫霍先生,你的聲樂老師是誰?你能把他的名片寄給你認識的每一位百老匯演員嗎?」

葛倫霍說:「Jeanine的出現,改變了我的生活。」並時不時給予她關心。五年前,Jeanine腦出血送醫,葛倫霍託護士送進一些食物,並敦促他們好好照顧她。Jeanine說:「當時我不打算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但他就是有辦法發現。他溜進醫院後就離開了,只是想確保我沒事。」

葛倫霍的父親Stephen Gyllenhaal是一名電視劇導演,母親Naomi Foner在成為編劇前曾在《芝麻街》節目擔任製作助理。在葛倫霍十歲的一天晚上,他的父母舉辦了一場晚會,小葛倫霍在活動快結束時,送給賓客兼喜劇演員Billy Crystal一把餐廳椅子做為離別禮物。葛倫霍回憶那晚時說道:「我從小就有點荒謬,骨子裡一直存在這樣的基因。」Billy Crystal則認為這位男孩很有趣,並邀請葛倫霍在1991年的喜劇電影《城市鄉巴佬》中飾演他的兒子。

過去葛倫霍一家常在夏天前往瑪莎葡萄園島西側度假。葛倫霍表示:「那些日子是我最難忘的時光。」Maggie也很喜歡那裡:「待在洛杉磯有點不自在。瑪莎葡萄園島更像是我們的家,在那生活很自由。傑克在島上有一群麻吉,他們整天跑來跑去,其中一些好朋友至今仍跟我弟有密切往來,傑克可以說跟那座島有很強的聯繫。」



朋友與家人最重要

葛倫霍大四時的春天,他正在田納西州鄉村拍攝《十月的天空》,並於畢業前一個多月殺青。「我記得我回到學校時,心想『發生了什麼事?這裡是哪裡?我怎麼不太適應?』」他說:「我離開學校去拍戲的那段時間,同學和老師都經歷了很多事情,等到我回去後,卻沒辦法完全融入。」他身邊的同學沒變,是他變了。「我在某個年齡時被扔到了一個非常成熟的世界。」在片場裡,他整天與專業人士共事,也被期許成為一位專業的演員。他說:「後來我才意識到,我在那年紀應該要有更多空間讓我去探索才對。」如今的葛倫霍,領悟到他過去花太多時間「四處開車,到處磨蹭」,他正學著擺脫這一切。葛倫霍說:「我的親朋好友和我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雖然這樣講有點不好意思,但演藝事業真的是次要項目。」

葛倫霍透過自己的製作公司「九個故事」,並花了近三年時間,監製與主演小說改編的HBO迷你影集《成功湖》(Lake Success),講述自戀又愛自欺欺人的避險基金經理人的故事。

HBO的《繼承之戰》(Succession)大獲成功,《成功湖》則開闢了另外的道路,製片方相信這部劇能推廣到全世界。雖然這部劇的前途未定,但就算最後不了了之,也至少建立不少關係;而《成功湖》的原著小說,正是出自他的死黨Gary Shteyngart之筆。

現年41歲的葛倫霍感嘆道:「我用不同方式認識死亡。」首先,他失去了朋友兼同事希斯萊傑,而且希斯萊傑與太太蜜雪兒威廉絲所生的女兒,正是葛倫霍的乾女兒。而去年年底逝世的Jean-Marc Vallée導演也有跟葛倫霍合作的經驗。此外,葛倫霍的表演指導Penny Allen也在近期過世,她在業界打滾超過一甲子,也與葛倫霍的姐姐與姐夫共事過。

2008年,葛倫霍的父母在結婚第31年後離婚。現年75歲的Naomi搬到紐約,這樣離Maggie一家近一些。現年72歲的Stephen仍住在洛杉磯,如今已再婚,他和現任妻子育有一位七歲的兒子Luke。葛倫霍每次到洛杉磯或Stephen一家人來到紐約時都會見見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看到老爸再度成為一位父親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他說:「要是沒這樣的境遇,我永遠看不到這一點。」

去年光明節的晚上,Naomi辦了場家庭聚會,葛倫霍和他的法國模特兒女友Jeanne Cadieu聯袂出席,而Maggie則偕同丈夫與兩位女兒參加。葛倫霍給了侄女百老匯音樂劇《冥界》(Hadestown)的票,他以前就陪他們看過一次了。葛倫霍表示:「他們吵著要再看一遍。」

如今葛倫霍和姐姐非常親密,他說:「我們的關係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好。」小時候他們打架,年輕時成為演員後互相競爭,「如今我和她已成為真正的朋友,彼此依賴。」葛倫霍說。Maggie則表示:「我倆比以往更親密,他越來越慷慨、有愛心,對我和家人非常忠誠。」在封城的那段期間,葛倫霍和25歲的女朋友Cadieu在乾媽潔美李寇蒂斯的洛杉磯渡假別墅裡待上好幾個月。由於那段日子無所事事,也無處可去,葛倫霍開始製作酸麵包。每天下午,他會烤兩條麵包,經由窗戶遞給寇蒂斯一條。「這讓我們的情誼更緊密。」過了一會兒,他開始把自己那塊麵包給朋友吃,「除了讓他們分擔碳水化合物之外,這也是一種聯繫和交流的方式。」當他烤麵包時,他會打電話給想送的那個人,問他們想不想要麵包,然後他會開車送過去。

這段期間,他與Cadieu也觀看Maggie執導的處女作《失去的女兒》(The Lost Daughter)的一些片段,並給予回饋。去年9月,他們參加了紐約影展並觀看這部電影,這是葛倫霍與女友交往三年半以來,第一次比肩出現在紅毯上。談到女朋友時,葛倫霍說:「在很多方面上,我們都是一家人。我正處在一段充滿愛和支持的關係中,我感到很自在。」



讓過去成為養分

在葛倫霍和我會面的前一個月,前女友泰勒絲推出了重新錄製的專輯《紅色》,裡面有一首歌叫〈All Too Well〉,是泰勒絲整張專輯中最喜歡的單曲,早在2012年便已推出,只是這次錄製的是完整版。歌詞描述女主角和一位演員短短三個月的戀情,而泰勒絲更自編自導地拍成MV,讓入戲又死忠的龐大粉絲看了十分揪心。粉絲們認為當中所描繪的情節,正是泰勒絲與葛倫霍的往日情,紛紛把矛頭指向了他。雖然這些憤怒很大一部分是抱持著看好戲的心態,但這些聲音確實不容忽視;如果有人替葛倫霍說話,他們就會遭受壓倒性的砲轟,這樣反葛倫霍的氛圍,不僅延燒到葛倫霍與Maggie的Instagram上,甚至波及到潔美李寇蒂斯的社群媒體。葛倫霍在這首歌發行後的幾周裡,莫名其妙地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

針對粉絲的這些舉動,泰勒絲並沒有回應;儘管她屢次公開表示會用過去的情感經驗來創作抒情作品,但她從未透露MV中的原型人物是誰。到目前為止,葛倫霍也沒有發表評論,僅將Instagram上的留言功能暫時關閉而已。當我提起這件事時,他說:「這件事對我沒影響,是她創作與表達的方式。藝術家會透過個人經歷來獲取靈感,所以我不覺得有怎麼樣。」我又追問過去一個月對他有產生什麼影響嗎?他說沒有,他就是關閉Instagram的評論功能,稍稍有點不便而已。

同時他也表示:「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當粉絲有點失控時,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冷靜下來,不該打著個人名義進行網路霸凌,這一點很重要。」我問他有沒有聽過《紅色》專輯?他回答:「沒有。」而他最想讓我知道的是:「這件事讓我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我的生活很美好,也有很棒的感情生活,還有一個我非常熱愛的家庭。」我又追問他會不會將過去一個月的經歷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我不知道,現在還沒法回答你。」他說:「一個月後再問我吧!」



專注眼前

現在葛倫霍與Chris在賽車場上奔馳著,他不去想幾周後要在西班牙瓦倫西亞開拍,由蓋瑞奇執導的《口譯員》(The Interpreter)電影,也不去煩惱他的製作公司那一串長長的待辦事項,他也沒心思談論Doug Liman導演要重拍的《威龍殺陣》(Road House),或者與泰勒絲的那些紛紛擾擾。他現在只專注什麼時候該踩剎車。

葛倫霍握著方向盤,雙手放在10點和2點鐘的位置,他身體前傾,睜大眼睛,專注前方Chris的一舉一動。「急剎一下。好吧,我感覺這邊要慢下來⋯⋯」他一邊說,一邊在轉彎處轉動方向盤,「但我不會!」儘管寒冷的天氣讓賽車無法全速奔馳,但葛倫霍仍將車速催到超過每小時130英里。這是他開過最快的車。他說:「太瘋狂了!」

我沒跟葛倫霍拍過戲,也沒有向他的製作公司推廣任何專案,因此我不太清楚他的工作態度。我相信他跟人們印象中的一樣熱情、嚴肅甚至狂野。但我認為,大眾觀看傑克葛倫霍時,太容易聯想到他演過的作品、演員和情節。我只和他相處一天,我有更了解他嗎?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溫暖、善良和戲劇般的愚蠢行徑,偶爾還帶一點暴躁,他是這些特質的集合體,還有很多面向待我們發掘,一如我們其他人一樣。

在回去吉普車的路上,我看到他的白色Stan Smith休閒鞋上沾了不少紅土,想必是在玩卡丁車時留下來的。我也記得他說過,在拍完《斷背山》後的幾年裡,他一直沒有獲得獎項肯定,甚至連提名都攀不上邊,但他也因此不受限制地發展。「如果某獎項提名了你,甚至最後還獲獎了,這樣很棒嗎?當然很棒!當你的電影拍得很讚,有人說『恭喜獲獎時』,那真的很美好。」但他也引用Philip Roth的話做為補充:「獲獎對住在你心中的那位小孩是種很大的肯定,然而第二天,你還是得回到工作崗位打拼。」

經歷一天折騰,他跟我們都累壞了。儘管如此,他還是負責任地陪伴我們度過剩下兩小時的車程。他轉向我,誠懇地問道:「我們唱首歌好嗎?」,而他的雙眼,依舊在冬日傍晚的微光下閃爍。

Text by Eric Sullivan

Photographs by Cass Bird

Styling by Bill Mullen

Translation by Tony Kao


延伸閱讀:

澄澈赤子之心 劉冠廷

逆旅來歸 王柏傑

人生中場,開掛升級 李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