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co永續 - 環保or斂財?──迫在眉睫的歐盟碳關稅大解密
Eco永續

環保or斂財?──迫在眉睫的歐盟碳關稅大解密

2023/10/25 編輯 / gary liu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然也沒有白白排放汙染的權力。地球屬於全體公民所有,憑什麼廠商生產了產品,賺了個盆滿缽滿,卻遺留了禍害,讓所有人類共同承擔?尤其對科技與人文素養相對進步的歐洲來說,他們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他國貨物卻得以用低廉的價格叩關,心裡難免不平衡,再加上為了具體落實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與2015年的《巴黎協定》,歐盟率先舉起了環保大旗,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關稅」制度。

碳排、碳定價、碳中和……近年減碳關鍵字紅透半邊天,而這裡說的「碳」,都是指二氧化碳,而上述所說的「碳關稅」只是俗稱,真正全名叫「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目的是要做出碳定價制度,把各國排放的二氧化碳訂出價格,以每噸二氧化碳做為計價單位,計算碳排放的成本費用;更白話一點,就是誰排放越多二氧化碳,誰就要繳越多錢,等同於「汙染者付費」,藉此逼企業做綠色轉型,只需少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有很大的效果。

如果碳定價制度成功建立,企業為了規避高額的費用,就會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的能源,採用成本較高的綠能,造成生產成本與產品售價提高,最終市場興趣缺缺,需求也大幅下降。因此碳定價確實厲害,不論從源頭(使用乾淨能源)到市場供給(乏人問津)都能有效約束。過往企業如果不遵守環境公約,最多受到良心道德的譴責,而現在則是要付出實質代價,轉變絕對是必然。


森林為最重要的碳匯儲存地。


綠色通膨來臨?

既然知道碳定價的立意,那麼每公噸二氧化碳得收多少錢?目前各國都各有不同,最具指標性的歐盟則數一數二的高,每公噸已飆破NT$3,000,未來想出口到歐盟,勢必得多付一筆費用,像是生產每隻蘋果手機會產生70公斤的碳排,依歐盟標準要多收NT$210的碳稅。從2023年10月1號起,歐盟將開始試行這樣的制度,勸導期也將持續兩年多,等到2026年元旦開始就要鐵腕實施,到時躲也躲不掉了!

你或許會想:「囂張什麼?我東西不賣到歐盟不就好了?」雖然我國對歐盟的出口量約占7%,但要知道一項產品的零組件往往來自世界各地,要是生產鏈中某個廠商被歐盟劃入黑名單,那就等同整組被拒之門外。以剛剛講到的蘋果手機為例,它要求所有供應鏈廠商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要是台灣自以為是不肯配合,未來可能就無法拿到國際訂單。

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卻要陪強權玩這一套,心裡難免不舒坦,不過這也沒辦法,做外銷生意就得看大佬臉色。歐盟貴為世界前幾大經濟體,拳頭也大得驚人,各國摸摸鼻子,也只能Play one加一,否則等到之後中途想加入,競爭者們也已卡好了位,根本來不及!

不過歐盟也不是如此不盡人情,還是有保留點道義。如果各國自己在國內有做好碳盤查,上交報告給歐盟也通過後,就不會被歐盟課碳關稅。在「寧可錢給歐盟,不如留給自家政府」的前提下,各國也開始自己的碳定價系統。但要小心!如果碳定價隨便做,給歐盟的作業隨便寫,之後抽查剛好沒有通過,那還是要再繳一筆費用。「課太重怕傷害到自家產業,課太鬆又過不了歐盟那關」,如何恰好低空飛過歐盟標準,是全世界都在鑽研的課題。


排碳應該如何定價?成為各國政府一大難題。


變現的額度

二氧化碳怎麼課徵?最常見的分成「碳交易系統」與「碳稅碳費系統」。

所謂的碳交易系統,亦即政府給每家廠商免費排放二氧化碳的額度,要是花完就只能向其他企業購買,否則就要受罰,像是特斯拉由於碳排遠低於歐盟標準,故能將碳權出售給汽車製造商,每季能賺進5億美金,而其他車廠在認知到「我竟然付錢給對手」後,也大大降低了油車的比例,改生產電動車,間接促進了產業轉型。

碳交易系統由於本身非常複雜,不但要建立平台、進行拍賣、樹立市場規範與監控各家排放配額等,因此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像是南韓雖建立了碳交易系統,但過去5年碳排放不降反升,原因在於政府給了太多免費的碳排配額,造成極少企業在交易市場上販售碳權,因此目前碳交易系統,只有在碳排觀念成熟的歐美能成功實行。


碳費課徵對降低碳排來說僅是權宜之計。


碳稅碳費不一樣

另一種則是相對單純的「碳稅與碳費制度」,雖說相對單純,但也沒想像中容易。碳稅類似營業稅、關稅,由財政機關統一徵收,但是整體制度建立起來也是十分複雜,還牽扯到貨物稅與能源稅的問題,雖然多數課徵的國家都以碳稅為主,但立法怠惰的台灣卻無能為力,只能先求有再求好,往最簡單無腦的「碳費」著手。

根據年初三讀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收取碳費比照過去環保署收的空污費與水污染費,所得則專款專用,拿去當作「特別公課」,像是成立氣候基金、研發減碳科技或做環境補償等。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的碳排占全球不到1%,但是人均卻比世界平均高出兩倍之多,因此收取碳費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長期台灣還是要往碳稅方向前進。


碳捕捉成本高昂,使碳費立意大打折扣。


萬事起頭難

目前台灣收碳費的第一階段,對象是那些每年排碳2.5萬公噸以上的大戶,共有30幾家,占台灣碳排78%左右,多是水泥、石化、鋼鐵、化肥還有半導體產業,而前三名則依序為台塑石化、中鋼與台積電。至於碳費該收多少錢呢?環保署表示未來每噸會課NT$300(日本NT$100、中國NT$220、韓國NT$800,而且都在上調當中),而收碳稅遭受最多阻力的時間點,也正是從免費到收費這段路程。老實說,台灣離2030年全球碳費每噸最少要收NT$2,000的目標還很遙遠,與鄰國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尤其碳捕捉成本1公斤為NT$1.5,若用每噸課徵NT$300的條件去算,一公斤也才NT$0.3,企業與其自己做碳捕捉,倒不如乖乖繳錢了事,立意大打折扣。

此外,不論採用哪一種系統,實施碳定價時也要小心「碳洩漏」的問題。如果只有少部分國家在玩碳定價,那麼高污染產業就很容易外移到碳管制鬆散的開發中國家,造成原料與成品需異地輸送,產生更多碳排。因此如何說服更多國家制定碳定價,也是全球傷腦筋的課題。


英國最大的再生能源發電廠Drax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座「負排放」發電廠,還在廠內種起了溫室蔬果。


危機與轉機

現在知道了每噸二氧化碳收多少錢,那企業怎麼知道自己碳排多少?這確實困難,因為碳排就像政治一樣無處不在、想避也避不開。

以常見的冰淇淋為例,乳源牧場的牛隻數量、冷凍用電的來源、冰品運送的距離、包裝的多寡等全都要考慮,就連公司員工出差是自駕還是搭火車,所產生的碳足跡也都要列入。不過這看似艱鉅的調查任務,實則是未來無可限量的商機,例如國外常聘用減碳顧問團與會計事務所,到現場做實地的碳盤查,只要仔細切分每一項流程,統整出碳排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務。可惜的是,目前台灣超過9成的企業做不到碳盤查,就算有能力,錯誤率也高達30%,而目前台灣的檢驗機構也只有十數家,還要通過國際認證,實屬艱辛,就連全球最大碳權認證機構Verra,幾天前也也被英國衛報踢爆造假,當中的水不可謂不深,因此許多人仍以拖待變,抱持觀望態度。

碳盤查雖然會消耗企業的大量精神,卻也或許是項轉機,在無形間查出能量耗損環節,進而改善成本,例如飲料公司將瓶身瘦身、紡織廠降低衣物染色面積等,等同是幫產業做健康檢查,進而脫胎換骨。此外,台灣碳權交易所日前正式成立,經濟部工業局也有節能診斷諮詢,民間更有零碳大學等單位協助,隨著碳盤查商機發燙,市面上也越來越多專業軟體出現,如碳管家、零碳雲、碳捷流等,也都是萬千股民時常關注的熱門概念股。

碳排已經是世界趨勢,過去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如今人不但準備下樓,還要搭乘直達電梯來到所有人面前,而各國也蓄勢待發打這場大戰:韓國去年已通過《碳中和基本法》、美國剛完成《清潔競爭法案》的二讀、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也列入本年度立法計畫,就算你不理會歐盟,未來只要做國際貿易,就勢必得嚴肅面對這項議題。為二氧化碳付出代價的時代來了,不論你是樂觀其成也好,認為是強國在向弱國收取保護費也罷,未來要是再不把「碳」當一回事,就很有可能如同柯達與百視達公司一般,從此跌落時代的浪潮中。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達志/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實踐綠色善循環,看看各品牌如何以實際行動帶領永續意識

人類生存關鍵:糧食危機下的未來食物

藝制暖化,時尚品牌聯手藝術家,造衣暖人之餘更用心關注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