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藝文展演的君子們,這個週末不用搭飛機出國,就能看到來自19個國家地區、78間藝廊的精彩作品!
第五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即日起至5/12於南港展覽館舉行,除了靜態藝術展,現場更舉辦多場論壇與快閃活動,讓藝文愛好者能在展場中熱絡互動、拓展眼界。Esquire帶你在逛展前一睹展場亮點!
3812畫廊展區。
「主題藝向」呈現藝術史座標
今年展會首度打造「主題藝向」展區,由七間藝廊呈現藝術史重要的大師作品。台灣藝術家方面分別有日升月鴻畫廊的廖繼春個展,以及3812畫廊的蕭勤個展。
廖繼春《台南孔廟》
廖繼春是台灣新美術運動的重要推動者,在日本殖民時期將台灣風情融入繪畫創作,更與陳澄波、楊三郎、李梅樹等人共同成立「台陽美術協會」,讓年輕畫家能有自由發表創作的機會。其作品更多次入選當時最具權威的日本帝展,在台灣美術史上有著標誌性的地位。此次日升月鴻畫廊展示廖繼春《台南孔廟》、《花》等多幅油彩畫作,讓人近距離欣賞這名大師燦爛奔放的繪畫風格。
蕭勤《在永久花園的莎芒妲》(圖左)、《希望》(圖右)。
蕭勤是享譽全球的抽象大師,致力將東方禪學融入西方現代藝術,在畫作中可看出其在不同生命歷程,對天體、宇宙、人類精神與生命的探索。3812畫廊此次展出蕭勤紀念早逝愛女的《在永久花園的莎芒妲》,及其過世前兩年仍不懈創作的作品《希望》等多幅畫作,讓人見識這名抽象大師筆下的真摯情感。
Ozioma Onuzulike《Danshiki with Embroldered Kente》作品細看可見其陶珠細節。
海外藝術家值得關注的則是Marc Straus藝廊所帶來Ozioma Onuzulike與Anne Samat雙人聯展。Onuzulike來自非洲,運用陶土串珠串連棕櫚殼、再生玻璃等材質,創作非洲傳統服飾形貌的作品。棕櫚殼象徵非洲遭殖民與奴隸貿易的歷史,再生玻璃則呈現對環保永續的關懷。來自馬來西亞的Anne Samat則使用刀叉、鑰匙圈等生活物品,以傳統編織手藝創作具東南亞傳統風情的藝術品。
Anne Samat《Ceremonial Cloth》,作品細部可見其生活工具之運用。
兩人皆將家鄉的傳統文化以創新素材相融,演繹出耳目一新的創作語彙,是目前美國藝術界極為關注的藝術家,亦是此次展會中不容錯過的一大看點。
四代田邊竹雲齋《循環》
「實境計畫」令人沉浸藝術世界
此次展會還有兩件大型的藝術作品矗立於展場,吸引人群聚集關注。分別是四代田邊竹雲齋的《循環》以及洪郁雯的《不定的粉紅》。
《循環》以傳統日本竹編技藝融入自然哲思,讓象徵「風、火、土、水」四種自然能量相互連結,形成循環意象,在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環裡,人們也成了宇宙能量之流的一部份。當傳統技藝遇上當代藝術思維,碰撞出跨越時代、極具深度的雋永作品。
洪郁雯《不定的粉紅》
《不定的粉紅》則來自台灣新銳藝術家洪郁雯,看似用線編織的粉色帳篷,實則以樹脂相連而成,解構以女性勞動為主體的手工編織,粉色設計亦是叩問顏色與性別的刻板印象。柔和絲線構成的帳篷外型,象徵人類流動的思維將能解構僵固的思想體系,使得外貌柔美的作品有了別緻的意義。
瑞銀典藏廳現場展出瑞銀藝術藏品委托作品。 Eko Nugroho《養護心中的晨曦》,2023 年,刺繡畫,尺寸可變,十三件。瑞銀藝術藏品。
隱藏版的驚喜作品
除了會場內有眾多精采創作,此次展會還有處隱藏版的作品,即是展會首席合作夥伴「瑞銀集團」為VIP打造的「瑞銀典藏廳」,受邀貴賓將能在此休憩,欣賞由印尼藝術家Eko Nugroho打造的刺繡畫作《養護心中的晨曦》,Esquire一併帶你揭曉這幅隱藏版鉅作的廬山真面目。
Eko Nugroho與《養護心中的晨曦》,2023年。瑞銀藝術藏品。
Eko Nugroho解釋,此幅創作是在疫情後看到人們常處於低落、不安的情緒中,因此希望透過此作傳遞正向、激勵人心的能量。作品中不同人像呈現雀躍向前飛去的動態感,宛若飛向日出與希望。此幅作品是Nugroho與印尼日惹當地的社群共同創作而成,結合印尼傳統的刺繡工藝及新潮的街頭藝術,塗鴉形式的畫面活力奔放,細看刺繡又使畫面變得更為立體,一針一線間盡是細膩且極富溫度的職人手藝,著實令人讚嘆。
瑞銀藝術藏品經理蔡怡玲說明,瑞銀目前收藏超過30,000件自60年代至今的當代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散布於全球各地的辦公室,讓藝術家有更多貼近大眾的機會。除了單純購藏,瑞銀也與新銳藝術家展開委托合作,此次《養護心中的晨曦》即是Nugroho受瑞銀委託創作,委託過程未有太多限制,讓Nugroho自由結合印尼當地的傳統與現代元素,傳遞其對生命的希望與熱情。瑞銀將持續透過委託、購藏等多種管道,協助具潛力的當代藝術家走向國際舞台。
展會活動空間「台北開放平台」。
論壇、快閃活動促交流
本屆展會不僅有靜態作品展示,更有「思想串流論壇」、「台北開放平台」等展區舉辦多場講座、工作坊等快閃活動,促進各類藝文愛好者的交流。思想串流論壇以「收藏文化」為主題邀集機構管理人、策展人與年輕藏家展開多場對談;台北開放平台則與不同領域的文化機構合作,舉行工作坊、藝術導覽等多元節目,透過互動展現台北的藝文生態。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尚有「新生維度」介紹各地新銳藝術家、「藝術載點」展現當代藝術與傳統美學的對話,以及匯聚海內外知名畫廊的「當代網域」等展區,留待藝文君子們在這個週末到場參與這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在多元主題的動靜態展演間,看見當代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第五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會時間:5/10-5/12 11:00-18:00(5/12展至17:30)
展會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 1 號)
購票資訊詳洽展會官網
Images: courtesy of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UBS瑞銀集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