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就是一個可以讓大家自由想像的空間場域,無論在裡面做多誇大不實的夢都可以被化為影像並記錄下來。《腦筋急轉彎》第一集在台灣2015年中上映,因當時受颱風影響,加上同期上映的電影有阿湯哥主演的《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讓台灣的朋友較少人看見這部「寶藏電影」;全台票房僅獲得3200萬新台幣。
不過在當時,北美與其他地區都一致好評這部有關於「情緒」的電影,畢竟每個人生長過程都是擁有許多情緒所組成,除了大人看了深有感觸外,小朋友看了也會對自我的情緒有初步地了解與認識,是一部非常適合親子前往觀賞的電影;而今天我們也將解析《腦筋急轉彎2》裡的五大彩蛋,讓你在看完電影回味時,還能持續接住電影裡所想要傳達給觀眾的重要密語,恍然大悟之餘又理解更多劇情裡的蛛絲馬跡。
彩蛋1:快樂同時也悲傷
樂與悲是一體兩面的,就像電影裡樂樂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光輝是藍色一樣,憂憂與樂樂她們兩位在情緒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電影前十分鐘也就可以看到憂憂想跟樂樂下去記憶河裡放記憶球,只是害怕影響到樂樂所以遲遲不敢開口,直到樂樂提出邀請,憂憂才放心一起搭電梯下去,這也是電影埋藏在開頭的伏筆,表示著她們是個共同體。仔細看,樂樂的眼睛與頭髮也有著憂憂的藍,在此訴說代表開心的樂樂其實也會有負面情緒的出現,並不會一直那麼快樂。
圖片來源 IG:@crystaleatsyourbrain
彩蛋2:起初不只有五種情緒?
在電影尚未問世前,《腦筋急轉彎》的導演Pete Docter原本想在電影裡創造27種情緒,包括貪心、罪惡、抑鬱、羞恥、希望、愛、驕傲等等,但經過團隊一番討論,發現27種情緒可能會讓觀眾吃不消,加上小朋友不應該接收到這麼多負面的情緒,所以簡化到剩下喜、怒、哀、厭、驚嚇五種;第二集才新增焦慮、害羞、忌妒、耍廢角色,至於什麼時候會湊滿27個角色,我想我跟影迷們一樣期待第三集的到來!
彩蛋3:靈魂急轉彎
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跟《腦筋急轉彎》的導演竟是同一位!在此可證明Pete Docter的創造以及想像力至今仍不斷湧現,連「死亡」如此沉重的議題,也能用易懂的方式表現出來,非常符合皮克斯的動畫風格,總是用小孩的視角來提醒大人一些重要卻遺忘的事。從這兩部「急轉彎」的故事裡,也可以看出導演想傳達給世人的觀念就是:人生要快樂、勇敢做自己,同時接納心裡所有的情緒與聲音。So YOLO!
彩蛋4:阿廢的原型
時隔九年,再度出續集的《腦筋急轉彎》,加進了不少Z世代的元素,包括角色「阿廢」的出現,也是在訴說現在正值青少年的孩子們,出生於網路科技時代,耍廢心理也隨著年代不同,成為新的內心重要情緒之一。我們在電影裡也可以發現,阿廢總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連走去主控台更改情緒的力氣都省下來,只要手機能做到的,他就不會起身、離開沙發一步;這樣地情況爸媽們是不是很有既視感呢?
彩蛋5:抽象也是種形狀
在電影裡,每個角色都有相對應的形狀。像是樂樂的原型是一顆五芒星,代表著「美好」、「閃耀」,而憂憂則是眼淚,且搭配最憂鬱的藍色,整體看起來比悲傷更悲傷。驚驚是一位紫色細長狀的男士,它繪製成身體最很敏感的形狀「神經」,怒怒原型是一塊紅磚,代表著「堅硬」與「固執」;最後穿著裙子的女子厭厭,則是代表美國大人和小孩都不愛吃的蔬菜「花椰菜」。整部電影的角色,細節中也注入一些小巧思,觀影者可以在這部電影裡完全地感受到皮克斯動畫團隊的細膩與用心。
Text by Ori Chen Images: courtesy of IG:crystaleatsyourbrain、pixar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