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封爵的英國賽車手Lewis Hamilton,在七月初的英國大獎賽中奪下第九次分站冠軍,成為F1歷史上單一分站獲勝次數最多的車手。
對39歲的Hamilton來說,這是最新的里程碑,持續保有最多分站冠軍與與最多頒獎台等紀錄,不過距離上次勝利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了。在奪下英國大獎賽的幾週後,他又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大獎賽中奪得殿軍,隨後一週,Hamilton更在比利時大獎賽中再次獲勝(不過隊友George Russell後因車輛超重遭取消資格)。
我有幸在匈牙利大獎賽前,在布達佩斯的Ritz-Carlton飯店採訪Hamilton。Ritz-Carlton飯店是賓士AMG車隊的官方合作夥伴。我們從維也納搭賓士前往布達佩斯,參加Ritz-Carlton飯店的「傳奇車之旅」。Hamilton來到活動現場,也順道介紹他去年與烈酒公司Casa Lumbre共同推出的無酒精龍舌蘭品牌Almave。
Hamilton在賽道上也面臨新的挑戰。本賽季是他最後一次為合作12年的賓士車隊效力,並在2025年加入法拉利車隊。Hamilton還進軍好萊塢,擔任備受矚目的電影《F1》的聯合製片,該片預定明年上映,主演是布萊德彼特,他飾演一位重返F1賽場的退役車手。
我們談到了他如何重回頒獎台、如何保持狀態與年輕車手競爭、對《F1》電影劇本的看法、與布萊德彼特一同上賽道的感想、與導演Joseph Kosinski的合作,以及他何時會退出賽車界。
2024年9月1日,Hamilton率領賓士AMG車隊參加義大利大獎賽。
Esquire(以下簡稱E):創辦無酒精龍舌蘭Almave時,你有什麼樣的收穫?
Lewis Hamilton(以下簡稱H):對賽車手來說,遠離賽道去做其他事情、接觸不同的領域是非常健康的事情。當你與專家共事時,你可能會問一些專家們以前從未考慮過的問題。
E:你在英國大獎賽得勝,這是2021年以來首次奪魁,能在故鄉奪冠,感覺如何?
H:大家都說這次勝利很像神話,也確實令我意外,當時我完全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可能性,最終我超越了自我。我們的團隊也表現出色,幫助我重新振作起來,因此能在家鄉和家人一起實現這一切非常棒,這是我在賓士車隊的最後一季比賽,真的是非常夢幻的經歷。
E:過去幾年經歷了巨大的成功,之後又陷入一些低潮。你在這段過程中學到了什麼?
H:這是一場心靈的戰鬥,我得保持理智、試著使用新的工具,最終還是要回到毅力和專注層面,努力致志,終究會得到回報。我想我學到的是,生活其實就是你能承受多少痛苦並繼續前進,考驗你能經歷多少折磨並邁步前行。重點不在你如何跌倒,而是你如何站起來,並持續投入,與合作夥伴建立聯繫,我想我這段時間裡學會成為一位更好的隊友,用更多時間強化溝通。
Hamilton在匈牙利大獎賽前夜,在布達佩斯的Ritz-Carlton飯店,為一群受邀嘉賓調製他的Almave調酒。
E:來聊聊之後會上映、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F1》。你是這部電影的製片,當初是怎麼參與進去的?
H:我們從很早就開始進行了,當時還有好幾套劇本。我通過湯姆克魯斯認識了導演,一起討論電影的事情。
E:過程怎麼樣?編劇有問你F1賽車的細節嗎?
H:編劇做了大量的研究,不僅觀看,還下場參加了比賽。當他寫完劇本後,我會和他一起看,指出哪些地方有點不符合F1實際的情況,確保劇本儘可能真實。同時我還創辦了一家製作公司,與其他人一起擔任製片。我參與了各方面,確保演員陣容多樣化、像是維修站有女性角色等,而這在實際賽道上從未出現。當初我很想找漢斯季默做電影音樂,因此我們有了漢斯季默,整個團隊都做得非常出色。
E:劇本哪些部分讓你覺得不真實?
H:主要是賽車場上的事情,比如說工程師用的技術術語,還有超車、維修站等情境。電影裡有時會看到車子撞牆後翻滾還能繼續行駛,但這在現實不會發生。
E:你有沒有和布萊德彼特一起上賽道看看他的駕駛技術?他表現如何?
H:有,我帶他去了洛杉磯的賽道,我坐在副駕駛座,他開車。我年輕時曾做過駕駛教練,那是我賽車期間賺外快的方式,所以我有無數的經驗,能立刻看出哪些駕駛有潛力。布萊德彼特一開始就進入狀況,他的DNA裡有這種東西,只是他還沒有像我們一樣精進,不過他有著巨大的潛力。
E:你對布萊德彼特能演繹真實的賽車手有信心?
H:是的,但顯然需要時間。畢竟一位50多歲的老將跳回賽場與年輕選手競爭,這本來就是不太現實的事。但我們討論過,如果真要這樣做,應該如何進行?你需要多少訓練才能真正回到賽道上?這裡面涉及很多細節。
2007年,Lewis Hamilton與Williams車隊創辦人Frank Williams(右)合影。
E:你如何調整訓練計劃,以保持新鮮感和競爭力?
H:肯定要隨時間調整,並學會如何調節能量與精力。恢復非常重要,方方面面都要顧到,不是去健身房而已,還有身體的伸展、做了多少物理治療、飲食調整等,而這些每週都在變化。
E:你為了賽車運動經常跑來跑去,是否有一些小撇步讓自己在外征戰時感到舒適?
H:不算有。我會寫歌唱歌,也常聽R&B風格的音樂。我也愛閱讀,在早上嘗試冥想,不過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而且我很專注於良好的睡眠,我會根據第二天需要起床的時間來就寢。
E:你也參加了各種不少的活動,像剛才的Almave品鑑會就是與Ritz-Carlton這樣的夥伴合作。你喜歡這樣的經歷嗎?
H:我們最近還在談論這問題。在墨西哥城,我去了一所學校看望孩子。過去五六年,我也與像Ritz-Carlton這樣的夥伴合作,關注「你帶來了什麼影響?怎樣回饋社會?」當我們去學校,看到企業對孩子們的投資,讓我內心充滿溫暖,尤其是我的基金會致力於幫助那些無法獲得機會的年輕人,讓他們進入運動領域等,引導他們日後走向良好的職涯。
E:你對自己的職涯有規劃嗎?明年開始與新隊伍合作,有想過還會拼多久嗎?
H:確實有規劃。有時候我會想:「天啊,我不知道能再持續多久」;有些日子會想:「天啊,希望能有一個真正的休息」。因為賽車不像其他運動有一個大假期,一般要到12月中或末才結束,接著在1月就要開始訓練,每天訓練兩次,還得進行數小時的療程,所以真沒太多空閒時間。到了2月,你要全力以赴地比賽,一直到12月。
E:聽起來很辛苦。
H:但我都會制定策略和安排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我非常注重這點。比如我現在有跟品牌合作,我會管理我的時間,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與賽車中。我希望我永遠不會感到倦怠,但我感覺我知道我什麼時候退出賽場。
E:你感覺的到?
H:是的,趁我還有能力,我希望能盡情發揮,享受這項我一生都熱愛的運動。太多賽車手提前結束了自己的職涯,我也聽很多車手說他們希望能多待一到兩年,他們常說:「想盡可能待久一點!」
不過如果我表現不好,我也不願意繼續賴著,所以問題在於你有多想訓練?當我22歲時,鍛鍊和保持健康很容易,不太需要恢復期,也沒有太多壓力,只要專心拼搏。現在的問題是:我如何保持敏銳,應對我參與的所有事務,並仍然能與20多歲的年輕人競爭。
E:擊敗年輕選手會讓你特別滿足嗎?
H:其實不會。我天生就非常有競爭心。我不在乎對手是誰,我只想贏。
E:無論對手是誰?
H:是的。前幾天我獲勝時,我沒有想什麼,只想到跟我一起努力的團隊,他們犧牲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比方說早點回家看孩子之類的,只為了取得更好的結果。
Text by Brian O’Keefe
Translation and Edit by Tony Kao
Image:courtesy of 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Ritz-Carlton
延伸閱讀:
Myfeel阿迷趴吸引破萬球迷進場同歡,韓星尹廈情開球、歌后孫盛希、艾怡良獻唱,打造活力迷彩週末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