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當星辰落入腕間:格拉蘇蒂原創180週年的時光詩篇

當星辰落入腕間:格拉蘇蒂原創180週年的時光詩篇

2025/11/09 編輯 / Albert Lee

180年前,當第一批製錶師踏入德國薩克森州的格拉蘇蒂小鎮,他們仰望著璀璨星空,並將其視為計算時間最重要的依據。製錶師們日復一日觀測天象,試圖以機械的律動捕捉宇宙永恆的節奏。這是一場人類與星辰的競賽,也是一段關於精準的朝聖之旅。

如今,格拉蘇蒂原創以這款偏心月相腕錶180週年紀念版,向那段仰望星空的歲月致敬。錶盤上的砂金石,彷彿凝固了銀河的光輝,每一顆微小的金色光點,都是時間長河中的星辰記憶。


德式精神:從精準到完美

德國製錶的靈魂,從來不只是技術的堆疊,更像是近乎偏執的完美主義。當年的格拉蘇蒂製錶師們發現,他們打造的時計已經比天文觀測更加精準時,他們並沒有因自滿而止步,反而尋求更可靠的時間來源。於是在1880年,一條連接柏林天文台的電報線路,將精準計時帶入了全新紀元。

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同樣也呈現在腕錶的每個細節中,比方說像是品牌引以為傲的同軸同平面大日曆顯示。這項絕技讓大日曆的兩位數字之間不僅沒有任何分隔線,更完美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看似簡單的設計,背後卻藏著複雜的機械結構。為了追求視覺上的純粹與和諧,工程師們願意克服技術難題,只為呈現那毫無瑕疵的美感──這正是德國工藝精神的最佳註解。

這款偏心月相腕錶180週年紀念版,搭載品牌自製的Calibre 92自動上鍊機芯,配備了能抵禦溫差與磁場影響的矽游絲,每小時28,800次的振頻提供出色的精準度,100小時的動力儲存則確保時間的從容不迫。透過藍寶石水晶底蓋,經典的四分之三夾板映入眼前,表面飾以格拉蘇蒂標誌性的柱狀紋,每處細節都要求盡善盡美,即便是在看不見的地方。


偏心之美:不對稱中的和諧

如果說瑞士製錶追求對稱的古典美學,那麼格拉蘇蒂的偏心設計,就是種更具哲學意涵的表達。時分顯示偏左上方,小秒針獨立於左下,大日曆視窗與月相盤各據一隅──這種不對稱的佈局,呈現出動態的平衡感,就像夜空中的星座,看似隨機分布,卻自有其內在的秩序與韻律。

40毫米的鉑金錶殼內,閃爍著金色光點的深藍色砂金石錶盤,散發著如星空般的神祕光澤,這也是格拉蘇蒂原創首次將這種材質運用在錶盤上。當光線掠過錶面,那些閃耀的繁星,與斜掛於2點鐘方向的月相盤相互呼應,而那輪明月還是白色珍珠母貝製成,讓這腕錶上的夜空深邃且充滿詩意。


紀念款的日常詩意

有些限量腕錶註定只能靜置於收藏櫃中,但格拉蘇蒂原創對這款180週年紀念版腕錶有著不同的期許──它應該被佩戴、被使用,進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它所呈現的詩意一樣。

100小時的動力儲存意味著即使週末取下,週一清晨它依然精準運行;50米的防水性能,也足以應付日常所需。品牌更貼心地提供了兩種錶帶選擇:經典的藍色路易斯安那鱷魚皮錶帶,適合正式場合,展現優雅從容;具多種顏色選擇的尼龍編織錶帶,則更為休閒舒適,無論是日常通勤或週末出遊都游刃有餘。讓這只珍貴的紀念款腕錶,也能靈活融入不同的生活場景。

這種實用性的考量,恰恰體現了格拉蘇蒂原創的製錶哲學:再精密的機械,再珍貴的材質,最終都是為了陪伴佩戴者度過真實的時光。星空固然浪漫,但能夠記錄每一個平凡日子裡的非凡時刻,才是腕錶真正的價值所在。

當你在夜晚抬起手腕看向這枚腕錶時,或許會想起當年那些仰望星空的製錶師們。他們的夢想,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計時功能,而是將星辰的美麗與機械的精準,永恆地封存在這方寸之間。星空依舊璀璨,而格拉蘇蒂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不只在展示櫃中,更在每一位佩戴者的腕間,在每一個被記錄下來的日常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