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這部GMA T.50前,如果你還不知道Gordon Murray是哪號人物,請容我們稍微簡述一下他的過往。
說到Murray,就必須先提到他設計的數代一級方程式賽車,而這些因應F1規則所打造的賽車所歸屬的車隊――Brabham車隊,在1962至1992年的30年F1參賽歷程中戰功彪炳,能夠跑出佳績,Murray的設計絕對功不可沒。
Brabham BT45
Murray為Brabham設計的第一部賽車是1973年的BT42,當年阿根廷車手Carlos Alberto Reutemann在那個只有前六名才能取得積分的時代,便是開著BT42分別在法國站和美國站以第三名站上頒獎台;沿用Cosworth的3.0升V8引擎,以及BT42的三角截面單體車殼設計後,隔年披掛上陣的BT44則是進化到導入了側裙和氣壩,成績雖然未如前一年出色,但也讓Reutemann該賽季摘下三站冠軍,也幫助車隊最終以35分位列第五名作收,連續兩年逐漸起色的成績一掃71〜72年的低迷。
在接下來的幾年,Brabham車隊的BT44B到BT45C的表現未盡如人意,可靠度上比不上McLaren的M23和Ferrari 312T,這使得Gordon Murray不得不尋求更劃時代的設計去突破之前參賽車面臨的窘境――於是他職業生涯最引以為傲的BT46B在1977年從他苦思的腦洞中脫穎而出。BT46B車尾那超大風扇無異是當代最出類拔萃的全新技術,當他企圖因應當年Alfa引擎過寬的龐大體積很難再安置必要的文氏管或透過Lotus那樣龐大的尾翼來達到理想的地面效應,於是他悖於常理的首度採用大型風扇,迅速將底盤下方的氣流抽光來達成真空狀態,讓參賽車車胎在行駛時能夠穩穩地黏在地面上――這正是他設計GMA T.50的靈感來源之一。
McLaren F1
Murray不僅設計F1賽車出名,他在合法上路超級跑車方面的作品也同樣令人難忘。GM最讓人驚奇的量產車款便是1992〜1998年間共生產106部的McLaren F1;為了造出可日常生活使用、穩定性高、動力強大、舒適度又不打折扣的超跑,Murray為F1導入了許多創新的想法:包括史上首次採用的全碳纖維車體結構、可增強地面效應的電子風扇、居中的駕駛座位置、不靠繁瑣空力套件(除了雨刷下方的小型導流板和車尾分流器)便能達到優越風阻係數的絕佳車體流線,讓F1曾經是地表上最快的量產車。
Gordon Murray Automotive超跑公司這次推出的GMA T.50幾乎沿用了過去McLaren F1的設計理念進化而來,除了Murray老搭檔Cosworth引擎大廠提供的3.9升V12自然進氣引擎(超高的12100轉爆發650匹最大馬力,透過六種空力模式中Vmax Boost模式後,最高可到達700hp),車體更追求F1模式以超級輕量化的結構壓低到僅986公斤車重,重要的是車尾採用了以48V輕油電系統所發動的大型車尾風扇,降低風阻並加大下壓力,藉此達到最強且最容易上手的「可變式車底空力系統」操控性能。
2021年發表、2020年1月開始交車的GMA T.50僅限定生產100部,每部售價約310萬美元,Gordon Murray認為這是可以在實戰中打趴其他V12超跑的「類比超跑」絕作,在未來以電能發動掛帥的時代中,你將再也見不到擁有如此聲浪渾厚、輸出強勁的自然進氣超跑――這也讓這部無疑是F1後繼車的Hypercar成為絕響。
Gordon Murray Automotive官方宣傳片
Text by Geoff Lai Images:Gordon Murray Automotive
延伸閱讀:
汽車不僅止於機械 Mercedes-Benz攜手Virgil Abloh點燃聯名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