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CULTURE - 脫口秀的言論邊界──是幽默,還是冒犯?
CULTURE

脫口秀的言論邊界──是幽默,還是冒犯?

2023/10/25 編輯 / gary liu



「公豬怎麼叫?」

「齁齁齁。」

「母豬怎麼叫?」

「我不要走路,幫我叫Uber。我不要工作,我要出國旅行找自己。我討厭你媽。」

以少數女性為本,配上生動的表情與動作,賀瓏「母豬怎麼叫」的表演片段,引起台下一陣爆笑,不料後續上傳影片至Youtube後,卻引起許多撻伐,網友們要求經紀公司下架影片,並針對厭女與歧視女性進行道歉。

在瀏覽社群風向後,我發現不少名人或粉專都予以譴責,認為這樣扭曲的言論是在撕裂社會。你可以自嘲,或開權貴者的玩笑,但不該開弱勢族群的玩笑,難道賀瓏不需為此道歉嗎?

同意嗎?我不同意。原因在於脫口秀這場域有特殊性,任何的議題皆為平等,只有高下之分(取決於演出好不好笑)。既然來聽脫口秀,或點開了脫口秀影片,代表你接受「認知被挑戰」的前提,沒有說你今天可以開黑人的玩笑、可以開饑民的玩笑、可以開五體好滿足乙武洋匡的玩笑,卻不能開男生女生的玩笑、不能開廣島原爆的玩笑、不能開在八仙遇到熟人的玩笑。

「怎麼可能,一定有某些議題不能觸碰的吧!例如納粹、宗教之類的。」

沒有,還真的什麼都可以。對我來說,脫口秀的本質就是百無禁忌,Ari Shaffir在台上大酸猶太人、George Carlin則直言基督教是狗屎,為什麼他們那麼成功,不惹人反感?因為好笑。只要好笑,一切沒問題,該死的是難笑,跟主題完全無關。如果有人在脫口秀中讚揚恐怖主義與反人類罪行,而且還說得很好笑,那我也會拍拍手,問題是超級難。回到賀瓏母豬笑話,我笑不太出來,那就單純SKIP就好,不會想出征或取消他,也覺得他無須道歉。我們來聽聽看業界表演者的看法,以及脫口秀帶給他們的意義。




品喬:我喜歡用嘴巴讓人很開心,我指的是單口喜劇。

大學時我曾有過導演夢,便選讀了電影系,卻發現要把腦海中的影像幻化成現實沒有那麼簡單,還有些現實考量的因素,像是要去籌錢、申請補助等,因此感到有些挫折,當時我就尋思有沒有更簡單又不用花錢的創作模式。在後續擔任編劇的過程中,我在網路上看到了Jim程建評的單口喜劇,由於笑話簡短又帶點黑色幽默,帶給我許多啟發,也了解到原來中文脫口秀也可以這麼好玩風趣,便踏上了喜劇演員之路。

身為女性,我能理解「母豬怎麼叫」在網路上引起的憤怒,不過我個人卻不這麼看,因為脫口秀充滿人性的多元樣貌,有時會刻意強化某種刻板印象,進而冒犯觀眾的底線,這也是喜劇常見的手法與創作方式。在那樣的場合下,演員反串某一種形象或角色,並不見得代表他本人,就算主講者透過自身觀點創作笑話,我也會以「戲劇作品」的前提去欣賞。笑話是演員的台詞,台詞背後有很多可能性,能讓觀眾去思考、去玩味,這正是喜劇有趣的地方。


品喬根據自身經歷與觀察演繹性別笑話。


像是我自己也會拿男性開玩笑、講一些帶點仇男的段子,這些都是根據我過去的情傷,以及觀察到的男女刻板印象所編寫而成,我可能會加以誇張或放大,但目的是為了喜劇效果,並希望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不是無來由地去攻擊他人。

台灣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責罵或反對的聲音也不會消失,只要進行挖苦式的創作,就難免讓人不舒服。與其討論什麼題材OK不OK,倒不如檢視這樣的動機有沒有刻意傷害他人的惡意,或是問自己挑選這樣的題材是為了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內心保有一把尺,並對自己講過的話負責,況且台下觀眾們的反應都很真實,我想演員們在表演時,也都冷暖自知。




堯嗓:藍色憂鬱的Blue流風格,諧音狂熱的諧餓演員,但更愛演正方形。

我本身在金融業服務,擔任財務規劃師,因此做脫口秀算是斜槓,雖然這一行門檻看似不高,但要做到好真的很難。

以前我就熱愛觀看中國的《脫口秀大會》,當中有位選手叫呼蘭,他本身也是精算專業,從事金融和保險,就好像我自身的投射一樣,再加上他時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特別的觀點,讓我十分欣賞,剛好那時我們公司辦活動,需要徵選主持人,便興起了挑戰的想法,雖然最終因為調性不合沒有入選,卻激起了我對脫口秀的熱情和興趣,也算是另一項收穫。

賀瓏所屬的薩泰爾公司本身就擅長塑造爭議,我相信炒作的成分是一定有,演員們肯定也不在意,甚或覺得多多益善,這點從他們自行上傳影片即可得知,畢竟負面聲量也是聲量,或許未來還可以變成段子再度墊高一波,像是之前的龍K事件,日後也成為了演員挖苦自己的橋段之一。

脫口秀本身就是冒犯的藝術,有爭議才有矛盾,才能夠創造議題,重點是要在對應的場合講對應的事。我也認同脫口秀的場子有特殊性,講什麼都無可厚非,最糟糕的就是不好笑。至於上傳到網路上供所有人瀏覽算不算在脫口秀場域內?這點就要看是Open Mic還是專場了,像是Open Mic門檻低,不好笑與翻車是常有的事情,那麼這種實驗性質的場合,未經同意便拍攝上傳就很不道德,所以我們反而要責怪上傳者,而不是表演者本身,當然如果自己上傳就另當別論了。


堯嗓提及喜劇在不同的表演場合有對應的表演方式。


談到奧斯卡頒獎典禮算哪一種?開別人老婆的玩笑合不合適?我認為頒獎典禮不是脫口秀,與一般社交場合一樣,都具備聽眾的不可預料性,你要講這些,風險自然很高,還請自行評估,但我也覺得威爾史密斯身為公眾人物,確實不該在大庭廣眾下動手揍人。

台灣脫口秀市場小,相同花費與時間下,多數民眾仍寧願上餐廳、看電影,我們常笑說每次來聽的講的都同一批人,彼此也幾乎認識。希望大家可以多支持這項產業,達成一股正向循環,也歡迎來到台上挑戰與檢視自己,最終你會接納自己的不好笑,也無形間培養了接受批評的雅量。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達志/Shutterstock、品喬、堯嗓

延伸閱讀:

走入時光隧道──沒有新歌的唱片行

過於便利的陷阱──AI音樂帶來的挑戰

青春代言手──岩井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