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藝文 - 走過「追星之痛」:當偶像成了罪犯,如何走出遭受背叛的陰影?
藝文

走過「追星之痛」:當偶像成了罪犯,如何走出遭受背叛的陰影?

2024/06/21 編輯 / gary liu

鄭俊英被捕後,吳洗娟為周邊舉辦了一場告別式。


我們心中總有些仰慕之人,可能是藝人、運動員甚或政治人物,這些人的一舉一動,總是影響人們看待生活的態度。但這些當紅人物卻未必能持續發光發熱,有時其「跌落神壇」的速度,甚至快到令人措手不及。當層層包裝的虛偽表象被戳破後,我們該如何面對美好幻滅的世界?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一書記錄追星路上受挫的粉絲,在得知偶像犯下重罪後,他們的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作者吳洗娟曾是鄭俊英的粉絲,當時是國中生的她穿著韓服四處追星,有著「韓服少女」的稱號,甚至獲邀上電視節目,是追星族稱羨的「成粉(成功的粉絲)」。鄭俊英為她簽名時寫下「認真念書,好好盡孝,我會一直為你歌唱」的語句更讓她奮發向上,考取韓國藝術綜合大學電影系。立志從事影視工作的吳洗娟,正一步步實現夢想,沒想到一則新聞卻打亂了她的人生。

2019年,鄭俊英因涉嫌多起性犯罪遭受偵查,吳洗娟支持鄭俊英的美好回憶,在一夕間成了力挺性犯罪者的黑歷史。她在書中寫道:「一無所知地喜歡著他的我,自認是受害者,但也說不定其實是個袖手旁觀的人。好難受,我好討厭我自己。」深陷感傷、憤怒與自我懷疑的她,在好友鼓勵下,嘗試將追星失敗的歷程拍成紀錄片《成粉》。片中她訪問同樣錯付感情的朋友們、理解好友的心路歷程,也進一步認識自己深層、複雜的內心。此書以吳洗娟的日記、訪談記錄,及電影上映後對觀眾提問的答覆,記錄影片從拍攝到上映的點點滴滴。


《成粉》紀錄片上映後,在釜山影展成為熱門話題 。


書中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受訪者發人深省的哲思。有受訪者歷經失敗的追星經驗後,使她感受到應提高對媒體的警覺心,並認為塑造明星的媒體也應對社會議題有更高的敏銳度,不能僅為了維護藝人形象一昧袒護,反而令更多人受傷;也有人提及明星在備受呵護下容易成為「只知道接受愛,但不懂得怎麼好好感受愛的人。」一針見血地批判明星光環下潛藏的盲點。

關於追星心態的轉變,受訪者玟敬的反思也極為深刻:「小時候覺得能被喜歡的藝人認出來才算是成功的粉絲,但我現在不這樣想了。我認為能透過藝人,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成長,那才是真正成功的粉絲。」吳洗娟於映後問答的章節也提及類似看法。痛苦昇華後的「追星之愛」,不再只把目光放在偶像身上,而是在付出愛的同時,也能從對方的世界汲取值得喜歡的事物,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這是一本讓人看見傷痛,卻也教人不要放棄愛的溫暖書籍,從吳洗娟到受訪者,每個人皆坦然分享自己失敗追星的痛苦掙扎,但也從真誠對話中,思索付出愛能帶來的成長與幸福,進而找回愛人的勇氣。

「盡情去愛真是很難的一件事,但不去愛更難,放手去愛吧!」吳洗娟激勵著讀者。若你也曾經對心中的偶像失望過,不妨閱讀此書,讓吳洗娟以暖心且充滿力量的文字,帶你走過這段療傷、成長的旅程。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by 時報出版


Images: courtesy of 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黑潮魔力 The Story of Black 

Montblanc慶祝大師傑作書寫工具問世百週年,聯手金獎導演Wes Anderson演繹百年傳奇 

貓攬人心 Cats Catch the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