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封面人物 - 好萊塢三巨頭 Esquire獨家專訪 Vol.2
封面人物

好萊塢三巨頭 Esquire獨家專訪 Vol.2

2019/07/09 編輯 /

昆汀導演生涯第九部作品,背景在1969年的《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Esquire邀請導演與兩位大將,分享第一手獨家資訊,關於創意與友誼、成功與失敗,以及站在好萊塢風頭浪尖的心境。

Text by Michael Halmy Photographs by Alexi Lubomorski Styling by Matthew Marden Casting by Emily Poenisch Translation by Yuli Hsu


本期Esquire好萊塢限量版封面,博客來獨家發售中。


建立角色


ESQ:昆汀導演,布萊德和李奧納多,是否引出了一些你原本沒想過的角色設定?

:還不少呢!不過,布萊德當時已經對演員與替身的歷史很了解,所以看了劇本就說:「喔,所以就是像Steve McQueen和Bud Ekins那樣子。」然後馬上看懂李奧納多的角色是影射可憐的Steve McQueen。

:我則是可憐的Bud Ekins。

:(笑)布萊德馬上就覺得這個點子很好,迫不及待想加入。這部電影的三個主角分別代表了好萊塢三種不同類型的人。一個就是女主角莎朗,她是真正過著「好萊塢生活」的人;一個就是瑞克,他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優秀,他有點錢,有間屋子,重點是他還有工作;再來就是克里夫了,克里夫代表全心全意奉獻給好萊塢與電影產業,但完全沒有知名度的人。(李奧納多和布萊德大笑)他是好萊塢的一部分,但從預告片裡可以得知他甚至不住在那裡,也就是他根本不是好萊塢的一分子。布萊德不只詮釋,還協助開發克里夫這個角色。他的年紀跟我一樣,1969年時我們都差不多五、六歲,所以歷史事件、電視節目什麼的,他跟我都有所認知。但李奧納多跟我們就有點差距,所以我必須找更多資料給他。


ESQ:導演,你說到重點了。關於演戲這回事,首先是「角色的設定」,接著是演員如何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情感,讓這個角色擁有生命。布萊德,你是否有套用個人經驗進入這個角色中呢?

:我常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例如,電影裡克里夫就住在一個汽車戲院(Drive-in theater)旁邊。而我在密蘇里長大,正好也住在一間汽車戲院的附近,有個朋友家後院就可以看到螢幕,我們常常去。類似這樣的回憶不斷在拍攝過程閃現,讓我更融入角色。克里夫的年紀也跟我爸差不多。


ESQ:那李奧納多呢?

:我可說是在這個產業中長大的,很多朋友是我13歲開始演戲時就認識了。許多人經歷各式各樣磨難,其中我特別有感觸,就是關於自我定位的追尋。在這產業中,只有頂尖的1%那群演員,有資格挑選劇本。我認識很多人因此而痛苦著。大家都熱愛拍電影,但始終有些失落感,缺乏認同感。瑞克一輩子都在渴求認同,但他覺得自己始終被拒於門外,他差點就要得到機會,要不是事情急轉直下……


ESQ:所以你真的認識這樣的人——

:對,但我真正對這部電影產生共鳴的,是克里夫和瑞克之間的情感其實很動人。經歷了風風雨雨,他們就像家人一樣,堅定的情誼足以協助他們度過眼前的難關。



抽絲剝繭


ESQ:這部電影有個隱喻我很喜歡。在當時,其實現在也是,西部片一直都是美國男子氣概的象徵,但這個概念正在逐漸改變。細數1969年的不同西部片,會發現比起所謂的男子漢或男性應該如何的隱喻,更像是在探討我們如何看待美國:《真實的勇氣》(True Grit)、《虎豹小霸王》、《逍遙騎士》、《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等等……瑞克和克里夫這樣的組合,也是美國人最愛的:兄弟、夥伴、雙人組。

昆:我記得有件事——當時已經跟李奧納多講了很多背景故事,但他還說:「嗯,我還需要更多資訊才能演。」(拍桌)在聊到那個時代的不同演員時,有些事讓他著迷,我提起了——

:雷夫‧米克爾(Ralph Meeker)?

:不,他很棒,但我那時是說皮特‧迪尤爾(Pete Duel)。

:噢對。

:一開始是布萊德提起了《Alias Smith and Jones》這部1971熱播到1973的電視劇,我們兩個小時候都超愛。而那是我們第一次知道「自殺」是什麼意思,因為主演的演員皮特‧迪尤爾後來自殺了。

:得知這個消息時,我正在奶奶家。我默默走上樓,到房間裡,然後開始哭。真的心情太差了。

:他們倆聊起這件事時,我完全不曉得那個劇和那位演員。他們說皮特自殺時他們的情緒反應一模一樣。

:我們都在八歲的時候,因為皮特而知道了什麼叫做自殺……

:這讓我感觸很深,事實上,在這產業中自殺的人所在多有,持續的消耗與挫折真的可能導致那樣的結果……我想傳達給觀眾的是,瑞克這個角色的處境,是非常有可能去自殺的。

:我們深入的談論這個話題,彷彿懂了為什麼皮特這麼做。他當時聲稱自己利用喝酒來自我療癒,我們就在想,搞不好瑞克也有酒精成癮問題。我在劇本裡並沒有給他這樣的設定,但我設定他是個情緒化的人,而李奧納多幫我找好理由,那就是酗酒。


ESQ:有一幕是電影中的少女演員,在你「狀況很差」時打電話給你,那一幕對你來說是否很艱難?

:非常。其實這部電影並不是瑞克的試著定義自己的存在價值,而是試著接受並感謝。站在瑞克的立場想想,他不斷的追尋身為明星的立足點,但門一次又一次在他眼前關上,他開始意識到:我能得到幸福嗎?如果目標終究實現不了也沒關係嗎?對於瑞克來說,他的夢想經常被踐踏,他正經歷每天都自我懷疑、自厭自棄的旅程。他是否可以受到業界讚賞?是否有苦盡甘來的一天,或者只是持續的令人失望?這就是瑞克帶來的故事線,同時也是昆汀導演對好萊塢那些努力不懈的人表達敬佩與致敬。


ESQ:畢竟他們曾經努力過了,對吧?

:是的,各方面來說,我認為這就是故事的精髓。



勝利、認同、男子漢


ESQ:我們剛才有提到,表面上這部電影是描述1969年的演員們如何面對好萊塢變遷。但實際上,兩位男主角在打一場硬仗,這是至今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就是中年危機!我在人生的一半、事業發展到一半,我投入的產業卻不再需要我了,該如何是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焦慮。

:我覺得你說得對耶。

:沒錯,我是誰?我為何存在?


ESQ:我認為對男人來說,自我認同多半來自事業。

:瑞克在1955年來到好萊塢,當時他年輕帥氣,住在密蘇里,但他覺得,「嘿,我應該去一個帥哥可以賺錢的地方」,於是來到好萊塢,穿著時髦的衣服到熱鬧的地方閒晃。

:我1986年時就是這樣想的。(笑)

:真高興這個計畫奏效了。

:沒錯。

:不過,瑞克的賣點就跟其他人一樣:男子氣概、性感、英俊、輪廓分明。


ESQ:在那個年代,這就是男性自尊的縮影。

:沒錯,正是這樣的條件,才能主演西部片。


ESQ:畢.雷諾斯(Burt Reynolds)和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就是這樣發跡的。

:沒錯,然而,新世代主流卻恰恰相反:纖細身材、中性憂鬱、長髮,而且還是名人的之後,例如彼得.芳達(Peter Fonda,珍芳達的弟弟)、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阿洛.格思里(Arlo Guthrie)等人。


ESQ:有意思的是,不只是這種「漂亮男子」受到愛戴,還有對反社會領袖的愛戴。而其中最激進的反社會領袖正是查爾斯.曼森。他當時長髮、年輕、魅力十足,還有許多女人獻身,過著簡直像是電影劇情的生活,也變得非常有名,比明星還有名。

:說得好、說得好。

:電影中,有一段劇情發生在斯班農場(Spahn Ranch)。整部電影,我們一直身處於真正的好萊塢西部電影中,創造戲劇化又虛假的男子漢形象。最後來到斯班農場,這個破敗的西部背景,那些男性化的儀式被播出,但這次是真實的,沒有人在表演。


ESQ:你是怎麼看待克里夫這個人的?

:他非常的處變不驚,而且對自己的處境也滿意。我認為他是那種隨遇而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類型,也沒有那麼多要求。所以他看到那個女孩時,瞬間明白有一些新的、令人興奮的事情即將發生了。

:我在想,我自己也是業界裡的人,做這行非常需要支持你的人,可以一起看電視,講幹話五個小時的人。有一場戲,布萊德即興發揮了一番,依照劇本,瑞克上戲時宿醉又喪志,一副向命運妥協的沮喪樣子,這時,布萊德突然說了一句劇本沒有的台詞,他說:「不要忘了,你是最屌的。瑞克達爾頓,永遠的一哥。(Hey, you're Rick fucking Dalton. Don't you forget that.)」




完整內容詳見ESQUIRE國際中文版2019年7月份第167期

後續點我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好萊塢三巨頭 Esquire獨家專訪 Vol.1》

《好萊塢三巨頭 Esquire獨家專訪 Vol.3》


Text by Michael Halmy Photographs by Alexi Lubomorski Styling by Matthew Marden Casting by Emily Poenisch Translation by Yuli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