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2011年《King Of Limbs》迷幻電子掛帥的冷僻孤獨感,神團Radiohead主唱Thom Yorke帶來他的第三張個人專輯《ANIMA》。此次最特別的就是與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合作的音樂短片,務必搭配這長約15分鐘的音樂電影服用,幽靈鬼魅般的囈語獨白,在脈衝音場與電子節奏的現代舞場域裡,述說一篇後世紀般的預言,在都市叢林中迷失的我們,何嘗不是夢遊症患者。
Text by 郭璈 Images:courtesy of 映象唱片、Getty Image
Radiohead主唱Thom Yorke
在去年的公開訪談,Thom Yorke──這位90年代以來最偉大之一的音樂人,分享Radiohead的創作過程,他說做一首歌就像是組樂高,他會先哼唱一小段旋律或彈奏一些和絃,待其他團員認為可以將其延伸擴大後再繼續編曲。這是樂團的默契,大家在創作時會盡可能為他人設想,唯有眾人都安穩後,才能確保彼此能夠隨心所欲地在這個安心空間裡盡情實驗。
所以相較於Radiohead如同實驗般的纖細精密,Thom面對個人專輯的思維會較為單純,雖說2006年《The Eraser》還嗅得到一些《Amnesiac》的味道;2014年《Tomorrow's Modern Boxes》則對應他的Side Project樂團Atoms For Peace。但無論如何,他可是神團主唱呀!遑論看不看得懂〈Lotus Flower〉MV裡的舞蹈,Thom Yorke光是直白表現內在神經質就足以令人著迷。
Thom Yorke《ANIMA》,2019,映象唱片發行。
那麼這第三張個人專輯《ANIMA》,可就真的只剩下屬於他個人的焦慮了。在某次觀賞加州實驗電音鬼才Flying Lotus的表演現場,Thom獲得一些啟發,開始撰寫一些新的人聲旋律與冗長橋段,再請樂團長期合作夥伴、名製作人Nigel Godrich刪減成冊,這張專輯就這麼完成了。主題圍繞著文明病症與恐懼:存在於表象的人際關係、派對上的陌生人、擁擠的交通、環保觀念的匱乏等。
此次一大亮點便是與影史上首位在三大影展(坎城、柏林、威尼斯)皆拿過最佳導演的Paul Thomas Anderson(《性本惡》、《黑金企業》、《心靈角落》等)合作,雙方早已熟識合作多年,Paul特別為新專輯拍攝一齣約15分鐘的電影短片,並於Netflix上架,Thom現實中的女友Dajana Roncione也在此片擔當女主角。交錯於地鐵、重力失衡空間與黃昏街道等場景,透過專輯三首新歌和現代舞群的互動表現前衛美感。
開場曲〈Traffic〉僅用合成器、電子鼓、Glitch音效與拍手聲做出精湛變化;〈Dawn Chorus〉是整張專輯最憂鬱的哀愁,呼應鍵盤riff的破碎感,在這首歌之後,歌曲將會越發複雜,例如用洗腦bass line貫穿的〈I Am A Very Rude Person〉、Glitch細膩精緻的〈The Axe〉、或是爵士鼓點分明的〈Impossible Knots〉。
全輯架空於一處反烏托邦的科幻世界,Thom認為,這種世界觀非常適合詮釋人性焦慮,好似幽靈鬼魅般的囈語獨白,在脈衝音場與電子節奏的現代舞場域裡,述說一篇後世紀般的預言,在都市叢林中迷失的我們,何嘗不是夢遊症患者。
完整內容詳見Esquire國際中文版2019年8月份第1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