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初,我們便經歷一場世界戰疫,在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看起來)趨緩,但我們的生活已經歷巨大改變。最大的改變就是宅經濟的發燒,網路商城開始協助餐飲品牌進行數位轉型。邁入「後疫情時代」,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以下以電商、旅遊以及職場三項稍作分析。
電商:餐飲積極盼轉型,投入外送市場
瞄準後疫情時代,實體名店拼經濟,積極數位轉型開拓新通路、佈局電商市場的趨勢,Yahoo奇摩超級商城宣布「防疫振興優惠方案」加碼延長至9/30,新進駐店家享2年開店優惠價18,800元,平均每天26元即可快速開啟電商生意。迎接端午佳節,Yahoo奇摩超級商城攜手40大餐飲與美食名店推「端午情深意粽」活動, 6/25前指定店家滿千折百,消費者不出門也能嚐遍名店經典菜餚、端午美味名粽!
旅遊:出國玩已不可行,國內也很好玩
Airbnb最新數據顯示,隨著台灣國內旅遊開始復甦,6 月第一週的預訂量已經超越了疫情之前的水準,旅遊業前景樂觀。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旅遊產業帶來難以衡量的衝擊, Airbnb 內部數據顯示,旅遊業已開始復甦,這些趨勢將持續在未來幾週和幾個月內形塑出新的旅遊樣貌。
隨著國內防疫措施逐漸解封,旅遊開始復甦,Airbnb 內部數據觀察旅人們傾向於「近距離旅遊」。同樣的趨勢也出現在亞太地區的其他市場,上個月在澳洲、紐西蘭、韓國及日本的預訂量都出現大幅度成長,截至 2020 年 5 月,Airbnb 上的全球預訂中有逾六成是在都會以外目的地的房源。
最近的預訂數據指出,台灣最受歡迎的國內旅遊目的地包含嘉義、花蓮、台南及宜蘭,預訂量均超越去年同期。在 6 月的第一週,嘉義及花蓮的國內預訂量成長甚至都超過六成。隨著各項防疫措施逐步解封,預計將有更多城市的旅遊出現強勁復甦。
而預訂量的成長也反應在都會區以外的目的地。2019年,台灣非都會區的預訂量在 2019 年只佔了總預訂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在 2020 年 5 月,城市以外目的地的單月預定量已提升至逾四成。值得注意的是,Airbnb 上有近六成的房東表示他們會推薦在地人才知道的景點給房客,此新趨勢預估能讓旅遊經濟的正面效益延伸到都會以外的地區。
2020 年 5 月 18 日至 24 日間,Airbnb 上全球的國內旅遊預訂天數已開始多於去年同期。6 月 5 日至 7 日間,全球總預訂金額更出現了自今年 2 月以來的首次正成長 (不包括取消預訂或更改預訂)。
為因應「近距離旅遊」需求成長,Airbnb 將更新應用程式和網頁,協助旅客在當地旅行時能重新探索在地的風土民情,同時簡化預訂程序,讓旅客即使在臨時起意的情況下,也能在最後一刻成功預訂旅程。重新設計的 Airbnb 應用程式和網頁將新增當地的旅遊建議,向旅客介紹鄰近的推薦景點。
職場:宅經濟與網路相關產業需求更熱、人臉辨識要將口罩納入
AI臉部辨識技術廠商「訊連科技」宣布,旗下FaceMe AI臉部辨識引擎推出兩項全新功能,包括偵測是否配戴口罩、及於戴口罩時進行人臉辨識,此兩項技術將應用於所有智慧物聯網場域,包括醫療、零售、門禁、安控、辦公大樓的「後防疫時代」防護控管及人員控制等解決方案。
後防疫時代非接觸性生物辨識需求升溫 訊連科技FaceMe推出口罩偵測及臉部辨識解決方案
另外雖因各地政府實施禁令,工作機會大量流失,也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人力銀行表示,宅經濟增加部分產業的職缺,包含線上影音、遊戲、電子商務與宅配物流等相關工作。
Images:courtesy of Airbnb、Yahoo奇摩超級商城、訊連科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