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金像獎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在9日公布新制。新制提到,最佳影片獎項中錄用的演員與劇組人員需有一定比例的少數族裔與弱勢族群,例如非裔、女性或LGBTQ+性別認同等。措施預計在2024年實施。另外,角逐2022與2023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電影不受此制度規範,仍需提出影片多元性證明。
以後想入圍最佳影片 要達到幾個目標
美國影藝學院表示,為改善僱用制度與幕前後人員的代表性,有意角逐最佳影片獎項的作品,須遵守下面提到的規範,達到一定標準即可。
電影需要有一個主要角色與30%的配角,由少數族裔及弱勢團體人選演出;或是主題需探討相關主題。包含:女性、LGBTQ+、身障;少數族裔則有亞裔、非裔、未被獲得充分代表的族群等。
劇組決策人員或技術部門成員,需由婦女或身障人士等向來處於弱勢的人員出任。
電影與發行公司開設帶薪實習生或學徒等崗位,須包含未獲得充分代表的群體以及弱勢族群。
在行銷與發行等方面,團隊須有多名成員,是來自少數族裔或弱勢族群,與前面一樣,包含女性、身障者以及移民或原住民。
影藝學院:改革即將來臨
來,我們簡單複習一下:以後想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主要角色或部分配角、拍攝期間的工作人員、技術人員(例如燈光師、副導)、實習生、以及發行與行銷團隊,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身障者、LGBTQ+等弱勢族群,或是亞裔、非裔與原住民等少數族裔。以上所提僅是舉例,也就是還有更多族群可能被納入。
在聲明稿中,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大衛魯賓(David Rubin) 與執行長道森哈德森(Dawn Hudson) 表示,獲獎群體必須擴大,才能犯影電影創作與觀眾的多樣性。相信新規定將催化改革。
美國影壇不只白人至上 連女性也備受打壓
支持者認為這能夠幫助美國的電影工作者,批評者則認為是加劇標籤化,對這些人幫助不大。
近年奧斯卡經常遭受批評,指稱影藝學院的會員以及他們圈選的金像獎入圍者及得獎者不夠多元。同時美國影壇的種族與性別歧視,也是公開秘密。
過去曾有報導指出,史嘉蕾喬韓森演出首部《復仇者聯盟》,只獲得幾百萬美元的低報酬,但同片的小勞勃道尼片酬高達5千萬。在2018年演出《黑寡婦2》時這狀況已獲得改善。再早一點,梅莉史翠普也曾在奧斯卡率先發難,批評男女演員的同工不同酬現象。
![]() | ![]() |
有個Hashtag是「#Oscarsowhite」(奧斯卡好白),指奧斯卡淪為只有美國主流能存活的獎項。過去不少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中,有許多為歐洲或亞洲片,包含我們很熟悉的2008年李安導的《臥虎藏龍》,但全員GG,從來沒有美國以外的電影獲獎。因此2020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首度頒給亞洲電影《寄生上流》,才被認為是一項突破。
Images courtesy of Getty Image、FB TheAcadem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