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好萊塢與韓片的夾殺下,國片依舊繳出極為亮眼的成績單,包含《女鬼橋》、《孤味》、《無聲》等都引起不小的話題。而今年疫情正盛,影視產業影響甚鉅,整體呈現下跌之勢,卻仍誕生一些不可多得的佳片。
林哲熙與李沐在戲中有精彩的對手戲。
職人的眼界
於11/19日上映的國片《青春弒戀》集結眾多強大卡司,由林柏宏、李沐、陳庭妮、林哲熹、丁寧、姚愛寗主演,內容講述六位看似毫無關聯,卻相互影響彼此生活的故事,同時也是導演何蔚庭首部驚悚懸疑電影。何導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台灣青春片往往與校園生活連結,但他認為青春不該只關乎初戀,或在學校裡蹦蹦跳跳;初入社會、甚或30歲的年紀也都是青春的一部分。「這時間點的年輕人很迷茫,同時帶點痛苦與掙扎,不論在工作、感情、父母期待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可惜沒人想拍攝這樣的題材,於是我決定拍一部反映社會、探討年輕人想法的電影。」
圖三) 林柏宏展現突破性的演技,令人驚艷。
選角與劇本的秘密
《青春弒戀》的選角方式別出心裁,導演兼編劇的何蔚庭明明已撰寫好劇本,卻刻意不釋出,而是先給演員類似劇中的情境,再請應徵者於試鏡時演出;而男主角林柏宏在試鏡時的表現,更讓何導印象深刻:「當時給柏宏的考題,是請他模擬在警局內自白犯罪的過程,沒想到平時斯斯文文、偶像感十足的柏宏,一坐下後便直勾勾地盯著鏡頭很長一段時間,也嚇到不少工作人員,呈現出非常飽滿的張力。」
在劇本編撰方面,何導也頗有自己心得,在確定演員後,導演便會根據他們的形象修改劇本,讓故事與演員進行互動與結合。導演表示:「劇本是有機的,應該要跟演員來回激盪,同時演員也可以提出對白上的建議,讓劇本更加完整成熟。」
何導精益求精,只為淬鍊最好的作品。
近乎苛求的態度
業界都清楚何導特別專注於拍攝的場景,在尋找場地的環節上,製作組可說是煞費苦心。導演迴避商業氣息濃厚的101、市中心與觀光景點,特地選擇萬華中山區一帶,除了富有生活感之外,也帶有不少多元活潑的色彩。此外,何導對於室內場景的要求更是非常挑剔,與坊間租借到場地後再拍攝的做法不同,何導在找景前便在腦中有了完整的構圖,之後再請劇組尋找。導演笑稱:「場景經理快被我搞瘋了!除了一定要找到我構想的拍攝格局外,還要考量機位的限制,就是為了呈現我心目中的場景。」例如劇中有一場戲,是另一位男主角林哲熹透過窗戶,看到隔壁鄰居的畫面;而要在台北市找到窗戶對望的格局非常困難,最後劇組費盡心力,才終於找到合適的地點,完美傳達都市人生活密集,卻又十分疏遠冷漠的氛圍。
姚愛寗飾演高中生駕輕就熟。
拍片非兒戲
與何導合作過的演員,或許會對他抱持著又敬又畏的態度,甚至認為他十分嚴肅與恐怖。何導解釋道:「拍片很可怕,每天經費都三四十萬在燒。投資商願意出資,代表它們信任你,我自然不能辜負這番期待。」何導強調,安靜、專心、嚴謹是他的執導風格,也不喜歡片場嘻嘻哈哈,更不需要無謂地探班與嬉鬧,進而影響了拍片的節奏。「如果導演心軟,對成品得過且過,只為了跟演員培養好感情,甚至不想得罪劇組,那乾脆不要拍了!」不論是丁寧拍攝《幸福城市》,還是李沐出演《青春弒戀》,劇中演員有時都會拍到心態崩潰,覺得明明已經拍過,為何要再拍一次。何導表示:「有時演員的表演有到位,但我想要更多張力,因此會特別PUSH他們,希望能激發他們的潛力。至於演員覺得我嚴格,是因為我會要求更深的尺度,並挖掘演員內心的東西。」
何謂「演員內心的東西?」導演以劇中角色莫妮卡(陳庭妮飾)為例:莫妮卡是位失敗的演員,而庭妮的演藝之路也曾面臨挫折,因此導演要求庭妮將過去經驗投射至角色中。「當然這樣的過程可能會讓演員感到不安與害怕,因為觀眾能直視他們的內心。」雖然拍攝過程辛苦,但最終陳庭妮與李沐雙雙提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與最佳新演員獎,一切的努力都有了回報。
何蔚庭出生於馬來西亞,後至加拿大與美國求學。知名作品有《台北星期天》與《幸福城市》等。新作《青春弒戀》也將於11月19日上映。
不預設立場
同樣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鋒頭正盛的何蔚庭談起未來規劃時表示:「《青春弒戀》的故事彼此交織,我每天都要拍不同演員的戲,服裝空間也全都不一樣,著實耗掉我不少精力。因此我希望能回去再拍一次喜劇片,或拍一部只有兩三位角色登場的作品。」而在採訪尾聲,導演更大方推薦自己的得意之作:「相信喜歡好故事與思考的觀眾,都會愛上《青春弒戀》這部電影。這不是一部艱澀難懂的影展片,希望大家不要預設立場;白紙一張地進戲院,讓自己隨著電影節奏推進,最後必能享受到美好的觀影體驗。」
Text by Tony Kao Image: courtesy of齊石傳播 Edit by Jack Chian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