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體育焦點 - 衝破黎明──利曼24小時耐力賽百周年
體育焦點

衝破黎明──利曼24小時耐力賽百周年

2023/11/23 編輯 / gary liu



歡迎來到利曼24小時耐力賽,在這裡,跑得快只是最基本,車輛能否穩定運轉、維修組是否強大、車手能否長時間保持專注才是致勝關鍵,「耐操、好擋、拼第一」絕不只是廣告口號,而是賽車場上的真實投射,今年適逢利曼100周年,讓我們一同來感受這永不止息的競速之魂。


保羅紐曼淡出影壇後轉任職業賽車手,在利曼其他組別中榮獲亞軍。


典型的賽車運動,是所有賽車一同起跑,先衝到終點者勝,但利曼24小時耐力賽卻羞與為伍,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參賽車輛需在賽道上奔跑整整24小時,最後累積最多公里數者獲勝。

自1923年開始,位於花都西南方200公里的利曼小鎮,每年6月都會舉辦最艱苦卓絕的利曼24大賽,車隊以三名車手為一組(1980年中期還是兩名),輪流駕駛賽車,在13.6公里的環形賽道上不斷奔跑,從首日下午4點奮戰到隔天下午4點,連續奔馳一整個日夜,共計24小時,整個過程採全速運轉,平均時速超過220km/h,歷史最高時速更超過了400km/h,完賽時的車輛,里程數時常衝破四、五千公里,與印第安納波利斯500及摩納哥大獎賽並列世界三大汽車賽事。由於利曼賽事一比就是一整天,賽車們在環形賽道上也將繞行350多圈,觀眾們多會開著露營車與老爺車來參與這場盛會,自備帳篷、與露宿街邊也所在多有,大家吃吃喝喝、邊聊天邊觀賽,實乃人生一大樂事。


在分秒必爭的賽車世界裡,維修技工們練就一身搶快的本領。


最艱困的賽局

相較於其他賽車比賽,利曼將比賽分成四個組別,包含了原型車組、改車組、市售車組等,卻都一同起跑競賽,最後再依組別給予獎項,而當中最受大家矚目的,那絕對是出誕生最多利曼冠軍的超級賽車(Hypercar)組,各車廠也會在該組別中大膽測試概念車的性能,拿出當家的黑科技,推出最剛猛的原型車。由於這類賽車得長時間競速,並不能只是傻快的速度機器,高效穩定、不發生故障的持久力更是關鍵,而為了減少進站加油的次數,省油也是必須考量的重點,若真的需要維修補給,則端看車隊後勤的協作能力。

除了要具備上述強勁頂尖的賽車與敏捷精準的後援外,24H的賽程對車手來說也是極為巨大的考驗,說是史上最嚴苛的賽車運動也不為過。在三位車手的輪換下,每位選手會全速駕駛賽車達四個小時,只要稍有閃神便會釀成難以挽回的災害。德國著名車手路德溫格曾表示:「儘管我拿過三次利曼冠軍,但我仍痛恨這賽道!這就跟輪盤下注一樣恐怖。」前F1賽車名將馬克韋伯也分享:「比利曼大賽,就好像開夜車不打燈一樣!」


從白天比到黑夜整整24h,是利曼的最大特色。


就連頂尖車手都感到心驚肉跳,可見利曼賽事有多麼恐怖,而「1955年利曼慘劇」更是最悲摧的印證。當時一輛超車的賓士賽車不慎發生碰撞,車身瞬間解體,殘片和零件則飛入路邊觀眾席,造成83名觀眾和車手當場死亡,更離奇的是,大會將死傷者運走,將垃圾清理完畢後,便宣佈比賽繼續進行,最後由Jaguar車隊獲得冠軍,而車手中的其中一人,竟是造成一系列追撞事故的「肇事者」麥克霍索恩,此時的他,還戴著花環、噴著香檳、親吻著獎盃呢!

另一個危險時刻,則是利曼賽道上的Happy Hour!台灣用到此詞,多指酒吧免費暢飲的歡樂時光,但利曼的Happy Hour特指黎明到來,賽道重獲光明的閃耀時刻,在經歷了重重黑夜後,灑落的朝陽帶給車手無窮的希望,也因為賽道溫度上升,賽車獲得了更好的抓地力。諷刺的是,Happy Hour反而是事故的好發期,車手在經歷一夜的黑暗後,反而難以適應晨光,而陽光升起造成的內心激動,也讓車手不自覺地深踩油門,危險指數更加飆升。


利曼史上最經典對決!1966年,Ferrari 330 P3與Ford GT40 Mk II捉對廝殺。


神仙打架

百年歷史的利曼,造就無數台「神車」,也締造出一段段神話。1960年代初期,法拉利憑著美麗又強悍的紅色閃電Ferrari 330 P3稱霸利曼,高喊無敵是多麼地寂寞!沒想到在1966年,福特以小博大,打造出革命性車款Ford GT40 Mk II,同時請來天才車手肯邁爾斯助陣,最終跌破所有人眼鏡順利奪魁,狠狠中斷法拉利七連霸的美夢,而這段傳奇歷史,則被改編成由麥特戴蒙與克里斯汀貝爾主演的電影《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獲得了極其亮眼的票房,也在各大電影獎項中脫穎而出。

時間來到5年後,1971年的利曼賽熱潮來到顛峰,迎來了30萬人同時觀賽的紀錄,在這樣的氛圍下,一輛驚世神駒脫穎而出。那時保時捷將賽車底盤和空氣動力學系統進行升級,最終讓出賽的Porsche 917 K跑出了驚人的5335公里,並一路高掛該紀錄長達40年之久,為保時捷賽車帝國立下汗馬功勞,Porsche 917 K更在1997年被全球車迷票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賽車。


1991年近乎開掛的冠軍車款,馬自達MAZDA 787B。


轉子引擎的巔峰

梁家輝在電影《黑金》中囂張地喊出「你坐馬自達,怪不得你塞車」的金句,但馬自達真的那麼疲弱?時序來到利曼創立的第68個年頭,彼時的冠軍車廠全都來自歐美,但在1991年的比賽中,馬自達橫空出世,推出了獨特的四轉子引擎MAZDA 787B賽車,能極高效率地進氣壓縮與點火;靠著這項秘密武器,馬自達不僅摘下桂冠,所有參賽車輛更全數殺入前十名,讓轉子引擎就此一戰封神,也由於這類引擎太過霸道,隔年隨即遭到官方禁止,馬自達自此無緣冠軍,卻也是利曼賽史中最強大的一道身影,同時也呼應梁家輝近期為車商代言時改口的那番話:「當年是我中文不好,開馬自達,塞車變賽車!」


2000年利曼冠軍車款,奧迪王朝的奠基者-Audi R8。


奧迪王朝

奧迪投身利曼的歷史並不悠久,自1999年才起步,不過就如同動漫裡的天才轉學生一般,初來乍到便締造了誇張的傲人戰績。在2000-2014年間,奧迪壟斷了13次冠軍,當中的王牌車款,便是赫赫有名、同時也是「鋼鐵人」東尼史塔克專屬座駕的Audi R8,不但首度參賽就站上頒獎台,更配備V8發動機,採用了汽油直噴技術,以低油耗造就了強大的競爭優勢,同時奧迪也不斷讓R8進化,像是2006年的R10,便是利曼史上第一個使用柴油動力車型的冠軍,以輾壓之姿稱霸了千禧世代。

百年來,人們批評利曼的聲音從未止息,認為從事如此高危險的運動,甚或犧牲無數人的性命,就只為豎立一塊塊活廣告,藉此提升車廠的聲譽,但在更多人眼中,利曼大賽不僅留下了永恆的傳說,更是一種精神與信仰,見證了人類對極限的追求,以及向不可能發起衝鋒的勇氣,這不僅造成肉體的無盡疲勞,更是心態與精神力的無窮考驗。人類的磨難從未削減,正如利曼大賽紮紮實實的24小時一般,但只要我們專心致志、勇往直前,希望的曙光必將重照大地。


1950年,凱迪拉克在利曼賽中風光登場,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更多利曼趣事

●1928年,賓利憑藉著Bentley 4½ Litre車款奪下利曼大賽冠軍,在那個汽車工業不發達的年代,Bentley 4½ Litre的車速實在不算快,平均只有111km/h,最終憑著優異的穩定性衝破終點線。

●1932年,法國車手奥德特西科締造了利曼史上女性車手的最好成績,她駕駛著Alfa 6C賽車,贏得了2公升級別的比賽,獲得整體排名第四的榮譽。

●1950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出現兩輛完賽的凱迪拉克,顯得特別格格不入,雖然沒有獲得名次,不過人們讚許車隊「擁有高明的駕駛技術、運動精神與大無畏的幽默感」。

●同樣也是1950年,利曼大賽上再度創下一項誇張紀錄,由於當時沒有駕駛時間的限制,法國車手路易羅西耶在24H的比賽中開了23小時,只有極少空檔交棒給兒子操刀,此一專注力與體力堪稱超人。

●賽車冠軍出爐後,車手戴花環、噴香檳的經典印象正是源自利曼。1967年,冠軍車手丹蓋恩在頒獎台上噴灑香檳慶祝,也成為日後賽車運動的傳統,而過往贊助商還曾不滿戴花環擋住隊服上的商標,聯名上書大會要求取消。

●1971年保時捷除了靠Porsche 917 K拿下冠軍外,同門師兄弟Porsche 917/20則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輛綽號「粉紅豬」的賽車有著豐腴體態,車體用虛線分割13個豬肉部位,特別逗趣,儘管最後沒有完賽,但917/20是無數人心中永遠的豬寶貝!


2023年第100屆利曼大賽,由法拉利車隊重回王座,上次他們奪冠已經是1965年的事了。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達志/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利曼24小時耐力賽》何以成為世紀傳奇?法國藝術出版社帶你詳細了解薩爾特賽道的歷史與魅力所在! 

最實在的禮物!運動鞋送禮四選:ASICS復古跑鞋GT-2160、New Balance 9060系列怎能錯過! 

星條旗的希望!25歲即躍居世界前十,美國網球球王Taylor Fritz專訪:「躋身全球前五,問鼎大滿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