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芭瑞
威士忌奏鳴
2017年加入百富門的瑞秋芭瑞(Rachel Barrie),是格蘭多納、班瑞克與格蘭索的首席調酒師,早在1992年時,年僅23歲又充滿天賦的瑞秋就進入了烈酒產業,創作了不少精采的作品,在加入酒廠團隊之後,瑞秋先後獲得愛丁堡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杯者協會的會員,並進入《威士忌雜誌》(Whisky Magazine)的名人堂。瑞秋在職涯中品飲了超過15萬桶麥芽威士忌,最擅長憑藉直覺整合風味表現,更彈得一手好鋼琴,時常以音符樂句為發想,調和出威士忌的滴滴芳醇。瑞秋觀察近年的威士忌市場趨勢,以「喝得少,但喝得好」為導向,也強調身為首席調酒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鞏固品質、延續傳統,同時開創未來。
凱西麥肯尼
大師風範
早期威士忌在單一木桶中陳年後,隨即會進行調和勾兌,最終裝瓶發售。不過就是有這麼一位傳奇,在1983年創造了過桶工藝,徹底打開了陳釀新局,不但開拓了風味的疆界,更將威士忌製作推向更加繽紛多元的層次。他是蘇格蘭最資深的首席調酒師,在百富酒廠服務超過一甲子的大衛史都華。過去外界對於誰會成為他的接班人臆測不斷,直到2018年,大衛史都華(David Stewart)終於對外宣布了他的正式弟子—凱西麥肯尼(Kelsey McKechnie),並於2022晉升為首席調酒師,持續為百富創造更多傳奇。
凱西大學時主修生物與化學,畢業後進入百富實驗室部門對酒體進行物質分析,並報名了公司內部的品酒小組,接觸到了試酒工作。極具天賦的凱西,跟隨大衛史都華學習辨識不同的氣味、橡木桶的管理知識、製酒的原理,以及如何透過不同光澤來分析酒質,只經歷短短的5年時間,就成為大衛史都華認可的首席調酒師。
%AD%
能在百富酒廠工作,凱西自認十分幸運,不過對於受到大衛欽點一事,她倒是看得比所有人都淡然:「我只是日復一日,把份內該做的事做好,不過大衛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有耐心,必須沉得住氣,也要相信自己的判斷。」
為維持百富傳統又經典的風味,凱西力求旗下每一瓶威士忌風味的ㄧ致性。她分享道:「當人們購買一瓶21年波特桶或14年加勒比海蘭姆桶時,我們得確保它的味道與上次購買時一樣。」不過她也不故步自封,儘管已貴為首席調酒師,仍持續探索新的風味。「我相信世上有無盡種味道,等著我去發掘。」為了保持味覺靈敏,凱西工作場合不喝咖啡,開始使用無味的除臭劑,更不會在工作時用香皂洗手,「一心一藝」地只嗅聞威士忌的味道。「使用感官味覺就像學習新語言,必須不斷使用以保持流利,我也發現很多人有這方面的天分,只是他們還不知道而已。」
隨著2023下半年凱西首次獨挑大樑的創作「百富故事系列19年桶錘之藝」的推出,凱西已然宣告,屬於她的時代將全面開展。
維多利亞伊迪巴特勒
先祖之魂
特立獨行的田納西威士忌與波本十分相似,卻又不完全是波本,原因在於田納西威士忌多了一道用楓木炭過濾新酒的程序,稱之為「林肯郡製程」,而發明與完善此一創舉的天才,即是鼎鼎大名的田納西威士忌教父Nearest Green,同時也是Jack Daniel的好友兼導師。
時光荏苒,眨眼間來到了100多年後,Green的曾曾孫女維多利亞伊迪巴特勒(Victoria Eady Butler)受到了Uncle Nearest酒廠的感召,放棄了從事31年的犯罪分析工作,轉而投身威士忌產業的懷抱。巴特勒起初在酒廠主要擔任行政要職,負責基金會的運作與監督,或許體內裡流著先祖的天分,巴特勒不到60天就受邀調和第一批威士忌,雖然此時的她經驗並不豐富,卻宛如天生神力一般,一出門旋即抱了大獎回來。此後巴特勒成為了當家首席,連續兩年被《威士忌雜誌》評鑑為全美最佳調酒師,並打破長期由男性壟斷的紀錄。有趣的是,Uncle Nearest的領導團隊由全女性構建,令巴特勒自豪地表示:「我知道我成為首席調酒師的道路有點不太尋常,但我們團隊不尋常的事可多了。」
艾瑪沃克
以科學調和
前些日子因為候選人言論成為全國議題焦點,以行走中的英國紳士商標聞名全球的約翰走路,在2021年調酒大師Jim Beveridge退休後,隨即交棒給了艾瑪沃克(Emma Walker),也誕生了品牌200年來第一位女性首席調和師。擁有化學博士背景的艾瑪,擅長解構與分析氣味,同時也致力於支持性別與人權,更在2018年國際婦女節時推出了限量Jane Walker黑牌,以彰顯女性在威士忌產業的貢獻。
史蒂芬妮麥克勞德
女帝之威
深具權威的IWC國際威士忌大賽,每年都是各家優秀酒廠的必爭之地,而「年度最佳首席調酒師」的獎項,更是無數調酒大師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不過自2019年以來,該項殊榮只有一人獲得,用更通俗的話來說,五連霸女帝是也!
締造如此誇張成績的,是來自Dewar's帝王威士忌的第7代首席調酒師史蒂芬妮麥克勞德(Stephanie Macleod)。在蘇格蘭威士忌產業中,她是唯一一位負責集團所有威士忌產品的首席調酒師,精確地來說,她是調酒總監,涵蓋五間單一麥芽酒廠以及調和威士忌的品質把關。她分享道:「調和工作宛若藝術,好比指揮交響樂團,要和諧地把每一位頂尖音樂家創造的美好音符融為一體。」
大學時期史蒂芬妮就讀食品科學,畢業後以「感官分析師」的身分回到大學繼續深造,於1998年加入Dewar's酒業,並著手建立感官研究團隊,就此開啟了她的傳奇之旅。
要論Dewar's威士忌最特別之處,在於擁有獨樹一格的「二次陳釀」過程,是帝王威士忌傳承超過百年的古法工藝:先將橡木桶內的威士忌調和後,再一次存入特選的陳年橡木桶,以進行6個月的陳放熟化。史蒂芬妮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做過盲品,幾乎每個人都覺得,比起一般的調和威士忌,二次陳釀的威士忌更為順口。」
而在台灣一直以來最受到歡迎的暢銷款「Dewar's 15年」正是Stephanie特別為了亞洲人的味蕾調配出的威士忌,所以不僅是延續帝王一貫的醇順傳統,尾韻更是可以察覺到那細緻優雅的東方美人茶的甘甜,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AD%
在問起史蒂芬妮的最得意之作時,她也不假思索地答道:「那絕對是帝王的四重陳釀系列限量版。」以二次陳釀法為靈感,使用與眾不同的「Double Double四重陳釀法」,打造一系列稀世酒款,再度將自身推向顛峰,21年、27年與32年,三種年份個別經過三種不同的雪莉酒桶過桶,激盪出無倫比的風味感受,在許多國際威士忌競賽如IWC與WWA,幾乎包辦了所有調和威士忌的獎項,可謂「調和威士忌的天花板」。
近日,史蒂芬妮更超越極限,推出了Double Double全新「蘇格蘭產區系列」的一號作品──「帝王37年調和麥芽威士忌」,是目前帝王的最高年份酒款,在年度IWC大獎中得到93.4分的高分,並奪得「最佳調和威士忌」的金牌。同時樂於大膽嘗試的史蒂芬妮也再次挑戰玩桶極限,推出四重陳釀系列21年水楢桶,帶有禪意檀香,為帝王威士忌帶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細膩風貌。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各品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