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即將邁入二十周年,所帶來的電動車S、3、X、Y改變了人們對代步工具的認識
創立20週年,特斯拉(Tesla)的崛起,改變了我們對新能源車的認識,於流行趨勢演變下,它那獨特簡潔的外型、高科技設備與加速快的特性令人產生極大興趣,也影響新創電動車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順勢帶來了電動車浪潮。在下一個20年,這些電動車廠所帶來的交通變革又將有什麼樣的發展亦令人興奮。
特斯拉的電動車與超充站影響了新世代
「特斯拉一次次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它在市場上擁有如此獨特的地位,到目前為止,無論大家如何看待特斯拉及其商業模式,有一個事實是無爭議的:『它大致擁有自己的市場』。」電動車製造商Fisker的創辦人Henrik Fisker曾經如此誇讚道。作為電動車的代名詞,回溯源頭,特斯拉起初是由Martin Eberhard與Marc Tarpenning兩位工程師在2003年一同創立,出於對跑車、環境與創業的興趣,加上曾前往阿拉伯工作體認到全球暖化問題,於是計畫成立一間「減少石油使用的公司」,在探尋各種能源後,發現電能最為出色且鮮少人做,且看到富人區鍾愛Toyota Prius這樣的環保車,便將目光投向電動跑車,同時把希望省油的富豪、層峰級人士設定為客層。
革命性純電跑車
雖然現在看來,馬斯克(Elon Musk)儼然已是特斯拉最有力的代言人,一言一行都能做起宣傳,當今推動自動駕駛、電動車的第一人絕對非他莫屬。2004年成為最大股東與董事長、2008年就任執行長後,他首推的是綜合Lotus Elise外型與AC Propulsion Tzero動力系統的Roadster純電跑車,儘管性能不算強悍,但兼具電能與雙門跑車的新能源車型橫空出世,果不其然立刻受到世界關注,可以看見麥特戴蒙(Matt Damon)等名人都對此愛不釋手,榮獲《時代》年度最佳交通設計獎與後來馬斯克把自己的Roadster送上外太空之事蹟,皆讓這輛車極具話題性。身為美國史上第一款合法上路的純量產電動跑車,也是第一台進入太空的市售車,無疑成了特斯拉邁向成功的基石,時至今日,亦促使我們對號稱擁有1000公里續航力、零百加速1.1秒的全新Roadster到來充滿期待。
特斯拉Roadster純電跑車
戴姆勒是特斯拉的恩人
看著特斯拉的成長,或許你會懷念2010年它IPO(首次公開募股)以每股17美元發行價上市的時候。公開募股對特斯拉尤為重要,因為此前從未實現獲利,甚至連馬斯克都拿出個人財產才得以發給員工薪水,在瀕臨破產之際,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突如其來投資了5000萬,馬斯克曾如此形容:「我們被戴姆勒拯救了!」儘管後來又與TOYOTA進行合作,但如果沒有戴姆勒的即時救援,或許也無法獲得美國政府能源部的貸款以助於公開募股。創立十多年直到2018年才首次實現盈利,特斯拉是這麼艱辛的走過來,如今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電動車龍頭,這是歷經不斷虧損、產能不足等試煉後得來的成果。
電動車屢創佳績
能與燃油引擎匹敵、車室簡潔且充滿科技氛圍的Model S電動轎跑,在面世後改變了產業走向,顯眼鷗翼門設計的Model X電能休旅更一同為特斯拉樹立起電動車龍頭的招牌,而正當人們對新能源車感到驚奇之時,劃時代Model 3以無儀表板、全景式玻璃車頂設計的橫空出世,闡述代步工具的無限可能,讓人為之著迷也成為史上第一款突破100萬銷量的電動車,緊接在後於休旅車熱潮下,有著大空間、愈加舒適且適合家庭的Model Y跨界純電休旅在如今更成了電車迷鍾愛的對象。特斯拉的車款不斷寫下歷史紀錄,卻也讓人期盼著下一家具備前衛、獨特風格的電動車廠出現。
特斯拉目前最暢銷的車款Model Y跨界純電休旅
浴火重生的Fisker
與特斯拉一樣懷抱新能源車即是未來、來自加州的Fisker,是為數不多能於電動車領域拍斷手骨顛倒勇繼續生存的車廠。早年以Fisker Automotive闖蕩,在特斯拉推出Roadster車款後的隔年,由BMW與Aston Martin任職的前設計師Henrik Fisker所創立,曾因Fisker首款車型Karma插電混合動力跑車被特斯拉認為抄襲WhiteStar也就是Model S的前身,形成一股輿論,帶給Fisker諸多目光,後來經歷過破產並浴火重生後才改名為Fisker inc.專注於電動車發展。
如今在將邁入創立7週年之際,首推的純電休旅Ocean於近期正式交車,其兼具時尚、簡潔又不失大氣,又以車頂太陽能板為特點,不僅有著563公里最大續航里程,經由陽光照射一年更可多跑3200公里、座艙內部採用大量環保材料打造,輔以一鍵就能打開天窗等車內窗戶的California Mode特殊模式,已讓人欲罷不能,接下來將生產與鴻海聯手的Fisker Pear休旅同樣令人期待。
Fisker純電休旅Ocean
Fisker所打造的太陽能板天窗
石油大國資助的Lucid
特斯拉殺手,是新創電動車公司Lucid最常被形容的名字。這家在2007年由前特斯拉高級主管與董事會成員成立,背後金主是全球前十大企業、世界最大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所資助,並由特斯拉Model S前首席工程師Peter Rawlinson擔任執行長帶領下,在近幾年成為市場焦點,當然,他們團隊有曾於特斯拉、通用、法拉利、福斯等一流公司的人才,這些人之中還有曾參與打造Tesla Model S和iPhone的成員,亦是讓品牌首款電動車Lucid Air現身於世人眼前後,得以耀眼的關鍵。
Lucid Air從亮相以來,那猶如《機器戰警》頭盔的細長車燈在融合水箱護罩下,擁有極高辨識度,去年推出「藍寶石」Lucid Air Sapphire坐擁1200匹馬力、零百加速不到2秒的架構下,還能提供837公里的續航里程,光是馬力與性能就比特斯拉著名的Model S Plaid還要強大,更可以感受到Lucid想比馬斯克做得更好、更快,加上引人注目的外觀設計和內裝所帶出的氛圍感,豪華電動車彷彿就成了Lucid Motors的代名詞,這也是它被視為特斯拉最強勁對手的原因。
「藍寶石」Lucid Air Sapphire
純電皮卡製造商Rivian
說到勁敵,Rivian於電動車上的發展一直備受期待,更被看好能與特斯拉匹敵,儘管如今市場低迷下,它與Lucid的未來令人憂心,但不可否認Rivian自2018年杉磯車展推出電動皮卡R1T以來,受到全球矚目,隨後特斯拉首款皮卡車型Cybertruck也在隔年推出、通用也把「悍馬」電動化衍生Hummer EV Pickup,明眼人都了解各家輸人不輸陣的意圖,不過R1T能360度轉向以及零百加速3.2秒、800匹馬力的特色卻更令人嚮往。
作為Rivian最大股東、背後最有力支持者的亞馬遜(Amazon),一直非常看好它的發展,貝佐斯(Jeff Bezos)不僅投資Zoom全自動駕駛計程車,也藉由Rivian來與馬斯克於電動車市場較勁,一方面也促使Rivian於2021年上市首日市值旋即突破1000億美元的關鍵,在尚未有營收的情況下,緊接著還超越福特、通用等百年品牌,晉身全球第五大車企,時至今日雖然表現不如以往突出,甚至面臨需求等挑戰,但預計2025年上市、正研發比R1尺寸更小的R2系列車型,渴望為電動車市場注入另一股新意。
Rivian R1T電動皮卡
未來是電動車的天下
「所有車都將成為全電動和自動駕駛。」馬斯克曾公開預言道,儘管有人會懷疑這樣的言論,然而當他所闡述的事物一件件實現時,又會令我們佩服他的遠見。走過20年,馬斯克與特斯拉的歷程極其戲劇化,從新創公司到最後成功登上世界第一車企,讓Model Y、Model 3行銷全球並掀起電動車浪潮,我們從沒想過電動車與我們會如此靠近,且充斥於街道上,成為代表男人品味的象徵,環保、時髦與性能的存在,連TOYOTA、General Motors、Volkswagen等傳統車廠也轉型帶領我們走向未來,或許有日真會像馬斯克所言,燃油車會像馬和馬車一樣遭到輕視,會看到所有交通工具完全電動化,縱使現在電動車佔全球車市不到2成、目前每5 台新車就會有一輛是電動車的局勢裡,相信不久的將來,於2030年也有一半將會是純電車款。
NIO(蔚來)純電房車
酷炫電動車現身於我們生活前,多數人從未想過燃油車終將被取而代之、引擎會有消逝的一刻。邁向未來,無論是對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好奇,抑或是著迷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個人魅力,都促使著人們爭相購買特斯拉打造的電動車,重新定義產業走向,時至今日,電動車蓬勃發展,有像比亞迪(BYD)如此強勢攻佔全球的車企,亦有Fisker、Lucid、Rivian、Nikola、NIO(蔚來)、XPeng(小鵬)、Polestar(極星)這些致力發展純電車的品牌,讓自動駕駛功能更具想像力,法拉利、藍寶堅尼等超跑品牌投入其中更會令我們愈發看見交通工具不同的一面。
Text by Peter Yeh Images:courtesy of Tesla、Fisker inc.、Lucid Motors、Rivian
延伸閱讀:
新大牛!Lamborghini首款千匹油電超跑Revuelto,必看六大重點:未使用公牛命名、零百加速僅2.5秒、副駕也有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