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訪問 - 青澀的悸動 潘綱大
訪問

青澀的悸動 潘綱大

2021/12/09 編輯 /


釋放質樸魅力


初出茅廬的潘綱大,面對訪問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實誠到我們擔心訪問題目是否太尖銳,或問了什麼不該問的問題。採訪結束,經紀人還特地跑來與我們致歉,說明潘綱大還有點不適應媒體,請我們多見諒。如此真性情、可愛又謙虛的態度,著實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訪談中我們也發現潘綱大有趣的面向:如果你訪問他生活大小事,他可能只會簡短回答,但聊到表演的經歷,他彷彿身上某個開關被打開,瞬間精氣神都來了勁,開始侃侃而談表演創作的一切。如此對於表演純粹的熱情,真的是格外令人動容,也會讓你忍不住想更加深入地了解。


我們也詢問潘綱大,這陣子採訪那麼多還適應嗎?他苦笑答道,生活有點失序,還在緩步適應中,但這陣子確實也讓他體驗不曾想過的生活。潘綱大以RPG遊戲來形容近期的生活狀態,每個採訪拍攝都像一道關卡,需要按部就班地逐一面對。


剪裁縐褶無領短西裝外套、基本平織連肩袖襯衫 by 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  


叛逆的青春


仔細梳理潘綱大的經歷,冠上「叛逆」兩字一點也不為過。潘綱大總是不愛按牌理出牌,大學時原本就讀師大機電工程系的他,毅然決定雙主修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只因體認到生活有些茫然煩膩,就這樣一路走到了現在。潘綱大雖然有過迷茫,也曾問過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但他並沒有給自己太多時間思考,決定放手一搏。潘綱大認爲自己骨子一直都有著叛逆因子,會莫名其妙去反抗一些事情,更會刻意去反抗主流趨勢。他笑說,原本以為自己叛逆期已經過了,但直到接觸表演、更認識自己後才發現到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雖然經歷一陣子的痛苦時期,但久了倒也習慣。


與世界抗衡


正如同前面所述,潘綱大持續在與世界的抗衡中活著,在自我意識與商業社會結構的衝突中拉扯與互補,探尋生活與表演平衡的方式。當所有演員都想趁著金馬熱潮,通過不同管道來讓觀眾更認識自己,但他偏要反其道而行,將自己的IG鎖起來,並淡淡地說:「有媒體訪問就夠了,社群就還是先關掉,這陣子只想用手寫的方式記錄心情。」在潘綱大心底對於演員與自我本體的界線依舊清晰,始終堅持自己還是一個演員,而不是個公眾人物,持續在與世界的抗衡中活著。


不曾改變的使命


製片人王藝樺曾如此評價潘綱大:「他是個很有天賦的演員,演戲不留痕跡。」聽聞如此高度的評價,潘綱大不改羞澀謙虛的本性,只簡短回答了一句「謝謝。」表演對潘綱大來說是他與生俱來的使命,他直言在大學時首次接觸拍片後,便認定演員是自己一輩子渴望追求的志業,想跟著角色去不同地方看一看,並持續保有這份熱情至今。


剪裁縐褶無領短西裝外套、剪裁縐褶圍裙、剪裁縐褶直筒褲、基本平織連肩袖襯衫 by 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  


純熟的演出


近期潘綱大也將推出兩部新作品《一杯熱奶茶的等待》及本屆金馬入圍片《該死的阿修羅》。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演繹方式,足以看出潘綱大的表演實力。曾經有人會認為潘綱大只會出演藝術片或影展片,但《一杯熱奶茶的等待》確實一改角色陰鬱氣質,展現不同面貌。《該死的阿修羅》則是潘綱大認為近期難度最大的一部作品,拍攝前他一度猶豫,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同志角色,最後成功突破既有形象,嘗試剃了眉毛與男男情慾戲,更直接在開放式娃娃機上進行性行為,純熟的演技,讓潘綱大首次出演電影,就取得金馬獎入圍門票。


談及未來,潘綱大維持一貫淡定的態度,既不擔心觀眾在金馬熱潮過後會淡忘他,也不擔憂未來的戲約或知名度。對他來說,沒什麼比當下的感覺還要來得重要;他不會刻意追求名氣,更沒有心思與其他演員做比較。潘綱大並不想受到外界的箝制而改變自己,時間到了順其自然,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即可。


看似佛系無爭,但潘綱大也有遠大的目標──坎城影展,期望有天能在電影人的最高殿堂,親身感受電影的萬分美好。


Text by William Chen  Style by Alex Shih  Photograph by 林志陽

Grooming & Hair by 簡偉文 (Pretty Cool美少女工作室)


延伸閱讀:


青春反差萌 李沐 


周渝民的日常剖繪 


沉潛之心 柯震東&林哲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