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您在什麼原因下,毅然放棄日本市場決定前往台灣發展?最初來到台灣發展的感受?
A:1999年的時候,流行到香港接模特工作,我也覺得很好玩,便想著要到國外看看,後來我發覺香港市場競爭太大,其實跟日本差不多,到香港也不一定會有工作,恰巧有朋友認識凱渥的洪偉明老師,便幫我牽線到台灣發展。其實當時的我連台灣在哪裡都不知道,都是聽別人講,都還處在陌生的狀態就到台北了。
我剛到台灣時,台北還處在建設狀態,有許多大型公共建設都還在興建。當時候的東京,已經是很先進的大城市,交通基礎建設已經很發達了,初來乍到台北這座城,當地的交通著實讓我不太適應。
Q:從日本到台北,您覺得遇到最大的文化差異為何?
A:當時剛下飛機的時候,我有被烏龍茶的口味下到,因為我沒想到會有甜的烏龍茶,在日本除了紅茶之外,較少會有甜的茶類。此外,語言應該算是我遇到最大的文化差異,到台北是人生第一次在海外工作,完全不會講中文。前面五年,基本上都是台北東京兩地往來,加上每次工作都有經紀人陪同,僅需用簡單的英文或日文溝通即可,所以一直沒想過學中文。直到有一次接到了廣告,開始有台詞的需求,沒想到卻成為發展初期很大的困難。
加賀美智久外景節目錄製。
Q:在行腳節目中走遍台灣,您最大的感受?台灣什麼地方,是讓您印象深刻?
A:在行腳節目裡,我們目前去的地方都還是在北部比較多,也有到台中彰化那一帶。這個節目很特別的是,我們不是純然地介紹風景而是會到很多台灣人都不見得熟悉的小鄉鎮去體驗當地生活或文化。像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去參觀一位榻榻米職人,他在台灣傳承日本手工藝,這是讓我很感動的地方,因為我可以從節目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的情感連結。我也很喜歡台東的海,在日本的時候,我住在山城,比較少有機會看到海。在今年12月的時候,我到了台東一趟,看到了很漂亮的海,滿足了我對海洋的憧憬,真的很像沖繩的海。此外,因為我的家鄉旁邊整個都是山,因此在台灣,只要有空閒的時間我就會往山裡走,在山上的時候,就真的很像回到家鄉的那種感覺。
Q:來台灣22年,是否已經全然適應了台灣的文化差異?
A:可以說已經完全習慣台灣在地文化,現在我說話的時候都會使用中文邏輯來表達,上一次回日本的時候就會不小心脫口而出中文。只是還有一些小地方我還是有點不習慣,像是過馬路的時候,在日本就真的是行人優先之後才是駕駛,但在台灣很常遇到比較直接的駕駛行為。
加賀美智久出演《華燈初上》中村先生一角。
Q:《華燈初上》所講述的台灣「條通文化」與日本酒店文化的差異?
A:之前「銀座酒向」的客人曾經帶我去過台北的條通日式酒店,我覺得那裡跟日本真的滿像的,整修的風格也都差不多,《華燈初上》中的光酒店算是比較高級一點的酒吧。之前我在日本「銀座酒向」本店的時候,有遇過媽媽桑,他們真的是很有禮貌與氣質,穿的都很華麗,跟劇中所呈現的感覺很像。在日本當時的老闆就有跟我分享,銀座的媽媽桑真的都很聰明,因為來酒店的客人都是政商名流,所以她們每天都要閱讀很多新聞資訊才可以陪客人聊天,真的就很像「蘇媽媽」一樣,什麼都會,連高爾夫球都會打。
Q:未來在台灣的發展規劃?
A:我是真的很愛料理,料理對我來說是一種紓壓,因此我想在台灣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店,做我比較擅長的料理,販賣比較家常的日本菜,大家來能吃的開心的一家店,傳遞輕鬆自在的料理氛圍。
Text by William Chen Image:courtesy of 加賀美智久、百津數碼、Netflix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