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訪問 - 畫境風雅-與首席調酒師Rachel Barrie對談
訪問

畫境風雅-與首席調酒師Rachel Barrie對談

2024/05/30 編輯 / Ori Chen

早在與瑞秋碰面前,我就對這位大師級調酒師有了初步的瞭解。每當看著網上的介紹時,瑞秋她那自信優雅的模樣總是縈繞我腦海,加上她極富生活情趣,不僅彈得一手好鋼琴,更收藏數量重機,都更加讓我悠然神往。

在我見到瑞秋本人後,我訝異她與品牌提供的形象圖相差無幾。親切隨和、有條不紊的態度,讓在座與會者如沐春風。身為執掌班瑞克、格蘭多納與格蘭索的首席調酒師,瑞秋看待他們,正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我正好也有三位小朋友,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所以酒廠如同小孩,要因應當地的風土條件做不一樣的變化。」




而班瑞克正是其中特別的存在,獨特增加甜感的四次糖化(坊間多為三次)、講究而緩慢的蒸餾、堅持地板發麥等,都為此樹立了班氏風味,加上西洋梨形的蒸餾器,讓班瑞克的酒液帶有非常豐富的蘋果、鳳梨等水果味。瑞秋打趣地說:「有點像台灣鳳梨酥的味道。」

同時班瑞克也會根據季節生產不同類型的酒款。「六月時我們還會做三次蒸餾、八月開始做傳統經典、秋天則開始做泥煤風味威士忌。尤其我們的甜美煙燻風味很有名,跟艾雷島的風味很不一樣。早在1972年,唯一大膽使用高地泥煤燻過的發芽大麥就是班瑞克。」




曠達自適

有在關注瑞秋FB的人就知道,她在閒暇之餘總愛到世界各地旅行,熱愛葡萄酒的她,也會四處尋找不同的酒桶。「牙買加的紅酒桶、葡萄牙的波特桶、義大利的馬薩拉桶……如果我喝到不錯的,我會考慮採用,並去思考如何跟威士忌結合。」除了到處趴趴走之外,音樂、騎車、烹飪等興趣,也都豐富了瑞秋的生活,成為首席調酒師感官的一部分。

與前任首席調酒師Billy Walker的製酒風格有何不同,一直是酒迷津津樂道討論的話題。瑞秋也分享自己的創作脈絡:「比起科學家,我更會說自己像藝術家。」正巧這次座談會的選址在藝廊,瑞秋手指其中一幅油畫分享:「對我來說,創作酒就像是在繪畫,風味就像顏料一樣能夠層層堆疊,我喜歡強調層次,以及想傳達什麼樣的故事,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縱情感知

瑞秋的頭銜無數,不過要論最令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品飲超過16萬種酒桶,這讓她累積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相信自己」。瑞秋說道:「現在這時代的雪莉桶是最好的,所以要不斷地嘗試與抓住機會,而我的鼻子知道什麼是對的,Nose knows!」相反地,瑞秋認為酒廠內的規畫,才是首席調酒師更有挑戰性的部分。「包括未來酒廠要裝什麼樣的酒、份量多少、橡木桶怎麼選等決策都要詳細考慮,反而每次進到威士忌品飲室,我都可以真的放鬆下來,並相信自己的直覺!」





捕捉瞬間

當瑞秋侃侃而談時,我們很難不注意身旁有如稀世珍寶般的班瑞克50年,不但色澤極具吸引力,禮盒更是抓足眼球,由工藝大師 John Galvin製作,靈感正出自班瑞克酒倉,並採風味拼圖的概念設計。而1966年9月21日裝填入桶的酒液,為何只註明50年而非58年?瑞秋解釋:「這瓶酒是在2017年裝瓶,就像大家買水果一樣,少一天較青、多一天較熟,而當時我認為這時間就是最好的時間,如果繼續放會吃桶太深,天使也會抽更多的稅,所以就直接裝瓶,而裝瓶後是不能算年分的。」

瑞秋的專業與成就,來自對藝術與生活的無窮熱情,那些人間所歌頌的種種美好,都已幻化為滴滴芳醇,為單調枯燥的人生點上萬種甜蜜。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Benriach

延伸閱讀:

The Pursuit of Versatility音樂即生命!獨家專訪饒舌鬼才MIYACHI 

自由正熱──專訪樂團大勢 滅火器 

多維探索之趣──斜槓玩家Noe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