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訪問 - 中華職棒的世代傳承——專訪馮勝賢、廖任磊
訪問

中華職棒的世代傳承——專訪馮勝賢、廖任磊

2020/07/29 編輯 /

傳承30餘年的中華職棒,不僅是臺灣人的共同記憶,今年更在全球體育賽事近乎停擺之下,仍舊無畏新冠肺炎疫情獨步開打,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採訪當日適逢中職31季中選秀前夕,一位是前身兄弟象隊人氣二壘手的現役中職秘書長,一位是曾有旅美、日經驗的年輕投手,Esquire透過訪談在職棒界分別為處兩個世代的球員:廖任磊與馮勝賢,了解他們是怎麼去看待所身處的世界,以及一路走來如何面對低潮與挑戰。


Produced&Text by Chelsea Su   Photographs by Stan   HairStyle&Makeup by 雕雕Krista Sun  Images:courtesy of 中華職棒大聯盟   Special thanks to 三一國際


現任中華職棒秘書長馮勝賢(左)與甫入選中職味全龍隊的年輕投手廖任磊(右)。


Esquire:職棒生涯影響你最深的人是誰?

馮勝賢:家人,2007那年我才32歲就被迫轉教練或離開,雖然很不甘心但沒得選擇。那年正好我媽媽得癌症、原本是我最忠實球迷的阿公阿嬤也相繼過世,沒能繼續在球場上打球給他們看,是我心裡永遠的痛。這股悲憤也化作動力,驅使我繼續為中華職棒進一份心力。

廖任磊:從美國海盜隊回臺後迷惘了一陣子,是郭李建夫教練用我習慣的方式教我,讓我找回投球的球速與手感,如果沒有他,我可能就沒有去日本的機會,真的非常感謝他的教導。


Esquire:你曾聽過最好的建議是什麼?

馮勝賢:榊原良行教練,在剛進入兄弟象他經常鼓勵我:「你就像一張空白圖畫紙,你要想辦法怎麼把這幅畫畫得漂亮。」現在去日本見到他,我想我有臉跟他說我做得還不錯。

廖任磊:父親常跟我提到「中庸之道」的重要,上場太緊張發展不出來,放太鬆也不好;訓練也是,不做會受傷,做太多更會受傷,過與不及都不好。



最好的身教 馮勝賢

今年的中華職棒能夠如願開打,很大部分要歸功於統籌會長吳志揚、馮勝賢秘書長及其團隊不厭其煩的斡旋與努力,從今年一月意識到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開始,棒球員與公衛專家的角力便開始上演。背負著一旦出現破口就得承擔政治責任的壓力,在沒有參考範本、沒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馮勝賢反覆與中央體育署、各縣市政府及球團密集商議協調,才有4月11日前所未見的閉門開幕賽,以及後來逐步解封,破萬球迷入場,登上國際媒體的難得景象。

「選手已經集訓三個月了,他們必須要上場比賽。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遭遇再多困難我還是要做。」作為首位曾擔任球員的中華職棒秘書長,自然最能理解球員心情,馮勝賢深知若球季無法順利開打,一整個球季報銷對球員的殺傷力將不堪設想。假想今日若換作沒有棒球實務經驗的人選居其位,也許輕鬆一個決定便換來眾人的心血報廢,「把職棒比賽延續」是馮勝賢身為秘書長最重要的責任。



從職棒球員、教練到現任秘書長一路走來,馮勝賢認為初衷很重要——之所以進入職棒是因為他熱愛棒球、也熱愛這個環境——因此更換位置與頭銜的同時,他也從未停止換位思考:「自己可以帶給棒球什麼?」否則他不會在還有球員身份的同時選擇考取碩博士班,只為了提升自己。他深信一旦自己有能力為環境帶來更具前瞻性的思維,具備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時,便能號召更多人來關注棒球,讓中職舞臺變得更大,讓選手能更無後顧之憂地發展茁壯。


談及職棒新世代的後起之秀,馮勝賢對他們抱有很高期待,而對於旅外經驗豐富的年輕球員廖任磊更是有望子成龍的投射。他說去年任磊還在日本西武獅隊時就曾去看他打球,年底接到任磊遭釋出的消息後,便以自身經驗鼓勵他:「一扇門關了,就有另一扇門會開,怎麼打開另一扇門且開的更大是你的功課。」馮勝賢曾在1999年亞錦賽漏接關鍵一球,間接導致中華隊無緣前進2000年雪梨奧運,當時的憤恨遺憾不在話下,「大家都在看我有沒有走出來,但我走出來了,我就是不要讓人看不起,不要讓人覺得我應該就是這樣了。」


馮勝賢提到,一個好的選手,除了熱愛棒球的初衷不能忘記,更需要具備凡人難以企及的自律性,在穩定表現中不間斷地自我挑戰。「重要的不是你一瞬間的表現多好,而是要穩定做得好,你能夠打的愈久。」職業運動就好比一場長程路跑,越穩定、撐得越久、走得越久的那位才是真正的贏家。馮勝賢舉出恰恰彭政閔作為最佳例證,他不僅品行好、球技好、人緣更好,一直是中職代表性的精神。他也期待廖任磊能成為具備同等甚至更高影響力的看板球星,把過去經驗化作將來有目共睹的影響力。



謀定而後動 廖任磊

現年僅26歲,因201公分身高而有「巨人投手」稱號的廖任磊,每每出手即是150公里以上的快速球,對打者而言是相當具有壓制性的強力投手。翻開它的棒球生涯簡歷,很難不為年紀輕輕的他所積累的豐富經驗而感到驚嘆,不僅曾效力美國匹茲堡海盜隊,更在日本讀賣巨人隊及埼玉西武獅隊締造日本職棒史上的簽約紀錄。日前廖任磊選擇結束旅外生涯,回到臺灣投入選秀,預期這位新血將為中華職棒注入令人期待的熱度與力量。

曾效力美國與日本職棒的經歷,讓人不禁好奇兩個國家看棒球的方式有何不同?廖任磊回憶道美國的運動科技真是你難以想像的先進,呼應它全世界第一強國的稱號,不斷地操練讓他當時的身體素質來到巔峰;英雄主義信奉從自身出發,把自己提升到最好,進而才能幫助團隊。然而日本相較之下則以團隊合作精神為優先,願意為了團隊而犧牲個人。「我認為最好的氛圍需要兩者兼具,無關個人成績如何,重要的是就算今天有個人狀況不好,總會有人能夠挺身而出來cover他的位置。」在休季的時候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在球季進行時則盡力完成教練交付的團隊任務,這是廖任磊為自己開的處方箋。



還是高中、大學生的年紀,隻身旅外接受訓練,其中一般人難以體驗的辛酸想必只有當事人才懂。對此廖任磊卻以一派輕鬆的樣子回應:「不適應一定會有,但我真的沒想太多,我人都已經在這了,與其去想結果,不如把當下做好。」爾後在海盜隊遭遇第一次撞牆期,雖然體能已達顛峰卻無法如願運用在控球上,當時教練鼓勵他繼續投,不要停滯,「1 day 1 percent.」,反正狀況不會再比現在更差了,十次不行,那一百次總會有一次中吧,只求自己每一天比昨天更進步一點點。


在專業領域,誰不是從零開始,途中遭遇撞牆期,然後才逐漸找到自己的形狀?廖任磊坦言曾經嘗試過非常多樣子,直到去了日本才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他回憶當時日本教練想要改變自己的投球動作,已有判斷能力、清楚這個方法不適合的他,不同於以前總是先嘗試了再說,「教練教的東西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也許我用不到,但我學起來,也許哪天有個學弟或同學感覺不好的時候我可以提供給他建議。」如果對方因此有所進步也是美事一樁,足見廖任磊已經在小地方展現蓄勢待發的影響力。


對於數度給他鼓勵的「賢拜」馮勝賢,廖任磊與他的互動乍看下就像高中學長學弟之間會有剾洗(挖苦)玩笑模式,但在言談間藏不住敬畏,「有些事情他會用自己的經驗比較輕鬆地跟我說,我其實很享受跟前輩聊天,那些我沒經歷過的、不懂的事情都是很珍貴的養分。」詢問他對於自己加入中華職棒的期許,他表示希望讓人感覺是個熱血、典型運動員的投手,在盡力表現自我的同時也完成教練交付的任務,一次兩次三次堆疊起來,建立起球迷、球員、球團對自己的信任。


完整內容詳見Esquire國際中文版2020年第180期8月份


延伸閱讀:

中華職棒攜手弘煜科技「用愛接棒」帶領偏鄉孩童圓看球夢!

真正的台灣之光回來了,王建民宣傳紀錄片重返老東家感動開球

陽岱鋼 球場下的柔情鐵漢

ESQ&A:永瀨正敏 真實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