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式料理不僅止於人們印象中的河粉、春捲等街邊美食,隨著近年「跨文化飲食」風潮興起,多元文化交匯的台灣,也讓各式料理在此生根、開展出不同的可能性。近期於大直典華展開試營運的「越越」,便以越南文化為根本,結合多個地區的料理特性打造「新越南料理」,以跨文化的美食饗宴,為台灣餐飲帶來嶄新氣象。
經典傳承、創新詮釋
「越越」由典華二代Van與Vin兩兄弟共同創立,以家族記憶為經,跨國生活為緯,交織出全新的餐飲圖景。身為難民二代的兩人自幼生活在越柬寮眷村中,外婆的家鄉菜成為他們對家鄉最深刻的情感連結。成長期間受到加拿大東岸法系文化薰陶,進而啟發他們將傳統與創新融合,在回到台灣後,融合越南、西式創意與華人餐桌,以大量新鮮蔬菜、少油、低麩質為核心的飲食結構,創造屬於台灣的新越南料理。
現沖一口Phở
Vin分享台灣人吃越南小吃時常以「河粉搭炸春捲」作為經典組合,因此來越越在河粉製作上也是下足不少功夫,將湯底以牛骨、白蘿蔔、洋蔥與多種中藥材、香料慢熬整天,滋味甘醇。更特地將份量以小碗的「現沖一口Phở」呈現,讓饕客在享用經典河粉後還能品嘗越越精心規劃的多元料理。
米紙雲朵蝦
而在越南料理中「米紙」是項不可或缺的經典元素,越越不僅將其運用於經典的春捲之中,更將其做出多樣的創意變化。「米紙雲朵蝦」 令筆者印象深刻,以米紙包裹蝦漿與鮮蝦後油炸,外型貌似炸餛飩,但米紙的外皮更為薄脆輕盈,蝦漿與鮮蝦的交融讓口中的鮮味更富層次,鋪底的是拉差美乃滋沾醬酸甜中帶點辣勁,不僅襯托鮮蝦甘美,些微辣感刺激下更是令人胃口大開。
越越將米紙運用於Pizza(圖前)、炸春捲(圖右後)等料理,兼具經典與創新。
另一道米紙創意料理「越越米紙Pizza」也十分值得一試,將米紙以小火慢烤、搭配是拉叉美乃滋、鳳梨、洋蔥、甜椒,呈現 Q 彈與酥脆的雙重口感。
橙香咖啡燒肋排
而喜好肉食的饕客,則不能錯過「橙香咖啡燒肋排」將豬肋排以橙汁、橙皮、越南咖啡粉醃漬,先烤後滷,口感軟嫩,上桌時以君度橙酒炙燒更添香氣。若想體驗經典越式風情則可嘗試象徵越南街頭美食的「河内烤肉串拼盤」,則選用雞腿肉、豬梅花以秘製香料醃漬,燒烤至外層微焦、香氣撲鼻,搭配生菜與百香魚露,鹹酸平衡、風味獨特。
黃金咖哩雞
另一道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料理則是「黃金咖哩雞」雞腿肉極其軟嫩,一經咀嚼肉汁與咖哩香氣隨即充盈口中。咖哩則以香茅、南薑、綠荳蔻、椰奶等香料特製而成,咖哩中地瓜則以其甘美之味為飽滿的香氣增添溫潤之感。
用餐空間呈現越法中庭氛圍。
越法融合的空間氛圍
越越不僅以料理重新詮釋越南文化,在空間設計上也將越南餐飲空間重新設計,揉合法式精緻與在地質感,呈現出「當代法越混融風格」,既浪漫又充滿活力。
以泥作砌出的流線感結構形成隱密半包廂區,靈感取自越南老街的騎樓立面。黑白藤編與大理石桌的組合,則喚起法屬越南期間咖啡館的場景。窗邊優雅的用餐區則以拱形窗,以及六座圓弧設計呈現的天花造型呼應法式古典,搭配越式籐編吊燈與法式棕櫚葉吊扇,帶來悠閒氛圍;比鄰而坐的沙發雅座區域,以小木屋的斜屋頂結構與毛玻璃窗格營造層次,並以植栽與花卉呼應「越南庭院」的生活感,讓空間連結到越南庭院的生活意象,實現東方自然結合法式優雅的空間美學。
「越越」名稱蘊含「越越欲試、越來越好」之意,以持續精進的精神,重新定義台灣人對異國料理的想像,即日起至10/31(五)試營運期間,更有免服務費、飲品買一送一等優惠,喜好越式料理的饕客可把握機會前往一試。
Text by Gary Liu|Images: courtesy of 越越・新越南料理
延伸閱讀:
充盈迷人香氣的泰式餐酒館!台中全新餐酒館「嬋潹」以傳統泰味結合現代餐酒,譜寫南洋風味新頁